▼ 在《心》中,稻盛先生对一生在探究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一生探究的问题:外界客观环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宇宙的终极意志究竟是什么?人类整体和个体应该以怎样的主观意识、思维方式,或者说应该秉持怎样一颗心,去观察和顺应这种环境,才能获得自身持续的、良性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幸福呢?
明确的回答:“宇宙中存在着推动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成长发展的宇宙的意志”。稻盛先生从哲学的角度创造性地、非常明确地构建了利他的宇宙观,提出了宇宙的本质就是“利他”,并用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从科学的角度佐证自己这一观点。他写到:“所以,当我拥有帮助一切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的愿望,拥有帮助他人获得幸福的美好心灵时,就与宇宙之心产生了协调和共鸣,就能自然而然地将事物导向更好的方向”。
▼ 书中提到的其中三个利他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稻盛先生一生中创立或重建了三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KDDI和日本航空(重建),那我们就摘取一下这三个企业中的利他故事。
① 京瓷创立之初的困境
京瓷创建之初提出的经营动机是:把我个人的技术发扬光大。让我开发的精密陶瓷技术广为人知,并用这个技术制造优良的产品,这曾是京瓷公司的使命和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创办京瓷公司,是为了实现我作为技术人员的个人梦想。
但是,创业第三年的某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存在的意义。十余名上一年刚录用的高中毕业的员工,突然来到我的办公桌前,排成一列,递上一纸“要求书”,态度强硬。其中罗列了加薪、奖金额度等待遇改善以及未来保障等要求。他们说:“如果不答应这些要求,我们就全体辞职。”
经过彻底思考,我得出一个结论。公司的存在,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而是为了守护员工的生活,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生。这才是公司的使命,这才是企业经营的意义。悟到这一点,下定这个决心时,我如释重负,犹如拨云见日一般,心中透亮了起来。于是,我心思一转,确定了公司的使命: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
这一系列事情成为契机,让我完全放下了创业之初所怀抱的个人动机,将京瓷的存在意义从“利己”转变为“利他”。可以说,那就是我作为经营者重生的瞬间。
如果我坚持以前的理念——公司的存在是为了将自己的技术发扬光大,京瓷恐怕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巨大的成长发展了。京瓷后来的急速成长,就建立在“追求全体员工的幸福”这一坚实的利他基础之上。公司首先就是为了在其中工作的员工而存在的。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实现全体员工的幸福。这是企业经营中最为根本的利他精神之所在,用这样的理念去经营企业,就能与员工产生共鸣,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不惜一切努力予以协助。
“利他”这个词的意思本来就很简单。“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放后面,优先“为他人”。比如,思考为了邻居可以做些什么,尽己所能做一些关爱对方的事情。利他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绝不是什么需要大张旗鼓的行为。如果有家庭,首先就要做一些让家人幸福的事情。如果在工作,就要为职场同事、为客户做力所能及的事。此外,还要尽可能为自己所在的街道和地区做有益的贡献。
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细小,都是利他的行为,在利他的行为中萌生的利他心,像花朵一样绽放,由此,再向着人最高尚、最美好的行为进一步扩展。
② 创办KDDI的前身第二电电
当时虽说日本电子通信事业已经自由化,但要挑战垄断整个行业的巨型企业——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仍然是一件危险且鲁莽的事情。
在事业开始前大约半年的时间里,每晚临睡时,我都会反复地、严肃地叩问自己的内心:参与通信事业,真的是出于善意、出于正确而纯粹的动机吗?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名声吧?连一丝一毫的私心也没有吗?
“自己确实没有私心,动机良善。”直到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时,我才决定参与通信事业。
当时,与另外两家同时举手报名的企业相比,人们认为第二电电处于绝对的不利地位。但事业开始后,第二电电却始终在三家新公司中保持领先。此后,我们和KDD及IDO实现了大联合,公司名称变更为KDDI。KDDI现在已经成为代表日报的通信企业之一,实现了高速成长。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
③ 应邀出任会长,重建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
此外,后来我应邀出任会长,重建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JAL,以下简称“日航”),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当时的政府和企业再生支援机构提出要求后,我以年事已高,又是航空业的门外汉等理由多次婉拒。但是,在他们再三请求之下,我不得不思考:这项工作包含的社会意义是什么,我参与这项工作是否出于“善意的动机”。
最终,我意识到这项工作蕴含着三条重要的意义。
第一条是为了日本经济的重建。代表日本的航空公司破产,会对日本经济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反过来讲,如果重建成功,就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信心。
第二条是为了留任的员工。如果重建失败导致二次破产,多达三万两千名员工就会失去工作。公司的重建同时意味着守护他们的生活。
第三条是为了国民的便利。如果日航消失,日本国内的大型航空公司将只剩下一家,那么,公正竞争的原理就难以发挥作用,就会导致运价上涨、服务水平降低,损害客户的利益。
日航的重建,确实是对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工作。“见义不为,无勇也”,出于这一想法,我决定接受请求,就任日航的会长。然而,当时大部分社会舆论都非常悲观,认为无论由谁出手都不行,日航的二次破产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干净利落地颠覆了这种预测。在着手改革的第一年,日航的业绩就迅速恢复,此后甚至还多次创造最高的盈利纪录。
在破产的两年半之后,日航成功实现了股票的再次上市。
▼ 当然,只有「善意的动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燃烧的斗魂」
“燃烧的斗魂”同样产生于“善意的动机”。
当然,不是只用“亲切的关爱之心”,一切就能顺利推进。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具备不惧任何困难、果敢突进的强大意志,以及无论如何非达成目的不可的燃烧般的热情。为了达到起于善意动机的事业目的,必须具备这种“燃烧的斗魂”。而正是因为根植于善良的利他之心,这种“燃烧的斗魂”才会变得坚定而不可动摇。
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勤王志士们举起了“大义的锦旗”,所谓“大义”,就是“为社会,为世人”的思想。不进行社会改革,日本就不能转变为近代国家,就会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这种危机感以及志士们的气魄——舍弃私心的报国之心——成为激励他们的巨大能量,成就了明治维新的“回天大业”。
前面提到的第二电电,之所以能在开局不利的条件下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全体员工都以“降低长途电话费用,为国民做贡献”为目的,团结一致,拼命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面对着无数的困难,遭遇了巨大的阻碍,但我在这种时候不断激励员工们:“现在,我们获得了百年难遇的良机,我们要感谢这种幸运。让我们把仅有一次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吧。”员工们响应我的号召,拼命努力地投入工作。
日航的重建过程也是如此。比起自己的得失和欲望,员工们开始思考:“对公司来说,什么才是重要的?”基于这种思考,他们自发地行动起来。企业重建的原动力,就是员工们的这种心态,就是他们始终怀抱的、毫不动摇的热情。在出任日航的会长时,我向全体员工说了下面这段话:“要成就新计划,关键只在于不屈不挠的一颗心。因此,必须抱定信念、志气高昂、坚韧不拔地干到底。”
▼ 利他的行为会让自己受益--这不是目的,但仍要坚信
在企业经营的世界里,当我们强调“利他之心很重要”时,我们一定会听到批评和反驳的声音:在严酷的商业社会里,靠“利他”、靠“关爱之心”之类的东西,能经营好企业吗?然而,正因为是在炽烈竞争的商业世界,所以“体谅他人之心”,也就是利他之心,才特别重要。
这是因为,以利他之心发起的行动,早晚会结出善果,并返回自己身上。曾经,尽管我拯救了一家企业,却因为一部分过激的员工而大吃苦头。但我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为了员工,一心行善,拼命努力,最后因缘际会,好的结果又回到了我身上。
「心」、「利他」,这些都是稻盛先生特有的语言,也是我感受特别有力量的语言。也许与我一直的信仰,所提倡的「服务」一脉相承,都是强调服务和帮助他人解决疑惑、获得幸福和成就事业。
02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
稻盛先生在《活法》和《心》中都反复提过自己的人生观: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
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真善美,所以大家都向往真善美,但要把真善美付诸实践、持之以恒,却非常困难。为什么?因为从心的结构来看,人心中有本能的欲望,有感性的冲动,有理性的算计,还有灵魂的污垢。
那么,如何净化,如何抑制?需要日常的修行。如何修行?稻盛先生从切身经验中总结出六条,就是需要在六个方面做出努力,称为「六项精进」:
「六项精进」:
1.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精益求精,从中获得乐趣,就能抑制怠惰之心。同时,聚精会神,专注于工作,私心杂念自然就会消退。这是最有效的修行。
2. 要谦虚,不要骄傲:努力工作获得了成就,特别是掌握权力以后,人就会傲慢起来,这简直是历史规律,连伟人也很难免俗。因此,抑制傲慢心、保持谦虚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修行。
3. 要每天反省:即使很勤奋,但人有时还是会偷懒;即使告诫自己要谦虚,但因为有小人奉承,人还是禁不住傲慢,有时还会发脾气。坚持每天反省,就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坏。这条修行必不可缺。
4. 活着,就要感谢:人若认真反省,意识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得益于周围人的支持与帮助,就会生出感谢之心。另外,如果把挫折和灾难看成磨炼心志、增益能耐的机会,因而由衷地说一声“谢谢”并更加努力的话,就是非常卓越的修行。
5. 积善行,思利他:这项修行中要注意的是,“大善似无情,小善是大恶”。分清大善和小善,真正为他人好,真正利他,才是有效的修行。
6.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实践上述五项,烦恼就会大大减少。但人毕竟是烦恼的动物,特别是遭遇失败、打击和委屈时,难免痛苦烦恼。这时候,以理性抑制烦恼,把精力投向新的工作,就是很好的修行。
只要坚持这六项修行,心性就能提升,事业就能成功,人生就能幸福。
稻盛先生在《心》中讲到:
▼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犹如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到屏幕上一样,内心描绘的景象,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这就是驱动这个世界的绝对法则,是推动一切事物运行的真理,没有例外。所以,心中描绘什么?抱有怎样的思想?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这些就是决定人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既不是纸上谈兵的唯心论,也不仅仅是人生说教。心灵塑造现实,心灵驱动现实。
心灵竟是如此重要!最初意识到这一点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当时我患上了肺浸润,那是肺结核的初期症状。我被迫与疾病作斗争。对年幼的我而言,那种体验如同凝视黑暗的死亡深渊,感受异常强烈。
在我位于鹿儿岛的老家中,有两个叔父、一个叔母都死于肺结核,整个家族笼罩在结核病的阴影之中。我实在害怕被传染,所以每次经过患病卧床的叔父的小屋时,我都捏着鼻子飞跑过去。
但我的父亲却不同,他已经下定决心,由自己一个人来照料患病的亲人。至于感染的风险,他毫不畏惧。他精心护理病人,舍身忘我。我的哥哥则认为,“哪有那么容易感染呢”,他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结果,父亲和哥哥都没被传染,只有我被病魔击倒了。死亡的威胁日益迫近,我惶恐不安,但也只能躺在病床上,终日闷闷不乐。
可能是看我可怜吧,当时住在隔壁的一位大婶借给我一本书。其中有这样的内容:“所有的灾难都是由我们的内心吸引而来的,自己的内心不予呼唤的东西,绝不会来到我们身边。”
啊,原来如此啊!我恍然大悟。不怕患病、细心照料病人的父亲没有感染;对疾病毫不介意、若无其事的哥哥也没染上;只有一味恐惧,厌恶、躲避疾病的我,反而把疾病给招来了。
这与我们所共知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是一样的。这也是《吸引力法则》中所提到的。在我经常阅读的公众号「辉哥奇谭」中,《如何让恐惧变成财富?》文章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 不以得失,而以「作为人正确与否」来判断
行动的规范不是基于得失,而是基于作为人应走的正道。在受命重建日航、出任会长职务后,我所面临的局面,立刻让我再次体会到了这一判断基准的重要性。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在业务上相互联结,形成了被称为“联盟”的协作关系。这样的联盟组织在国际上有三个。日航加入的是其中规模最小的“寰宇一家”联盟。在经营重建之际,相关人员中出现了很大的呼声,认为日航应该改换门庭,加入规模更大,也就是优势更大的其他联盟。
从最初听说这件事情开始,我就觉得有些不妥。但我首先做的,就是和接连到访的两家联盟的干部分别会面,倾听他们各自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我对公司内部的相关人员这么说:“因为我是航空业的门外汉,所以不懂具体的事务。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重要的是以‘作为人,何谓正确’为基准对事情做出判断。联盟中有我们的伙伴航空公司,也有接受我们服务的客户。所以,不单是考虑对我们来说是得还是失,也要把他们的立场和心情考虑进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出判断。是不是应该这么做呢?”
确实,如果按照眼前的利害得失来考虑,转会到其他联盟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我们长期所在的寰宇联盟就会因此受损,其损失如同飞机失去单侧一翼。至今一直合作的伙伴们,他们没有任何过失,却要被一脚踢开。追问到底,这是“作为人”的正确行为吗?此外,一直以来乘坐我们飞机的乘客们,就会因此失去联盟应有的所有优惠。在日航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使用我们公司服务的旅客,让他们受损,这对吗?
结果,经过数天,再次开会讨论时,相关人员得出的意见是:“今后仍然留在寰宇联盟中吧。”我的主张绝非反对转会本身,而仅仅是督促大家,不要仅仅依照“是得还是失”这一经济的原理,而且要在道义上看“是好还是坏”,要按照这一基准,再次思考这个问题。相关人员虚心地接受了我的这个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和认真思考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其实,判断一件事件做还是不做,只要使用儿童时期来自父母和老师教导的最朴实的道理,即是否正确来判断即可。比如,这件事是否是善意的、是否是能够帮助到他人的、是否是积极乐观的等等。
比如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家庭美德指南》中就提到,判断一个人或其行为是否是合适的、良好的,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尊重、礼貌、守信、积极、坚定、关心、整洁、同情、信心、体贴、勇气、创造性、热情、卓越、宽恕、友爱、诚实、谦虚等等这些美德。
所以,大道至简,普世的的道理都是简单的、相通的。
▼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那么,净化心灵、美化心灵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投身于眼前应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怨恨他人、憎恶他人的杂念就不会浮现。犹如禅僧坐禅一般,当下的心灵会变得纯洁、美好。
在创办京瓷之前,我在京都一家绝缘瓷瓶公司从事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这在前面已经讲过。那是一家很糟糕的企业,经营连续亏损、工资拖延发放已经司空见惯,研究设备也很缺乏。但在当时,除了在既定的条件下投入新型陶瓷的研究开发工作,我别无出路。于是我就全身心地投入了眼前的这项研究工作。
当我这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时,杂念从心中消失了,我甚至接近了“无我”的状态。就如同修行僧在坐禅中到达了“无”的境界,思想中的杂念从头脑中被清除,心灵进入了纯净状态。当心灵处于清澈纯粹的状态时,就会突然冒出不知来自何处的“智慧的语言”,也就是好的想法、好的思维方式。
为了获得卓越的成果,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呢?似乎是在回应我心中的疑问和烦恼,作为答案的智慧的语言在心中闪现。
当我们真的实现了相当程度的「财务自由」,可以不工作了,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是需要工作的,不仅仅是为了收入。所以,现在很多朋友都会追求终身职业。
▼ 不管好还是坏,都要感谢
重要的是,不管面对何种境况,都要以“感谢之心”去面对。
遭遇灾难、陷入困境、结果不如人意,这时候要说一声感谢确实很难。如果人格没有得到相当程度的磨炼,我们往往就会口出怨言:“为什么偏偏让我遭此不幸。”我们会怨天尤人,满腹怨恨。
另一方面,好运连连,什么事都称心如意,这时候应该能说感谢了吧?但这也往往做不到。撞好运,遇好事,那是我应得的,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的人还不满意,认为“还不够,还要更多”。贪得无厌,这就是一些人的本性。
就是说,不管遇到好事还是坏事,要抱感谢之心同样都很困难。
在直面灾难、苦难、不幸状况的时候,其实正是表达感谢的绝好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峻的局面,能够锻炼我们的心志,磨炼我们的灵魂。所以,不要悲叹,不要怨恨,不要总是愤愤不平,要对灾难、苦难和不幸说“谢谢”。用积极的态度接受一切,并加以感谢,抱着乐观的心态不断向前。为此,“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表达感谢”,必须用理性将这个道理铭刻于心。在心里做好准备,让“谢谢”随时都能脱口而出。
乐于感谢,能消“恶业”。无论何时何事,都以感谢之心应对——这其中实际上隐含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某种灾难降临时,既可能消去一直折磨自己的“业”,也可能唤来新的灾难。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应对灾难时的那一颗心。
心中描绘的景象会成为现实。佛教用“思念造业”这个词来表达。就是说,心中所思,会成为业,即成为“原因”,原因制造出现实这个“结果”。这种“原因与结果”交织而成的法则,在这个世界上俨然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在遭遇灾难时,我们会手忙脚乱、惊慌失措、痛苦挣扎。所以我们都希望尽可能避免灾难。但是,不管想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好事,过去所造的业在作为现象显现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而当灾难到来时,如果我们的心态不对,就可能唤来更大的灾难。避免这一点的方法就是“愉快”地接受灾难。
如果受了伤,就要想:“啊,还好,只受了这么点伤就完事了,没有惨到身体都动弹不了。”如果生了病,要感到高兴:“就这点病,动个手术就能治好,真幸运。”灾难发生,意味着消业。大的灾难能够消业自不必说,即使是很小的灾难,也能消业,所以应该高兴。即使心里不这么想(即高兴不起来),也要使用理性让自己高兴起来。这很重要。只要能够感到高兴,自然就能够心怀感谢。不管遇到什么灾难,都能高兴,都能感谢,那么,过去所造的业就会消失殆尽。
以前,京瓷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制造和提供了医疗用的人工膝关节。这件事,媒体曾广泛报道,并对京瓷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这事是有原因的。当时我们获得了制造和销售人工股骨关节的许可。医疗界又向我们提出制造膝关节的强烈请求,而且他们是急需。在他们的催促之下,我们制造了膝关节。尽管有这个背景,但我对此不做任何辩解,只是反复道歉谢罪。
京瓷总部门前,接连几天布满成排的摄像机,电视上多次播放我低头谢罪的镜头。我身心俱疲,于是前往法师处请求指点。法师像往常一样沏好了茶,仔细聆听我的倾诉。然后对我说:“很好啊,灾难降临之际,也就是过去造的业消失之时。遭受这么一点批判就能消业,所以必须庆祝一番啊。”
一心想着法师肯定会安慰我,没想到法师竟然这样说,我觉得他这话未免冷漠无情。但是,仔细咀嚼了这段话,我觉得我的心灵被治愈了,深感慰藉。活着从来不遭遇灾难的人不存在,灾难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袭来。这种时候,不能意气消沉,不能堕入绝望的深渊。“这么一点事就能消掉过去的业”,要为此高兴,并予以感谢,然后跨出新的一步。可以说,这是度过人生这一严酷旅程的“秘诀中的秘诀”。
这让我想起来《零极限》一书中提到的核心方法之一也是「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
03 这些感悟之于我生活和工作的指引和价值
▼ 人生的意义
有一定人生追求的朋友,我想或多或少肯定想过人生一世的意义,我们人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结合我的「巴哈伊信仰」,还有稻盛先生所提的「提高心性、磨炼灵魂」的心法。我想我应该是清晰的。
我曾经写过或崇尚的一段话是:打造我们自己的航母,怀着赤子的心灵、开阔的视野、博大的格局,去传承卓越、服务于他人的价值,从而达到事业与人生新的里程!
▼ 如何应对困惑和苦恼
稻盛先生讲:「活着从来不遭遇灾难的人不存在,灾难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袭来。」
同样,活着从来没有困惑和苦恼的人生也是不存在的。当我们面对困惑和苦恼、痛苦的时候,这正是我们不断克服困难、提高心性的机会。随着我们不断的磨炼灵活、提高心性,这些困惑和苦恼,早晚会随之消散,或者与我们「和平共处」了。
▼ 关于财富和自由
虽然我经常提追求「财务自由」,但并不代表单纯的追求物质收获。其实,我希望的是在追求「财务自由」的同时,去追求「精神自由」。这就是本文有关的人生的意义、如何应对困惑和苦恼等等内容。只有当我们追求到了精神和物质的财富,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和自由之旅。
0x 写在最后
稻盛先生的《心》太过磅礴和精深,并非读几遍就能够领悟和参透的,只有通过持续的实践和反思来精进。希望我可以在这个不断精进的过程中--自善惠人、成人达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自勉,共勉!
相关文章:《程之遥,吾索求》
作者:程之遥(笔名,取自《荀子》~<劝学>~「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崇尚服务创造价值,成人达己,是一位勤奋、热情、敏感的双鱼座男士。10多年IT从业经验,目前深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拥有经济管理学士和计算机硕士双学位。近年来,受朋友和社群影响,意识到理财投资的重要性,开始系统化研究和实践。并通过公众号「启臻物语」记录认知提升和实践感悟,希望能够服务于你我,追求自由的人生之旅。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