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1
熙熙 四年级
扣人心弦的战争、形象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三国演义》里一个又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让我欲不能罢。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东汉末年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争霸的故事。整篇文章大致分为四大部分: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这部长篇小说不仅留下了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刮骨疗毒、空城计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老谋深算的曹操、礼贤下士的刘备、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羽……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惊心动魄的故事给原本枯燥的历史染上了传奇色彩。
《三国演义》是我看得最投入的一本书了。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时时牵动着我的心:当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打动诸葛亮时,我被诸葛亮身在茅庐就能三分天下的智慧所震撼,也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所折服;当赵云在曹军的千军万马之中来去自如、单骑救主时,我不禁被赵云的英雄气概所震撼;当诸葛亮镇定自若地坐在城墙之上,悠然自得地抚琴退兵时,我不禁担心起司马懿是否会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当司马懿中计退兵时,我又在心中为诸葛亮欢呼,赞叹他那巧妙的空城计。
在不知不觉中,我走进了三国的沙场上,走进了三国的故事中,与三国人物一起把酒言欢、共叙桑麻,听金戈铁马、看乱世枭雄。推荐你们也读一读《三国演义》,希望我们一起品三国、悟三国、讲三国,将拼搏奋斗的三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三国演义》读后感2
田杏 六年级
《三国演义》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经典巨著,它以精彩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书中的诸葛亮无疑是智慧与忠诚的代表。他未出茅庐,却知三分天下,给刘备指定了“占荆州取西川,联合东吴,后图中原”的战略蓝图。赤壁之战时,他巧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最终以少胜多,初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体现出他的神机妙算。此后,他还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对刘备的忠诚更是让人动容。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肩负起辅佐幼主刘禅的重任。他日夜操劳,事必躬亲,将全部心血倾注于蜀汉大业。尽管北伐路程困难重重,多次无功而返,但他始终坚守信念,直至到生命的尽头。
从诸葛亮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他巧施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要冷静思考,运用知识和谋略去解决。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教会我对待自己热爱的事业和信任的人,要全力以赴,永不言弃。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段历史的画卷,还是一本人生的教科书。它让我领略了英雄的风采,也让我在历史的兴衰中感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我相信,这部经典会一直涤荡我的心灵,影响我走好人生之路。
《三国演义》读后感3
妞妞 四年级
我非常喜欢读历史,尤其是三国故事。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主要讲了从东汉末年中平元年正月“黄巾军”起义,到司马炎建立西晋的这段近百年的历史。
在《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关羽的勇猛和誓死不降。关羽虽然骄傲,但是很能打,他一刀就杀死了颜良,威震华夏;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最令我佩服的是他视死如归的精神。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孙权活捉,不管谁来劝降,他都不投降,最后被孙权斩首,年仅五十八岁。这是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如果说,武将里我最佩服关羽,那么在如群星般闪耀的谋臣里,我最钦佩的就是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木牛流马、空城计等故事都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在赤壁之战中,什么用火攻、连环计都已经准备就绪,只差东风,而诸葛亮就把东风“借”来了,联合孙权打败了曹操。这一仗不仅重挫了曹操想统一天下的野心,巩固了孙刘联盟,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诸葛亮真是审计妙算啊!
《三国演义》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事,而且它配着地图看最好不过了。你也抽时间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