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一):经典中国风
这绝对是一本经典的中国风绘本。
梁祝的故事,流传已久。这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多多少少听过这个故事。在美丽的杭州,还有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同求学的“万松书院”,踏进书院,仿佛穿越到了梁祝同窗共读的那个时光里。而杭州西湖边的观光车上,播放的正是动听的梁祝乐曲。还有我们听过的戏曲选段“十八相送”、“我家有个小九妹”、等等,无不出自梁祝故事。自从我给小不点讲过一些关于梁祝的故事以后,小不点就经常缠着我讲这个故事。但是梁祝的故事真要讲起来,可不短,而且其中有些太多片断,尤其是祝英台抗婚、梁山伯病殁的情节,太过凄凉悲伤,如果一五一十讲给小孩子听,感觉不太合适。所以,我在想怎样精简一些,用孩子的语言来讲,能让孩子容易理解又会伤及孩子的心灵。无奈自己水平有限,绞尽脑汁,总觉得讲不好。
然,这本《梁山伯与祝英台》绘本,解除了我的困惑,帮了我这个忙,绘本,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图书类型。有精美的图画、有简洁且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字。这本书,图画可不是一般的图画,而是孩子们喜欢的皮影。因为带小不点看过皮影戏,所以,一看到这本书时,就立马认出来是皮影,惊叹不已,直呼“好看”!说自己太喜欢这样的书了。
于是,仔细认真读了好几遍。
唐亚明老师描写的梁祝故事忠于民间传说故事的原版,也就是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版本。而文字则精简了许多,但是却没有遗漏时间地点,将这个民间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理位置做了非常明确的交待,正好与真实的景点相吻合。故事讲述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也是去杭州的书院求学,两人结伴而行,同窗三载,情投意合。可惜英台奉父母之命断学回家,但是英台早就托心于梁山伯,在二人十八相送之时,暗示梁山伯来家娶“小九妹”,可惜山伯来晚,英台在父母催促之下要嫁给马家公子。山伯回家之后,思念过度,病殁。痴情的英台假意答应了出嫁,在迎亲花轿途经梁山伯墓地时,下来祭拜、哭诉悲怨,或许是上天被二人的痴情所感动,坟包裂开大缝,英台跳入坟中,坟墓合拢,雨过天晴后,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两只蝴蝶比翼双飞,正是美好的寓意和结局。
在读这个故事之时,可以先用手机扫一扫底扉页(版权页)上的二维码,可以听到著名的扬琴演奏家郭敏弹奏的《梁祝》,在悠扬的乐曲中,结合图书里的皮影图片和文字,来欣赏这千古传诵的至真至诚的经典故事。扬琴乐曲长达26分钟,将《梁祝》乐典的主部、副部、展开部、再现部一一演绎。两人草桥结拜、同窗共学共玩、十八相送,舒缓悠扬,以及后来的英台抗婚,山伯病殃,英台哭诉,乐曲展现激昂悲恸的气氛,……跌宕起伏,同步阅读感触颇深。而孩子对皮影的画面表现也有自己的理解,孩子发现皮影图画里的许多细节,有在云层中穿行的飞龙,在水中遨游的大鱼,在林中奔跑的梅花鹿,当梁祝二人如琴瑟相和的场景中,背景里出现的各式花鸟走兽也都呈现着吉祥平和的模样;而当他们的爱情遭到家人的反对时,二人中间出现了雷公电母,孩子说这个雷公是老鹰的形象,长着尖锐的喙,凶神恶煞的样子,在这里,他们是来阻断、拆散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很多这样的神话角色的插入,带给孩子更多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正符合神话故事的特点。
皮影戏的元素和传统水墨画的结合以及中国民族乐器扬琴的奏乐,无不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我们都希望能让孩子多看一些这样优秀的中国本土图画书。
文/ashley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二):用孩子的眼光品梁祝
从快递员手中拿过这本书,没拆开时就感觉是一本画册,拆开一看,好精致的绘本。封页上盛开的牡丹和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很是吸引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中国古代汉族的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在世界上更是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简略翻了一下图书后,描述下这册绘本的基本情况吧:皮影戏元素加传统水墨画风格展现了《梁祝》最经典的17个场景,由绘本界大师、日本福音馆资深编辑唐亚明老师的臻美文字与新锐绘本作者于虹呈独特画风的完美搭配,赏心悦目之余更能轻松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与美,让孩子更能感受到其中的中国文化。
此绘本的绘画很有特色(不是美术专业的,可能用词不是很准确),线条看起来是镂空的,色彩有晕染的效果,有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图画中有些不知名的动物(鬼怪?),与整个画面浑然一体,有些神秘诡异的感觉,书箱、折扇、雨伞之类的物件也融入其中。在阅读这本书时,一定不能忘了扫描二维码,听着国际扬琴协会会员、旅日扬琴表演艺术家郭敏的经典作品《梁祝》,让听、读和看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独特丰富的画面、悠扬舒畅的语言,将孩子带回到那传说开始的地方,真正实现在音乐中阅读。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不过对于小孩子来说,讲解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难于理解,但是女扮男装、化蝶、人物剪影、神明鸟兽之类的会很有趣,可能会牢记于心,而阅读的乐趣就在此,不在于一次两次让孩子读懂,明白什么道理之类的,从中能得益就好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三):读梁山伯与祝英台
美好的爱情
这是一个令人熟知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中关于爱情的传说一直在被传颂,即便不识字的老人也能绘声绘色的讲出水漫金山,孟姜女哭长城啊,七夕的晚上要到葡萄架下听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等等。
我是从什么时候知道化蝶的?老人给讲的?看书看到的?只记得佩服他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勇气。由绘本界大师、日本福音馆唐亚明老师和专职从事绘本创作的于虹呈联手精心制作出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唐亚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和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著有小说《翡翠露》和图画书《哪吒闹海》《西游记》等多种作品,于虹呈创作了《盘中餐》、《元宵节》等作品。如此经验丰富的作者再加上国际扬琴协会会员、旅日扬琴表演艺术家郭敏的精心演奏,一个常见的故事似乎有些不同了。
30cm*26cm的大版本超出我的想象,封面上大朵的牡丹花旁边两只蝴蝶翩翩飞舞,这种画风令我想起了小时候贴在墙上的年画,好熟悉好亲切。讲故事之前扫描了二维码,熟悉的梁祝的音乐声缓缓响起,在音乐中读书也是这本书的特色之一吧。翻开故事的第一页,刚刚去博物馆参观过的皮影展的孩子就惊喜地说:这个不是皮影么。的确整本书参照了传统皮影的刀法,刀刻镂空出图画的轮廓,别致新颖,一动一静皆有不同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整套书中除了必要的人物之外,增加了很多动物神兽在里面若隐若现,为这本书增加了很多情趣。通篇的画面丰富大气,色彩绚烂而不浓烈,很柔和,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
配合着扬琴的美妙的音乐声,故事缓缓展开,好学的祝英台软磨硬泡的恳求父亲要外出求学,之后路上偶遇同来求学的梁山伯,二人结伴而行,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两个人在草桥义结金兰,到达杭州之后二人一起学习,同读书同弹琴同游河山,同窗整整三年,随着要祝英台返乡的家书传来,祝英台必须回家了,不忍离别的梁山伯以也要回家为由送祝英台,祝英台不忍就此天涯陌路,一路之上不断提示点化梁山伯,但忠实憨厚的梁山伯未曾领悟,祝英台无奈之下以家有九妹为由与梁山伯定下婚约。待一年后,梁山伯学业完成,前去提亲才惊觉九妹就是祝英台,而此时祝英台已被另许人家,凄然而别的二人,虽然奋力斗争但难以扭转局面,梁山伯忧郁而逝,英台被迫出嫁,出嫁途中经过山伯墓前祭拜时哀恸大哭,坟墓裂开后,英台跃入墓中,后有彩虹出现,蝴蝶翩翩而出。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略带神话色彩。祝英台的好学和勇于追求爱情的精神及梁山伯忠厚重情重信刻画得形象鲜明。整个读书过程中,孩子一直很专注的听着看着,偶尔很惊奇插句话说:他们坐船神兽在划船哎!随着20多分钟的音乐声结束故事也讲完了,孩子还意犹未尽:他们一定是变成蝴蝶了吧,看好多神兽总围绕着他们,肯定是在保护他们,夏天看到的在一起一对一对飞舞的蝴蝶应该是他们吧。
这本书充满着浓郁的中国元素,画面精美独特,文字简练流畅,虽是个熟知的故事,也能读到不一样的东西,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收藏。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四):皮影水墨画凄婉°
——评《梁山伯与祝英台》
文/蓦烟如雪
在民间传说中比较家喻户晓的要属《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而这些故事多带有传奇色彩,善良白蛇被关在雷峰塔,这个结尾略悲;而一对千年眷侣却化作比翼双蝶。讲来也算带有唯美成分的结尾。
一个流传千年的感人故事,一段美丽凄婉的爱之传说,成就了这一页页经典。在看到中信这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我是被封面所吸引,略带剪纸风的结构,却是皮影戏的前身,而色彩却结合了彩绘的剪纸绘图法,把每个细节浓淡相宜,而文字作者唐亚明在创作神话故事上,比较有自己的元素,他自身也创作了《翡翠露》和图画书《哪吒闹海》《西游记》等,在对这次的新创作上,他并没有困束在冗长的故事里,他化简为零,删减了过于拖沓的文字,浓缩在一张张绘图中,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和阅读性,他与于虹呈相互配合,让这则故事的元素,更为有中国古典韵味的同时,也附加了自己的构思在其中。
我是第一次看于虹呈的作品,她毕业于央美,手法上比较偏向古典风,在花和海浪、山水的上色,可以看出,她以前应该有画工笔和山水画的基础,色彩渲染的很有味道,尤其是山的层次和海浪层叠,都让我感觉到了她绘画功底的深厚。
她在这本绘本上,人物可以看出是皮影的结构,在房子和云、翠竹、动物的设计元素上,我个人第一眼直观不是皮影戏的构思,而是彩绘剪纸,我剪纸十多年,对于这种设计的绘图还是多有偏爱,尤其在大量卡通绘本上,这本传统皮影绘本还是很少见的。
这是它脱颖而出的地方,其次,在色调上,她的暗色调的主打很浓厚,却能把暖色也结合其中,时而清丽,时而繁复,这和小时候看的小人书还是多有区别,也会想到小时候看的皮影戏电影的情节,很有乡土气息,也有民俗的味道。
再者,我用微信扫描了书里的扬琴演奏的二维码,可能大家会觉得里面就是《梁祝》,可我听后,我还是觉得它有所不同,不是传统上的曲调,而是改编过,配音激昂,时而欢快,时而哀怨,而扬琴的声音很清脆,配音很有画面感,在音乐的氛围下,看这本图文结合的故事,这个《梁祝》变得更为不同。
这本书的主题就是给孩子一个音乐陪伴的阅读世界,皮影元素,水墨画风,17个绝美的场景,让你感受到刻纸的技巧和作者的天马行空,是非常的难得。
我给外婆读,她听的很有意思,当然,我觉得,每一个读者的对象都不一样,都可以去试试,感受不一样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