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000字

2025-07-14 08:34:02  本文已影响人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

得知这本书的过程和惯常的情况有所不同,我先是被本书作者的某些表现打动,而后又听到了他的这本书,遂查阅来读。

一句顶一万句,初听这书名,以为是些什么教人说话做事的社会厚黑学之类的书。翻开之后的第一页便打了我的脸,原来长篇小说。但读过之后细细咂摸,一开始的感觉好像也没有错。

二、

各种各样的人物悉数登场,故事一个接一个的徐徐展开,作为观众能明显的感觉到每一次故事都并非其亲历者所描述或者想象的那样,“这中间拐着好几道弯儿呢”,这也是书中常出现的一句话。

三、
我简要的叙述下其中一个故事。

杨百顺住杨家庄,在哥仨里排行老二,他爹老杨是个卖豆腐的,他不喜欢继承他爹的营生,兄弟之间也无亲情可言。

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里,他与李占奇因为都喜欢听村里的罗长礼喊丧而成为好友。十里八乡死人不常见,因此这消遣机会弥足珍贵。

杨百顺家里丢了一只羊,在丢羊之前先是丢了一头猪。因为杨百顺先前被雨淋了,打摆子发烧,家里人去找猪便留他一人看家。(经常打摆子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儿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极其难受。我也没打过,作者说的)

昏昏沉沉之间,好友李占奇跑来喊他,王家庄死了个人,邀请他一起去看罗长礼喊丧。

听到罗长礼,杨百顺打摆子停了,也不发烧了。登时爬起来跑向十五里外的王家庄。待到了王家庄,确实死了人,可喊丧的人并不是罗长礼,而是牛文海。

看着不是自己的偶像,杨百顺一泄气又开始打摆子发烧。李占奇无事要留下来看看两人喊丧的区别,但杨百顺还看家呢,哆嗦着身子又跑回了十五里外的杨家庄。

待回到家时,家里人已经回来了,猪也找到了。但是在杨百顺离开家的这段时间里,又丢了一只羊。

他爹解下自己的皮带,质问杨百顺,下午去干嘛了。大哥三弟捂着嘴偷笑。

杨百顺先是狡辩自己也去找猪,被戳破是去看罗长礼后,又讲自己打着摆子发着烧……

一顿皮带之后,杨百顺被使出去找羊。

但从下午找到晚上,终是没找到。杨百顺怕黑,但没找到羊也不敢回去。折腾半宿好容易在村里打谷场的柴草堆里睡着。老裴出现了,杨百顺向老裴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老裴还带着自己去吃了羊肉烩面,并住到了温暖的店里。

这是其中的一小段故事。(书中描写的更有滋味,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原文)

四、
站在杨百顺爹老杨的视角,二儿子不看家去看什么罗长礼,导致弄丢了羊。还推脱自己发烧打摆子,明明能一来一回跑三十里呢。讲着讲着,又带入了杨百顺不愿意继承自己卖豆腐,忤逆了自己的情绪。

而杨百顺则更冤了,打着摆子发着烧,极其难受。好不容易死了人能听偶像喊丧,结果却没看到,羊还丢了。大哥三弟明明没事儿父亲也不叫着一起找羊,他俩还幸灾乐祸。怕黑还冷还饿还难受,各种情绪掺杂着极其委屈。

可其中的弯弯绕绕在对话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而且有些东西也无法讲清楚,说出的话便是一句顶万句了。

老裴的出现让杨百顺甚是感激,把他当成了自己一生最好的两个朋友之一。

可后文的故事却告诉我们,老裴的善心并不因杨百顺而生。

五、
书读完一半,我的内心开始变得混乱。我们并不能基于一个人的什么行为推断出什么东西,人心隔肚皮。我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偏见,做到就事论事。

同样的,我们也并不知道,别人是以怎样的情绪来解读我们的行为,有没有就事论事?

而事实也可能是好心办坏事儿或为吾之蜜糖,彼之砒霜的状态。

不过,……。

六、

以上,诸君安好。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鼓书艺人》读后感1600字
  • 下一篇:《比山更高》读后感12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