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

2021-07-29 08:57:45  本文已影响人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仪征市第三中学七(6)班    陈若涵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从一个美国人斯诺的笔下,我十分震惊地看到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友谊之花,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热爱,体会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正意义,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长征两万五干里的精神。

       翻越18座山脉,横渡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市,在那一个动荡的年代,那片荒芜的土地上,留下的是红色的足迹,是中国崛起的印迹!

      1936年,正值战争的高峰时期,斯诺,一位英雄,为了探寻真正的中国,他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那条红色的征途,用文笔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悲惨而又热血的年代。

       身受八处伤痕,却依然在最前线抵挡着枪林弹雨的徐海东;和士兵同吃同住,借自己的马给士兵,一心为民的朱德;为斯诺列好详细的旅程计划,积极参与革命斗争,顾全大局的周恩来;组织带领红军的领导者毛泽东。正是有他们这些闪闪发光,无所畏惧的领导人们,我们的新中国才会变得越来越好,并且拥有一段骄傲自豪的传奇历史,拥有一个完美的红色中国。

       长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还没有翻开这本书时就总听说过长征的艰难。无论是金沙江还是铁索桥,无数的危险一直埋伏在身边,炸弹在汹涌的河水中,坚硬的土地里喷涌而出,另一边的敌人则会拿着枪支向红军扫射,子弹像带着炮火的冰雹一样砸下来,“砰砰”一个个人体相继倒下被打掉下的一块块血肉在空中炸裂,一滴滴鲜血滴入河中,溅入战友们的眼睛里,使河水也染上红色,使红军们的视线也变得模糊不堪,即使这样红军们依然顶着炮火向前冲击,漆黑的夜晚所听到的是红军前进的号角,奋力杀敌的喊叫,他们如此激昂的声音将敌人的枪声完全压了下去,是敌人也感到惶恐害怕。

       他们面对的究竟是一支怎样的红军队伍,这些人难道真的都不怕死吗?不,“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什么不怕死,只是他们有一种勇敢,叫作“信念”罢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这便是红军的信念。他们来自四湖四海,聚集在一起共同抗敌只是因为他们都有同一个信念,他们无论是兵力、人力、还是技术都比不上国民党,但他们却有一个国民党永远都遥不可及的优势————民心,国民党每经过一个地方就乱杀乱抢,而共产党则会安抚民生,帮他们种田,收割粮食,这么一对比,农民就自然而然地更喜欢红军,也就自甘自愿地为红军服务,再加上红军团结一致,坚持不懈,英勇无比的精神,每次胜券在握的蒋介石便会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了。

      斯诺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从现在看来,革命事业的确照耀了全世界,红色中国也在富强繁荣的道路上也走越远。

       现在当我们坐在书桌前毫无战争杂念的情况下学习却仍充满抱怨,我们不能忘记,拥有现在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因为红军在战乱四起时冲锋陷阵,在国家将要坍塌之时挺身做顶梁柱,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今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为中国人!


【总结】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

     斯诺写红军,写共产党的领袖,写延安红色政权,他的观察点、态度和语言,跟人们所习惯的有些不一样。他的纪实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力图还原真相,避讳“宣传”,没有刻意的“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

      而这种真实才是我们想看到的,现在的孩子读《红星照耀中国》,他们会寻找到属于他们的答案。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兄弟》读后感14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