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给自己立下了做一个温柔妈妈的心愿。可是,开学第一天,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食言了。下午,儿子一如既往地自己走回家,这是他一年级以来一直坚持独立做的事情,这是我们的骄傲。我回到家后,语重心长地和他商讨了作业的书写要求和规范,他也满口答应。可是当我四十分钟后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返回时,意外“惊喜”摆在了我的面前。
四十分钟内,仅仅写了两行生字,字迹虽然娟秀,这里面的猫腻顷刻间便激起了我内心的无明业火。我质问他,一如往常。他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自己做了数学练习册,慌忙地去找书包里的练习册。可是,以我对于儿子习惯的了解,他在没有完全做完作业之前,他是不会一本一本的将作业收起来的。我警觉地去摸家里的备用手机,滚烫,他撒谎了。
那一刻,我怒不可揭。我抄起爸爸的拖鞋,半脱去他的外裤,狠狠地朝他的屁股打去。心里满团的怒火使我变成了发疯的大狮子,鞋底落下的那一刻,屁股上很快便氤氲出片片红晕。我因为他的不认真而生气,更因为自己教育出撒谎的孩子而恨自己。上学期也因为书写和卫生挨过打,以前我还看到过他眼里的害怕和内疚,可是这次他超乎想象的“坚强”,没有哭,可是,我明明看到了他满眼的不在乎和冷漠,这让我心生害怕。
晚上,睡梦中,我惊醒,梦中还是我歇斯底里的场景,慌乱无比。这件事情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和孩子的关系。我们家对于手机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家里人没有人玩游戏,所以手机上也没有任何游戏软件。儿子有时候喜欢看历史纪录片,偶尔看看短视频,也没有过严格的限制,因为作业多写得慢,所以看手机的频率也不高。可是,我知道,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大人尚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看手机的欲望,更何况还是个孩子呢。因此,我们约定好,作业如果认真完成可以适当地看一会手机,我更加平和了,他似乎也没有那么地警惕了。
上个月,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父母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每个人都应该记住:如果孩子因为惩罚而常常受到恐惧、痛苦、羞辱的折磨,他内在的、天赋的自我教育力量就会渐渐衰弱。惩罚越多、越残酷,自我教育的力量就越小。惩罚,尤其是它的公正性受到怀疑的时候,人心会变得粗野、凶狠、残忍。在儿童和少年时代经受过惩罚的人,不会害怕警察局,也不会害怕法庭和劳动教养院。
皮鞭割断了成人与儿童的精神联系,也使家长和教师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要是一个小孩子学会在拳头的恐吓下装装样子,这样的孩子你也就犯不着打了。体罚已经不再让他害怕。面理智、温和的话语他 又听不进去,家长也好,教师也好,都没有了权威,往后只好由他去了。
读到这样的话,我恍然大悟,那种在皮鞭下依然倔强的冷漠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出一辙。我不能再做一个悲愤的妈妈,是时候该学着改变了。和儿子讲明彼此的任务分工,尽可能的在繁忙中抽出陪伴的时间,无论是作业还是复习检查都尽量的尽心尽力;尽可能地平息怒火,学会好好说话,我们之间好像更加拉近了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孩子对自己失望,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生来无用,是个注定会失败的人。
对于孩子的观念和态度改变之后,我好像忽然发现了孩子有很多我未曾注意的优点。一直以来,我们觉得儿子相对比较小气。在交流之后,他大大方方地用零花钱请我们在夜市吃了好多美食。得到赞扬的他有些羞赧地笑了,那笑容里有了更多的自信;送他去上围棋课,一向内向的他受到夸奖后主动给老师打招呼;三八妇女节,他给妈妈倾其所有买了一大包零食......作者说,一块肥沃的士地,如果不种下葡萄,不洒上汗水,即使不去播种也会长满野草,人的心灵也是这样。必须用善良去驱逐邪恶。对于儿童少年,用不着谁去教他学坏,只要不教他行善,就完全可以使孩子的心灵萌发出道德的怪胎。所以,给予孩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至关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做个温和的妈妈也至关重要。
列.尼.托尔斯泰说,教育自己的孩子,实际上就是教育自己。父母的自我教育是影响子女的强有力手段。所以,做父母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为了做更好的妈妈和老师,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