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于1836年7月。这么多年过去了,它深刻的社会意义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依然有着手术刀一样的解剖性揭示意义。
正如《译本序》中所说:“不朽的著作之所以不朽,在于它虽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民族,却能超越时间和空间,保持经久的魅力,使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读者受到启示和感染,从而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公务员》,对于我们现在的每一个身处办公室的人来说,都是一笔值得好好阅读深刻体会的文学和社会学夹杂的财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小说中的问题。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政府部门的司长病逝,他的职位空缺出来,需要从两个处长中选拔一位。一场勾心斗角各展神通的争夺战开始。布拉丹正直、能干、忠诚国家而且深孚众望,但是因为致力于机构改革而落得个身败名裂,最终被迫辞职。包杜阿耶不学无术,昏庸无能,是大家公认的蠢才,却被提拔,并被授予勋章。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两个处长的妻子为了自己老公的仕途,各施本领,东奔西走,揭示了法国巴黎官场卖官鬻爵尔虞我诈权钱色交易的官场现形记。
布拉丹的妻子塞莱斯蒂娜•布拉丹夫人聪慧,美丽,才华出众,受过良好的名门闺秀的教育,颇具贵妇人一切条件,但是她想法很幼稚。为了帮助自己能干的丈夫顺利上位,不惜出卖女色,搭讪掌握丈夫能否提拔大权的秘书长德•吕卜克斯,与他不断调情,以期换得他对老公的认可和提拔。进而,她还设法勾引大臣,妄想精心铺一条人生长路。为此,她不惜掏空家底儿甚至欠债精心打扮自己,活跃在大大小小的沙龙里。其用心之精,诚如文中所言:“从来还没有一个妓女像这个正经女人那样在自己身上下这么大的功夫”!(好在,她只是逢场作戏,没有真的委身于这些人,确保了自己忠于自己丈夫的底线。)
但是,机关算尽的布拉丹夫人最后还是失败了。打败她的是她一点儿也瞧不上眼的,猥琐没见过世面家底儿寒酸的包杜阿耶夫人。包杜阿耶夫人跟她的亲属们心里都清楚自己的丈夫是个蠢货,要想从中胜出,只能采用最有力的手段。他们不打人情牌,却采用了冷冰冰计算出来的利害关系和金钱关系,并且最终在这场原本实力悬殊的斗法中胜出。借用高利贷者羊腿子的嘴,巴尔扎克一语道破了职称真谛:“和往常一样,胜利总是属于金币的。”这也是包阿杜耶夫人的取胜之匙。
巴尔扎克的伟大,首先在于他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文学典型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工笔画大师,把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细致描画。这篇小说中,他笔下的人物真是像活在我们身边一样。在人物的描写上,我们不得不反复阅读再三揣摩,以期可以探得其绝妙:
“伊丽莎白长得先天不足,使人看了难受。她身高刚够四尺,瘦得腰带连半米都不到。细小的五官都堆到鼻子附近,使她的脸有点像黄鼠狼。她的年纪已过三十,但看起来像十六、七岁。和眉毛连在一起的厚厚的眼皮底下,压着一双毫无光彩的、陶瓷蓝的眼睛。她身上的一切都是小里小气的:她的头发黄里发白,她的前额平坦得发亮,好像白昼永远停留在上面。她的脸色发灰,近乎铅色,面孔的下部不是椭圆而是三角形的,整个棱角突出的脸庞到此陡然结束。她的声音是一连串相当漂亮的外柔内尖的音调。”
要想学习写人,跟巴尔扎克先生学习没有一点儿问题。
巴尔扎克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胆怯于当权者,而是像一个社会医生一样,手拿手术刀,冷峻地活生生的解剖社会肌理。那样的胆识和勇气,鲁迅先生也稍显逊色一点儿。他喜欢用夹叙夹议的笔法,他的议论往往直接捅出来,毫不留情。比如,在说到庞大、臃肿的官僚体制的时候,他直言:“为庸人所创造,取悦于庸人。”在那里,“只有懒汉、低能儿或小人才有立足之地”,正直的人很难生存下去。“逼得聪明人玩世不恭,天才走向绝望,勇敢的人心灰意冷。”他甚至借用一个看门的杂役,劝说新来的年轻人不要那么卖力气,因为那是“绝对爬不上去的。
巴尔扎克是一个文学勇士斗士。
巴尔扎克是一个高明的文学技巧大师。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对话。为了让对话直接了当,他干脆采用了戏剧的形式让他们各人直接说各人的话。这样的大段对话在小说中几次出现,改变了行文格式,让你仿佛在读戏剧。这种做法,对于对话很多而且拥挤在一块儿的时候,很值得借鉴采用。
其次,小说的明线索是两个处长夫人的较劲斗法,堪称精彩。她们在跟男人(执权者)缠斗的过程中,让人们看透了社会现实。让女人跳出来表演,最终居然主导了两个处长的命运走势,我真是服了巴尔扎克先生了。——他老人家竟然能出此“下策”。
好的能被誉为经典作品的小说,一定是有着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巴尔扎克的小说,如果你要是想抱着“消遣”的目的来读的话,可能不行,兴许会有点失望。他没有在故事情节上下很大功夫来造悬念,精心设计。他不屑于这样,而是凭借自己小说的深刻社会意义来立足。他的小说需要的是研究,思考,挖掘。
最后我很想说的一句话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在每个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的不同人心里,都能产生那种激烈碰撞出来的共鸣和震撼。
——拿二百年前的《公务员》来对照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实,依然具有深刻的揭示意义。这就是这篇文学作品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