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说说我的感想。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戴博德,书里讲述了蛤蟆在心里咨询师苍鹭的帮助下,从情绪温度计(范围从1-10表述自己的情绪)的1-2之间,到9-10之间的过程。
1. 人的三种状态
书中说人有三种状态,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为了更好地适应家庭环境,形成了特有的性格,这些性格一旦形成,甚至到成年也不会改变。当现实社会触发儿时的场景,人很容易复制儿时的感受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叫做儿童自我状态;人从父母处继承了父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当自己和他人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人就自动触发父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指责,这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有情绪控制力,正视自己的情绪,从儿童自我状态成长并生成自己的三观,不照搬父母的三观,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认知的一种状态。人性的弱点是懒于思考,不想动脑,所以不少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因为这两种状态不用思考,不用改变,用惯有模式指导身体,表现为现在的巨婴和不负责任的人,即肉体长成大人,而精神没有长成。一个人不为自己负责,他生存产生的问题就会由周围的人和社会买单。所以要选择难而正确的事情,这虽然艰难,进展也不快,但是收获确是实实在在的。
2. 人生坐标
书中把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画了一个坐标,叫做人生坐标。坐标分四个象限:1.我好,你也好;2.我不好,你好;3.我不好,你也不好;4.我好,你不好。当我们在童年形成并选择了某种态度,就会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形成了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或者说我们的操作系统,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处于我不好,你好状态的人,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容易形成讨好性格,或者有不配得的思维,从而在生活种处处遵照这个底层逻辑办事,把自己固定在这个角色上。自然他的情绪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处于我好,你不好状态的人,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总是有别人欠了自己的感觉,比较强势,在做事过程中容易制造冲突和矛盾。处于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人现在多起来了,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世界失望,心里拒绝接受苦难。处于我好,你也好状态的人,是通透的人,他会不断地用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持续地自证预言。但是处于这个状态的人也并不能避免伤害和挫折,但是“我好,你也好“永远是一个选择,选择这个状态,无疑是我们人生的重要课题。
3. 儿童如何释放愤怒
书中讲,愤怒是人与生俱来的情绪,当儿童发现自己在家庭中不具备明确表达愤怒的权利时,他们会稀释或转化自己的愤怒情绪,从弱到强表现为:退缩,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叛逆。这些情绪,基本每个孩子都有过,可以说大多数家长并没有给孩子表达愤怒的权力,或者说家长也不知道孩子是愤怒了,没有地方发泄。
这本书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一直以来,我们强调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目不暇接。但是人的情绪被忽略了,人的情绪需要被看见,需要被安抚,需要被尊重。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花更多的时间,让自己慢下来,学习更多处理情绪的技巧与方法。事情是由你与周围的人互动引起的,处理好了自己和别人的情绪,事情自然也就缓顺多了,就像是两辆高速相向开来的车减速后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事情需要紧急处理了。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上一篇:读《飘》有感1000字下一篇:《源泉》读后感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