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稍岗镇三庄初中 史红霞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来自于喊叫,也不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十八岁认识余华,开始认识那个疯狂的年代,看过《活着》,才明白活着本身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全文由福贵老人在遇到路人后娓娓道来这一生的故事,叙说着往事,由盛到衰的家族,送走了一个人又一个的亲人,最后只剩下他和那一头老黄牛。在经历过巨大的悲怆后福贵仍保留着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为老牛的眼泪动容,把老牛当做家人一样,“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亩,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你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读这本书,在冰冷之下又伴随着温暖,作者用最朴实无华,最平铺直述的感情和语言来书写。在面对每一次苦难时没有大吵大闹,没有撕心裂肺,甚至毫无煽情的笔触,让读的人从文字里去想象如此残忍的画面,从来没有听过或见过这么惨的人生,似乎活着就是一场苦难。余华总能将人生的“苦”写到极致,主人公徐福贵本是一位地主的儿子,但因年少沉迷赌博输光了家中的全部财产,在去为生病的母亲求药的过程中被抓去国民党抓去参战,在无数个思念家庭的日夜中终于等到被解放军俘虏放出后回到家中才得知母亲已经过世,女儿也不幸成了哑巴,妻子患了软骨病无法干重活为了救难产的县长夫人,相同血型的儿子被活生生抽血抽死。那个天真善良的有庆,会每天割草给绵羊吃的有庆,第一个跑去给县长夫人献血的有庆,却在献血中死去。在书中我一直期待着剧情能有反转,但等到的却是更深一层的悲哀。女儿凤霞嫁给了一户好人家,又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留了一个男婴。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妻子家珍也因病相继离世。原以为能和外孙、女婿相互照顾生活时女婿二喜在当搬运工时被吊车上两排水泥板夹死。福贵带着外孙苦根回到乡下,心疼苦根跟着自己总是吃不饱饭,便煮豆子给苦根吃,不料苦根却因豆子撑死......
在这样的悲剧下,主人公福贵却又是幸运的。年轻时的纨绔,他的父母与妻子都选择了原谅,哪怕是输光家产,所生的子女皆是孝顺能干。每一次死亡后都会有新的希望,虽然沉重,但多了一些生的喘息,也正是由于每一次新的生活刚刚开始,却不得不再经历失去。我想这本书最大的魅力便在于希望与死亡的密不可分。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后,你本该放声大哭,而小说却告诉了我们活着就有希望。正如余华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因为活着才让经历的一切变得有意义,哪怕它是残忍的、血淋淋的。
世界变化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光年来计算的光速了,身在动荡的四、五十年代是福贵无法选择的时代背景,解放战争、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还有包产到户,细数大大小小的各种革命,富贵总是归在“受害人”的那一类,或许正是这数不清的苦难,让他仍能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一生和细心感受在夹缝中生存的幸福。
《活着》最触动我的并不是福贵崎岖不平的生命轨迹,而是福贵本身,他是《活着》的灵魂,他已经成为一种意志,一种信念,让我觉得自己所认为的苦难的悲惨的经历,原来都是芝麻绿豆大的事,让我发现自己竟然活成了如此一副软弱的皮囊。熟不知生命常有缺憾,成长总有遗憾,福贵像一剂清醒剂,注射在血管里,融化在血液里,或者每一根毛细血管,让我学会用另一种心态去看待生活。
世人总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是我想真正常足了那百分之八十的苦事憾事的人是极少的。不管生命再苦再难,再悲伤再无奈,可是只要有了生命,日子才有希望。失去了生命,不管是想过激情的还是懒散的生活,都没有机会了。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福贵一生艰难坎坷,亲人一个又一个离开他。到最后,他拥有的只有活着的意志。这是别人剥夺不了的意志,是他最闪亮而又最深沉的存在意义。面对巨大的悲惨,福贵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怨过天地,他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接纳。因为这接纳,这些伤害都打不倒他,击不垮他,让他那面对生命的主动性变得熠熠生辉。
倘若命运的注脚已经悄悄地写好,知道真相的我们更应该主动地、有希望地活着。活着,去面对生命的风雨;活着,去体悟生命的悲欢。或许,这是《活着》带给我们的意义,超越时空和地域,永久地回荡在你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