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红日》读后感1300字

2022-06-16 09:05:21  本文已影响人 

《红日》读后感

在2019年9月23日,《红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红日》是当代作家吴强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首版于1957年。

它一经发行就轰动全国,。

在解放战争时期,吴强担任苏中军区的政治部副部长和华东野战军六纵的宣传部长,他亲身经历了涟水、莱芜、孟良崮、淮海等多次战役。

他在经历了这些战役后,就忽然萌发了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来记录与描写这几场战役的残酷和艰苦的念头。但是由于部队每天都要行军打仗,停下来时还要做宣传,给大家鼓劲,做思想工作,他只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记录。在历经种种波折后,《红日》的创作最终完成了。

《红日》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涟水,山东莱芜、孟良崗三次战设为主线,详略得当地描述了这三次战争。书中先写了涟水战设,由于国共双方军事力量悬殊,结果国民党优先占领了涟水,而解放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后来解放军重整军队,改变了不利的局面,在接下来的莱芜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在最后的孟良崗战设中全歼了国民党的74师。如此转败为胜的结局更加真实而独特地再现了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不易。

《红日》的基本主题是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红日》无论是在写涟水战役的守卫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包围战、攻坚战,还是写在这期间零星发生的各种中小型的战斗,无不写到了战争与人民的关系,重点突出了人民的力量。

正是由于人民意识到,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就是保卫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他们从心底里拥护人民的军队,积极支持战争,无论多么紧急、多么困难,他们都毫不犹豫地表示要粮筹粮,要物有物,要人力有人力,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有。人民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正义之师,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它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军人形象。军长沈振新是我军走过万里长征的军事指挥员,他身经百战,总是从战争的全局去思考问题,并作出决定;运筹帷幄,率领全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长期的战争生活和他军长的身份,使沈振新形成了深沉内向、刚毅威严的性格。他治军极严,同时也对部下关怀备至,处理问题也很是通情达理。作者从他的家庭、婚姻、爱情和生活等方面来描写,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并且有高度的精神原则的丰满的艺术形象。书中描写的几次重大战役、战役中的过程、敌我双方的战略部署等,都是有史实根据的;而具体的战斗细节、大部分人物及和他们的活动,是根据实际生活发挥想象虚构而成。小说的结构布局疏密得当、张驰结合,描述了我军由弱到强,最终胜利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人民战争的规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个年代共产党人的坚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灵魂。

人们常说“四面八方皆是兄弟”,可是在那个黑暗年代,却并不是如此,甚至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身边的到底是人是“鬼”。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天空仿佛都变成了红色的,然而那红色却是鲜血染成的颜色。远处或是丧尽天良的日本人,或是虚伪的国民党甚至你可能都不确定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在你背后给你一枪阴你一下,身边的是每天生活在一起却因为一场战争而壮烈牺牲的同志和活着的同志那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目光,这群兄弟虽然已经身死,但是他们的灵魂依然在支撑着人民支撑着祖国,他们用自己微薄力量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起了祖国的未来,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勇敢的站了出来,保卫祖国,奋不顾身的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为了那一个共同的理想,他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斗志昂扬,无论何时都坚守的底线。

《红日》讲的是的那段不屈的革命历史,描写了战士们怎样英勇的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本书里描写的很生动,栩栩如生,字字句句里都透露出了真情,满满的都是道理,真是一部经典的回顾历史的小说,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要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前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同时,我们不能也不配替前辈们原谅这帮无耻的小人。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读《中国文化导读》有感1000字
  • 下一篇:《白鹿原》读后感18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