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
一,一顶帽子的变迁
一个人从小接受的世界观,决定其在阅读中的看见。不过cs路易斯在《文艺评论译本》里写到:真正的读者,认真阅读每一步作品,也就是说他全神贯注地读,尽可能使自己善于接受……他们会舍弃先见,向所读作品,公正而又大方地敞开心扉。
我刚工作时20多岁,在中江,买了世界名著圣埃克苏佩里(以下简称埃克)的《小王子》。作者六岁画的那画,我怎么看都是一顶帽子;故事一点也不惊奇,甚至乏味,很快束之高阁。
十多年前来到德阳,友人们谈论小王子与狐狸驯养话题,我插不上话,悄悄去新华书店买了本拼音彩绘翻阅,依然枯燥晦涩,还是只看见一顶帽子。怕被看出幼稚无知,我从不主动和人聊这本书。
cs路易斯在《为儿童写作之三途》一文中说:十几岁时的我读神话故事,总是藏藏躲躲,深恐让人发现不好意思。现在我五十岁了,却公公开开地读。当我长大成人时,我就把一切幼稚的事抛开了——包括害怕自己幼稚,包括希望自己非常成熟。
现在我也50多岁了,大大方方看那绘本,清清楚楚看见一条吞食大象后,撑得一动不动躺地上等待消化的蟒蛇!一口气读完,里面人物鲜活、立体起来。深夜里,看见小王子的孤寂、长情,还有他的眼泪;对其及心心念念的玫瑰充满怜悯。掩卷叹息微笑,没有悲伤。然后又买了好几个版本,这个版本集中文、法文、英文一体,厚厚一本。
二,埃克与小王子
书里交织有两条主线。童心未泯的埃克一生都在寻找真正谈得来的朋友;小王子不懂玫瑰的爱情,心烦意乱离家出走,去各种星球游历了解新事物。二人在地球的非洲沙漠奇妙相遇,已懂得爱之真谛的小王子,治愈了埃克。
小孩埃克
人在年少时常会鄙夷成人,但奇怪的是,自己不经意间就活成曾经痛恨的那种人。
埃克喜欢绘画。六岁时画了一只囫囵吞象后正在消化的贪吃蛇,这蛇老被大人看成一顶帽子;为了让什么都不懂的大人们理解他的“奇思妙想”画,他特意又创作了“第二号作品”:贪吃蛇的横剖,但大人们对他作品不感兴趣,都劝他应把心思放在地理、历史、算数、语法上。两幅作品的不成功,让埃克垂头丧气。
埃克常将自己的“第一号作品”作为寻找朋友的试金石,但“头脑看起来稍微灵活的大人”,总是回复他“不就是一顶帽子嘛。”于是他闭口不谈贪吃蛇,只和他们谈政治、桥牌、领带之类话题,于是对方总是很高兴认识他这样善解人意的朋友。埃克如此孤独地生活着,直到六年前。
二战期间,已经成为法国飞行员的埃克,因飞机发动机一个零件故障,独自迫降荒无人烟的非洲沙漠。第一夜,他遇到了天外来客小王子,那时后者正谋划回家。小王子请埃克为自己画一只绵羊,埃克画了自己仅仅会画的“第一幅作品”,被小王子一口拒绝,因为他的星球很小,容不下一头肚里有大象的蟒蛇!!埃克惊骇之际,只被眼前飞机之事困扰,忘了自己长久以来寻找谈得来朋友的愿望。他不甚其烦随便画了一个箱子打发小王子,说他要的羊在箱子里面。颇有想象力的小王子,却对“箱子里的羊”非常满意。
星星小王子
小王子来自很小的B612号小行星。他严守作息时间,勤奋打理星球:每天拔出猴面包树苗(免得泛滥成灾)。一棵小王子警惕的疑似猴面包小苗,孕育很久后,长成一朵爱美的玫瑰,小王子诚心诚意爱慕。玫瑰总是主动找小王子说话。但他们那时都太年轻,不大懂对方心。小王子不堪玫瑰做作的困扰,想出去看世界;道别时他看出柔声认错的玫瑰在故作坚强,但还是硬着心肠离开。
小王子游历过6个星球,依次拜访过天文学家、骄傲专制国王、爱慕虚荣的人、为忘却喝酒羞愧的悖论酒鬼、幻想贪占漫天星星的商人,以及忙碌的点灯人、博学的地理学家。他很尊敬尽职的点灯人,羡慕在那里每天能看1440次落日(而忧伤的人总是喜欢看落日);在地理学家那里,小王子懂得了什么是“短暂”,第一次后悔离家出走:他的玫瑰“短暂”而弱小。
听了地理学家建议,小王子前往遐迩闻名的星球——地球。在非洲沙漠遇到的第一个生物是蛇。蛇不认可小王子关于它(蛇)弱小的话题,它不愿伤害“纯洁的小王子”,允诺当他想回家时会帮他。小王子告别蛇穿过沙漠去寻找人,以为在人群中自己就不孤独。他爬上高山呼唤朋友,但回答他孤独的只有回音。这个奇怪的星球到处干巴巴,人缺乏想象力,小王子开始想念自己星球上总是先于他说话的玫瑰。
小王子在沙漠、岩石、雪地行走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来到大路,一座玫瑰园里盛开着5千朵相同的玫瑰花,和他那朵自诩独一无二的玫瑰一模一样!小王子纠结他的玫瑰会恼羞成怒、依然做作折磨他。他躺在草地为玫瑰伤心、也为自己不是伟大的王子哭泣。站在苹果树下的一只狐狸,主动问候小王子,这是小王子到地球后,第一位主动开口招呼他的。小王子想和狐狸玩,狐狸想和他讨论“驯养”及“仪式”,小王子忙着继续去寻找朋友和了解新鲜事物,但狐狸说,“只有被驯养了的事物,才会被了解…….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那就驯养我吧!”
小王子留下来驯养狐狸,体会到驯养“建立联系”的含义,也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他再次出发前,听从狐狸建议去了玫瑰园。小王子发现,自己不再孤独,因他已有了朋友狐狸;而让他一直焦虑的那朵普通玫瑰,比面前盛开的所有玫瑰都重要。他为她付出了时间、精力和心血:浇灌她、保护她,倾听过她抱怨吹嘘、甚至沉默。他愿意为她去死。狐狸告诉小王子,眼睛看不见东西的本质,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并提醒让他对自己驯养过的玫瑰负责到底。
5亿个笑声铃铛
埃克困在沙漠第八天,备用水用尽快渴死,飞机依然没修好,他心烦意乱,懒得听小王子谈论朋友狐狸。见此情景,同样口渴的小王子提议同去找水,却被埃克厌烦认为盲目,小王子坚持认为“水对心灵也有好处……”。寻水途中两人坐在月光下沙丘上探讨沙漠的美丽,埃克感觉到有说不出的东西在默默放着光芒。小王子睡熟了,埃克抱着他重新上路找水。月光下的小王子脆弱苍白,但埃克却从他对玫瑰的忠诚,看到了“一盏灯”。第九天黎明时,他们“唤醒”了一口会唱歌的水井。埃克痛快地喝水感到幸福,想起自己还是小男孩时圣诞树灯光、午夜弥撒音乐、甜蜜的微笑,然而又难过得想哭。他开始明白小王子不是无故回沙漠,也想起狐狸关于驯养的话,而在此之前,他一直低头与拧得太紧的一颗螺丝钉较劲,无暇抬头搭理小王子。
第十天晚上,埃克兴冲冲去见小王子,想分享自己在没有任何希望下成功修复了飞机。然而,今天是小王子来地球一年,他要回家了。回家的路太遥远,小王子不能带着身躯走,他警惕蛇怕蛇伤害埃克,但他自己选择在蛇帮助下回了天家。
黎明时分,埃克并没在沙漠里看到小王子身躯。同事们为埃克平安归来而高兴,可他内心却很悲伤。然而,每当他仰望星空,想起小王子已回到他自己星球,小王子送给他的5亿个笑声铃铛伴随他,于是夜空那些星星对埃克来说不再陌生,因为他已经被小王子驯养。
三,王子与贫儿
其实,在每个成年人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小小孩,就像六岁的埃克,有着敏锐洞察力,能清晰看清贪吃蛇,小小孩在地球上孤独又脆弱的活着;虽然自己只是朵普通玫瑰花,挥舞着四根可笑的小刺,吹毛求疵老抱怨别人,却也期望被人懂和爱。小小孩在长大过程中,很长时间一个人行走在世间旷野:荒原、岩石、雪地上,千山独行见识各种人和事,孤独中渴望朋友和理解而不得。终于有一天,一位来自天外的王子,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又似路人脚前的明灯,不停发光,照进困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的旅人,成为其良友。祂懂他、爱他、驯养他,专门为孤独者驻步。如几千年前,他特意在午正时分去到旷野井边,路遇打水的撒玛利亚妇人,忧闷落寞的妇人只想打点水暂时解渴,他却引她至“喝了必永远不渴”活水。
他真是位伟大的王子,貌似柔弱卑微降生在马槽,却是《纳尼亚传奇》狮子王阿斯兰;他也确实被古“蛇”伤过脚后跟,第三天从死里复活,留下空坟墓;他喜欢小孩子样的人到他面前来;他铺张穹苍造月亮星宿管黑夜,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他爱一个人就会爱之到底,每个人都是他心中与众不同的玫瑰,他主动找人说话,拔除人心中的杂草,免得长成巨大的猴面包树,泛滥成灾;他懂你爱你,甚至为你死。
应该说,《小王子》这本书一共有三条主线。奥古斯丁有这样一句话:即使你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若没有光,依然什么都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