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

2025-02-14 10:59:09  本文已影响人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

外国的文学看过少许,有些没什么感触,有些时间长也忘记了。近两年看的书中,比较喜欢的是《杀死一只知更鸟》和《你当向鸟飞往你的山》,前者是说家庭教育的,我想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再读一遍,后者就是典型的教育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尽管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理论在现在已经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我依然认为读书、教育对人生是有帮助的。

近几天花了12小时看完了《布鲁克林有棵树》,这又是一本我喜欢的书,这本书之前同事就给我说好看,也有纸质书,那时没啥兴趣,最近翻开这本书是因为微信读书体验卡可读,所以,就打开随笔看看,结果却是很喜欢,要买本纸质书来收藏。

我想这本书的主题词是:教育、家教、原生家庭、生活态度、人性。。。。。

起初这本书冲击我的是社会环境,书中的故事应该是开始于1900年,因为主人公弗兰茜的爸爸妈妈是今年结婚的,当时的美国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六年义务教育,只要在美国,不管是本地人还是移民均可以享受六年义务教育,他们有了对应的工厂商店,有了保险,额甚至孩子小学毕业都有了纪念册,而1900年的我们国家,处在清朝末年,我们的社会环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哪里有这么些东西啊,就算学生毕业纪念册,2007年初三毕业的我才知道这个东西,甚至身份是农民子弟的我们都买不起纪念册,都是工人子弟的同学买了,我们给他们写祝福语。这种感觉,我只能感慨,好多回忆中的事情现在回头看都只能感慨。

也许是现在成家了,身份多了,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了,下面我就抄一些书中的句子和大家分享吧。

“弗兰茜喜欢闻咖啡的味道,喜欢那种热气腾腾的感觉。她一边吃着面包嚼着肉,一边手握杯子,享受着咖啡的温暖。时不时闻一闻又苦又甜的咖啡,比直接喝咖啡更有意思。吃完饭,咖啡就倒入水槽里。”

看到这里,以普通家庭的眼光来看,这纯属是浪费,而且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浪费行为更加的可耻。现在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也应该这么做。其实,弗兰茜家也很穷,但是对她的行为她的妈妈却并没责骂她,而是给艾薇姨妈解释说:“和其他人一样,弗兰茜有权每顿饭喝一杯咖啡。如果她觉得倒掉比喝掉更好,那也是她自己的权利。”诚然,从节约粮食的角度来看,弗兰茜确实是浪费食物了,但从教育子女的角度来看,弗兰茜的妈妈确实尊重她,尊重一个小孩子。就算在现在21世纪的中国,好些父母都做不到,甚至害怕面对父母的责骂甚至是打骂而默默的忍受着一切,相信这是很多人的记忆。

“再说说莎士比亚的书,每天你得给孩子读一页,哪怕你自己看不懂书里的文字,也不会读那些单词。你必须坚持,这样孩子长大后,就知道什么是伟大作品。知道世界不只是威廉斯堡的出租屋那么大。

孩子必须有想象力,想象力是无价之宝。孩子必须有一个秘密世界,那里住着世间不存在的东西,她相信这个秘密世界,这和重要。

她得从相信这个不真实的秘密世界开始。这样,当世界变得太丑陋,无法生活时,孩子就可以回头生活在她的想象中,心中有这些东西,才能超越日常的艰难困苦。

等她长大成女人,如果有人对她不好,或者生活让她失望,她就不会扛不住事,因为她已经经历过失望了

教导孩子时,不要忘记,苦难也是好事,苦难可以让人性格更饱满、更丰富。

的确,我们很穷,我们受苦受难,我们的生活很艰难。但是,我们更优秀,因为我们知道我刚才跟你说的道理。我不识字,但我告诉你的都是我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你必须把这些告诉你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你也会学到很多的东西,你也要把自己学到的教给孩子。”

以上,是弗兰茜的外婆给弗兰茜的妈妈说的,一个不识字的妇女,却知道教育很重要,哪怕女儿凯蒂只读过六年级,读不懂《圣经》和《莎士比亚》,但也要坚持每天各读一页给弗兰茜和弟弟尼利听,所以,她们家一直保持了阅读的习惯,为改变她们家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重要,外婆还知道报保留孩子的想象力,教孩子怎么成长,关键,外婆教自己的女儿怎么做妈妈。

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父母不会做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儿女,也不会去学怎么做父母,怎么教儿女,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教过她们,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大概只能说感慨吧!!!

“一个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走出来的人有两种选择:要么脱离旧环境,忘记曾经的不堪;要么超越旧环境,永远不忘本。在内心深处对那些攀爬红不幸落难的人保持同情和理解。

他们没有从苦难中学会怜悯,因此,他们的苦白吃了”

这里说的是,因为社区的学习只容纳3000人,但是有招收了6000人,其中很多是移民、穷人,所以,有些从底层走出去的老师,会和其他不是从底层走出来的老师,去欺负、粗暴对待学生,好像这样,她们就忘记了曾经的不堪。还有就是,卫生局固定时间会到学校来检查卫生,如果那些学生头上有虱子,就会被单列出来,在全校批评,之后这些学生还会被其他学生欺负,等下一次卫生检查,上次检查不过的学生这次过了后,又会和其他同学一起欺负卫生不过的学生,仿佛忘记了上一次他是被欺负的人。10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校园霸凌依然存在着,被霸凌的学生和实施霸凌的学生一起去霸凌其他学生,更可恶的是100年前的学生不敢闹出人命,而现在的霸凌者闹出了多少人命,毁了多少家庭?

“今后,如果发生什么事情,你要如实陈述,但是如果你想自己把它写下来,那你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发挥。讲真话,写故事,分清区别,你就不会把两者混为一谈了。”

这里说的是弗兰茜第一次写作文撒谎,老师给她说的话,因为老是觉得孩子是富有想象力的,从而他们往往会将想象力和现实混淆,老师并没有批评她,反而教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换成我们的老师,原来的老师可能还会请家长,批评教育下,现在的老师,多半是在班级群里通报并艾特所有人,怕是家长都不用请了吧!!!

“但是,光有钱远远不够。麦加里蒂在街角开了甲酒吧,他有很多钱,他的妻子戴着钻石耳环,但他的孩子不如我的孩子善良,他不如他们聪明。他们为人很刻薄又贪婪,仗着有钱,他们总有办法戏弄穷人家的孩子。

金钱能买到这样的东西吗?不能。这意味着一定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杰克逊小姐在社区服务中心教书,但她没有钱,她为慈善组织工作。她住在顶楼一个小房间里。她只有一条裙子,却把裙子洗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和她说话的时候,她的眼睛会直视你的眼睛。听她说话的时候,你好像久病逢良医,她的声音有治愈功能。杰克逊小姐明白事理。

教育!就是教育!是教育发挥了作用!教育可以把他们从污浊中解救出来。”

这里是弗兰茜的妈妈通过对比,明白了教育的作用。百年后的今天,好多家长的补偿式教育毁了多少孩子!!!目无尊长、不知礼数。。。。

“我有能力照顾你和三个孩子。我有退休金、有薪水,还有伍德黑文和里士满山的房地产。我一年有一万多进账。我也有保险。我愿意供孩子们上大学。过去,我是个忠实的丈夫,我保证,将来依然忠诚。

办公室是我处理公务、招待朋友的场所,家是我生活的地方。我不是说你帮不上忙,你是个贤内助,能成就一个更好的我,我自己能处理好业务,不需要女人来帮忙打理,谢谢你的好意,我想说声我爱你。。。

我们一直没钱,但君子固穷,我们过得很好。我也不图你供孩子们上大学,有你相助,他们上学毁更容易些,没人帮忙,我们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完成学业。我也不图你的公职,当然,嫁个引以为荣的丈夫,何乐不为呢?”

这是麦克肖恩来弗兰茜家给她们的妈妈凯迪求婚的对话。在次之前,那会儿弗兰茜家很穷,她的爸爸乔尼还在世,麦克肖恩是他们社区的警长,她是被人收养,后面收养人家的女儿以为未婚先孕,麦克肖恩为了保护收养他的人家名誉,取了女儿,但是后面他们生育的孩子都夭折了,妻子也患有肺病,日子不长了。在他第一次见到凯蒂的时候他就爱上了凯蒂,但是他没有做出逾越底线的言行。后面他退役了当了议员,在他的妻子和凯蒂的丈夫过失两年后他来找凯蒂求婚,从对话可以看出,麦克肖恩展现了自己担当,凯蒂担心自己不能帮助麦克肖恩处理人际关系,麦克肖恩对凯蒂给予了尊重和肯定,凯蒂虽然穷,但是却不卑不亢不图麦克肖恩的一切,答应了。在凯蒂答应后,麦克肖恩又询问了弗兰茜和弟弟尼利,他们也都同意了,麦克肖恩很善解人意的,不要弗兰茜和尼利不用叫他父亲,不用改跟他姓,并希望凯蒂的前夫死后生下小妹妹劳丽跟他姓,我想,这样劳丽就不会知道自己生下来就没有父亲了吧。多么有爱,多么好的人啊。而如今的社会,他浮夸了!!!

所以,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悲剧人偶》读后感
  • 下一篇:韩江《素食者》读后感:挣扎与觉醒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