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读后感
《求乞者》
微风起,秋风寒,寒冷的不仅仅是躯体,还有那渴望温暖的心。弱者苦苦地哀呼,甚至下跪磕头,为了生存抛弃人格尊严。强者无视地走过,憎恶,甚至疑心:何不食肉糜?是的,弱者是没有人格尊严的,弱者就是靠豁出脸皮活着的。弱肉强食的世界,愈来愈多的弱者,愈来愈少的强者。劳动人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生活在食物链的最低端,活着已经很侥幸了,何谈羞耻感!冷漠的社会,冷漠的脸,冷漠的心……
《我的失恋》
恋爱的甜蜜,爱情的魔力,迅哥儿大概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吧?他顽皮得像个小男孩,猫头鹰,冰糖葫芦,赤练蛇,都是童年的鲁迅极喜欢的,永远驻扎在他的记忆深处。爱情该是这般有趣吧?和赤练蛇一般神秘,与猫头鹰一般灵活,抑或与冰糖葫芦一般酸酸甜甜?讥笑失恋中的徐志摩,或许在嘲讽中有自己的失落与酸涩吧!1924年的鲁迅是有些春风得意的,与泰戈尔唔面,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仿佛听到了先生爽朗的笑声。
《死火》
死火是地狱之火,焚烧人间的一切的不公。死火是光明之火,在黑暗中结出绚丽的花。死火是炽热的,充满热情和斗志,恰似那岩浆涌喷,有无限的活力和生机。先生的内心燃烧着火一样的激情,他渴望像烈火一样焚烧换取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他不怕牺牲,不惧艰辛。先生以灯蛾扑火的勇气换取死火的复燃,让熊熊烈火永不熄灭,光耀人间。由《过客》《死火》能看出先生坚定不移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的勇气,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错,他从不后退。就像屈原在《离骚》里一样反复述志,舍我其谁,不屈不挠。
作为散文,采用梦幻的方式和象征的手法展开,现实的“我”是不自由的,梦境的“我”是灵动的,我与死火相遇相知,我得意地大笑,舍生取义,求仁得仁,焉复何求?我得意地大笑,笑大石车的阴谋落空,新火已在人间蔓延。梦境奇特,意境壮丽,变化恍惚中寄寓生活现实。内容曲折丰富,特别是结尾,深沉愤激。玉石俱焚的快意油然而生,对现实的厌恶到达极点。旧世界在燃烧中死去,新世界在燃烧中重生。
象征手法的使用,使文章瑰丽神秘,“冰山”象征帝国主义,“冰谷”象征军阀势力,“冰的火”象征革命精神。“火的冰的人”象征不屈的革命者。既鲜明又复杂,既形象又隐秘。如此奇特,又如此真实!我坠落在冰谷中,死亡般的彻骨寒冷。多么令人悲怆!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多么壮美!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般夺目!整篇文章是一个象征意象的综合。诗意流淌,诗趣盎然。
《狗的驳诘》
狗眼看人,人不如狗。人的意识里有尊卑等级的区别,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见到衣着绸缎的富人,就温顺柔媚。遇到目露凶光的官老爷,就立正垂手,低眉顺眼。人的心中自有一本账,铜和银的贵贱,粗布和绸缎的尊卑,官和民的高下,主子和奴才的差别,都一清二楚,历历在心。特别是捧高踩低的本领更是叫绝,欺下谄上,趋炎附势,比比皆是。作为家畜的狗,是忠实的。走狗起码忠实于自己的主人,人却可以包藏祸心,连主子都可以杀害。这世界还有什么事是人不敢做的呢?人与狗的对话,实际是人与人的问诘。“癞皮狗”“叭儿狗”“落水狗”,是人鄙夷之物,要痛打,要叱责。“狗眼看人低”是愤激之语,此处的“狗”实指势利之人。文章虽短,言近旨远。故事和梦境一样荒诞,思想性却极其深刻,引人入胜。正如庄周“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表达对社会的嘲讽与思考。
《失掉的好地狱》
这篇文章有个重要意象“曼陀罗花”,曼陀罗花寓意复仇,白色的曼陀罗花给人纯洁的感觉,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在天神主宰下的“好地狱”,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专制与黑暗刺瞎了民众眺望的眼,谎言与暴力闭塞了百姓的耳。曼陀罗花犹如伊甸园的苹果,启人心智,个体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却足以警醒世人。曼陀罗花蛊惑了魔鬼,使其蓦然忆起光明和自由,于是人鬼联手展开了地狱革命,攻陷了天神的统治,革命取得了暂时性的成功,人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做了鬼的领袖。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台。中国历史在此消彼长中得以推进,封建制度竟然沿袭了数千年。人性的弱点决定了革命目的是不纯洁的,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做着“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勾当,鱼肉百姓,愚民牧民,哪个朝代不是如此?哪个封建帝王能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读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孟子食肉寝皮,足见其对百姓的蔑视。老百姓就在或人或神的统治中得过且过,或牛或马的生活也是奢想,奴隶般的日子日复一日,尧舜般的治世愿景也是遥远的好地狱了。
《墓碣文》
墓中人是谁?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窃以为鲁迅先生深受庄周齐物论影响,等生死,齐荣辱。他有着庄周一般的达观,也有鲲鹏有所待的束缚。我在想,这游魂化为长蛇莫非来自于日思夜想的孤独。先生在《呐喊.自序》里写道:“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我自己的灵魂。”先生许是以为自己要被这噬人的社会消灭了,要消灭在泥土里。抄古碑抄了许多年,消去的是生命,消失的是激情。“创痛酷烈”一句直抒胸臆,把内心的伤口撕开给人看,要知道,先生是何等自尊自爱的人,“痛定之后,徐徐食之”一句尤为惊世骇俗。解剖自己,吞噬自己,被蝼蚁吃和被自己吃有甚区别?把变味的心肝吃掉,把纯洁的自己还给泥土,从泥土中来,回到泥土中去。
这个死尸就是鲁迅自己。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抛弃旧我,走向新我。鲁迅受西方象征主义作家的影响,运用象征、暗示、隐喻、影射等手法,曲折地表达复杂微妙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孤独、焦虑、痛苦。一个已死的“我”,象征着肉体,一个未死的“我”,象征灵魂。肉体在俗世与众狂欢,灵魂却提醒我时刻冷静。肉眼看见天堂般的繁华锦绣,灵魂却说这是地狱之眼。鲁迅先生的内心在做激烈的挣扎,是做个“哺其醩啜其醴”的庸人,还是做个怀揣希望,勇毅前行的新人呢?结尾交代了思想斗争的结果:“疾走”。不回首,向未来,前进!
《死火》
死火是地狱之火,焚烧人间的一切的不公。死火是光明之火,在黑暗中结出绚丽的花。死火是炽热的,充满热情和斗志,恰似那岩浆涌喷,有无限的活力和生机。先生的内心燃烧着火一样的激情,他渴望与烈火焚烧换成新世界的诞生,不怕牺牲,不惧艰辛。先生以灯蛾扑火的勇气换取死火的复燃,让熊熊烈火永不熄灭,光耀人间。由《过客》《死火》能看出先生坚定不移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的勇气,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错,他从不后退。就像屈原在《离骚》里一样反 复述志,舍我其谁,不屈不挠。
作为散文,采用梦幻的方式和象征的手法展开,现实的“我”是不自由的,梦境的“我”是灵动的,我与死火相遇相知,我得意地大笑,舍生取义,求仁得仁,焉复何求?我得意地大笑,笑大石车的阴谋落空,新火已在人间蔓延。梦境奇特,意境壮丽,变化恍惚中寄寓生活现实。内容曲折丰富,特别是结尾,深沉愤激。玉石俱焚的快意油然而生,对现实的厌恶到达极点。旧世界在燃烧中死去,新世界在燃烧中重生。
象征手法的使用,使文章瑰丽又神秘,“冰山”象征帝国主义,“冰谷”象征军阀势力,“冰的火”象征革命精神。“火的冰的人”象征不屈的革命者。既鲜明又复杂,既形象又隐秘。如此奇特,又如此真实!我坠落在冰谷中,死亡般的彻骨寒冷。多么令人悲怆!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多么壮美的牺牲!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般夺目!整篇文章是一个象征意象的综合。诗意流淌,诗趣盎然。
《立论》
记得杨巨源有一首诗“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颇有争议。有人说这首诗表达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有人说这是以赏春为喻,表达写诗贵在清新脱俗的主题。我颇中意后者的理解。
一首诗,一篇文章,要有炽热的感情,鲜明的个性,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人没有个性,呵呵呵,哈哈哈,就像川菜少了花椒,就像秦腔失了刚烈。学生迟到了,老师哈哈哈。行人违规了,交警呵呵呵。我们最终都成了哈哈先生,都活成了圆咕隆咚。
春的柔媚,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凛冽,组成了四季。生活在柔柔糯糯的昆明,云南人有没有羡慕我们陕西的性格分明?我在想,我是特别喜欢四季轮回的,倘若一直在赤道生活,面对一成不变的热带雨林,可能我都忘记了何年何月。
哈哈先生延续了老祖宗的狡猾,时刻用中庸之道维护着自身利益,看似与谁都友好和睦,实则貌合神离。一个永远不肯以真面目示人的“面具人”,没有敌人,也没有真正的朋友。
抖音平台里还有这样的哈哈先生苦口婆心,劝导年轻人如何在职场圆滑转身,呵呵,哈哈先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死后》
有的人自以为很伟大,在生前就耗尽民力修建陵墓,陵墓高耸入云,极尽奢华,却也逃脱不了人民群众的盖棺定论。死后自会长眠,在死亡面前,众生平等。
马斯克说,他有办法延长人类的寿命,但是他不能够这样做。因为长生不老的人是手握权力的人,唯有在死亡人人平等,才能让地球成为大家生活的家园。看来,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有时也是奢望。
鲁迅先生以幽默诙谐的形式,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穿越,穿越到未来,与死亡握手,与现实对话。现实正如所料,我们是极其渺小的,形如死狗,微若烟尘。鲁迅先生预言到流言家还会对自己进行攻击。实际上,平时对骂的那些文人,梁实秋,林语堂,胡适等并不是鲁迅先生的私敌,只是政见不同而已。林语堂在鲁迅先生死后极尽溢美之词:“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称为战士”,这点怕是出乎先生意料之外。
《这样的战士》
有一种这样的战士,不畏任何艰难险阻,英勇顽强,一往无前,不屈不挠。在敌人的糖衣炮弹面前,在敌人的酷刑威逼下,即使四面楚歌也绝不放弃。因为他熟稔敌人的狡猾和和狠毒,因为他知道只有投枪才有可能苟活。
百姓伸长脖子,观看受刑。康大叔手起刀落,一刀砍断夏瑜的首级。夏三爷告密,茶客讥笑,阿Q和小D在厮打。都督老爷嘴角上扬。这样的世道,战士稍有不慎,就会被杀死,革命就会有重大损失。鲁迅先生用此文告诉我们:革命人须努力向前,不轻信,不徘徊,不畏惧,从思想上藐视敌人,如入无物之阵,随时战斗!永远举枪投射!永远瞄准目标!这样的人他才是真正的革命者,他绝不是庸人,绝不是流言家,绝不是刽子手。粉饰的太平盛世里,我们旧中国需要这样先驱者,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有斗争态度的猛士!
“无物之物”指思想,战士从思想意识形态战胜敌人,他可以衰老,可以寿终,但精神不灭。他可以被杀死,但不可以被打败。像桑迪亚哥一样,是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孤独却英勇,年轻却清醒,虽死犹荣!
孤独的革命者是鲁迅先生的自画像,“终究不是战士”是他的遗憾。
《腊叶》
生命如一片叶,从豆蔻到耄耋,从青涩到圆润,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时间永是流淌,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新陈代谢不可避免,自然诚不欺我,所以很多人在最苦痛的时候选择了回归自然。
生命的本真如萌芽,呱呱坠地的婴儿拙扑纯真,赤子之心更是如金胜玉,很多人在鸡皮鹤发的暮年回首向来萧瑟处,唏嘘不已,究竟是什么改变你的模样?人心不可测,世事无绝对,最终的选择权还是掌握在你手中。
我们都在用力地生活,如一片叶飘过,在历史的沧海渺如粟米,但毕竟在醉人的春风中摇曳过,在夏夜的梧桐枝头听过蝉的歌唱,在遍地金黄的菊花丛中打过瞌睡,在千里冰封的荒原等待过惊雷阵阵。来过,就好!即使是飘落的瞬间,脑子里都是满格的春光。
《淡淡的血痕中》
血色是生命的颜色。满清官员帽子上的雁翎红顶,是鲜红的血色换来的。五星红旗上夺目红色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只要都督老爷不死,百姓的苦痛就无法结束。只要良民隐忍不发,苦难深重的岁月就无边无涯。因为是淡淡的血痕,苦难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永远就无法举枪投射。因为是淡淡的血痕,都督老爷嘴角翘起得意的微笑。半生半死之际,半醉半醒之中,过着似人非人的日子,这不叫生活,是驴又是马地捱着,等待着若有若无的希望。淡淡的血痕让人都要忘记了这来自人间的屠戮,恍惚以为生活就该这样如牛马一样地活着。真的猛士,会以绯红的鲜血为祭品,以淤积的凝血为祭旗,哪怕是奉献上自己的一腔热血,去追逐新世界的微光。鲁迅先生既悲痛又愤怒,既忧伤又激烈,四个“暗暗的”揭露了统治者的卑鄙狠毒,反复三次的“悲苦”写出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三一八惨案中死去的刘和珍们,只会痛透了师友的心,淡红的血色在段政府眼里算不了什么,施暴者可以擦拭清洗,流言家以混淆视听,庸人却真的会忘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生万物,万物为刍狗。百姓顶礼膜拜的玉皇大帝,掌管着天地界的生死权。世人惧怕的阎罗王手握地狱众生寿命的长短,用司法主持公正。用酷刑昭示威严。在血流成河的屠杀面前,在哭天喊地的泪水声中,天地界的权威踪影全无。即使是圣人也无力拯救世界。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自己握枪,自我救赎。窦娥在临死前才知道一切的希望都落空,发出了指天斥地的控诉,这是人意识的觉醒,觉醒了的野草在春风的呼唤中一茬又一茬冒出来,烧也烧不完,杀也杀不死,这又是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