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罗马日记》读后感

2023-02-20 09:20:49  本文已影响人 

《罗马日记》读后感

裘帕·拉希莉:用另一种语言去感受、去思考、去书写
 

像探索另一片天地那样
用另一种语言
无止息地
去感受、去思考、去书写……


作者 裘帕·拉希莉


我实在不明白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会被译作“罗马日记”,这个译名只能让我想起奥黛丽·赫本的爱情电影《罗马假日》。

若非朋友按头安利,说这是一位印度裔美国作家的第一部用意大利语书写的作品,从而勾起我这个语言学习爱好者的兴趣,那么我一定会错过这样一本极特别又极有趣的好书。

我绝对更喜欢本书的原名:“In altre parole”,“In other words”,“用另一种语言”。

对我来说,原名不但是一个更贴合内容的书名,而且更浪漫、更有想象力,具有一种伸向未知延展性。

“罗马日记”就像是作者在书中介绍的意大利语中的“近过去时”,它是一个被留在过去的东西,一段已经结束的记录,不再变化,不再影响现在。

与之相对,“In altre parole”这个未尽的短语则像是“过去未完成时”,「未完成过去时是一种开场白,一种开放性的行动,没有边界,没有开始或结局。它更像一个悬停的动作,并没有被包含、限制在过去的时间段内」。像探索另一片天地那样,用另一种语言,无止息地去感受、去思考、去书写……

类似这样的对于语言背后细微而丰富的意涵的思考充满了整本书。

作者用属于作家的敏锐感知力捕捉一门新语言所带来的新认知,再用她细腻而形象的笔触将它呈现出来。

我很喜欢作者对学习语言的过程的具像化比喻。

她把学习语言比作穿湖而过。初学者总是犹犹豫豫、战战兢兢地在湖边浅水处逡巡,但想要掌握一门新语言,就必须有面对溺水的勇气,游向湖心,穿湖而过。「别穿救生衣。别依赖脚底的地面。」

她把用意大利语写作比作在威尼斯过桥。在桥上,分离和连接同时存在。她没有真正站在意大利语的陆地上,也没有踏入河道被英语的水流淹没,而是站在一座脆弱但别致的桥上。「一次又一次我发现自己悬在每座桥的中间,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那里。用另一种语言写作,就像是这样的旅程。」

她形容自己作为外国人,外表始终是一堵墙,把她和真正的“自己人”区隔开来。即使她的丈夫意大利语没有她说得好,但往往因为意大利人的长相,而被自然而然地接纳。这是一堵身份认同的墙,而语言学习与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是我永远无法跨越的界限——我的外表。不管我把意大利语学得多好,这堵墙将永远挡在我们之间。」

她用三角形来比喻她掌握的三门语言。娴熟的英语是钢笔画出的坚实底边,它是用来在美国生存的工具,象征持久而确切的现在;孟加拉语是一条铅笔画出的斜边,它是一种用来取悦父母的语言,有可能随父母的离世而被擦除,象征模糊而暧昧的过去;意大利语是另一条斜边,同样由铅笔画出,它来自内心的渴望和主动的选择,象征着独立但尚未达成的未来。三角形框架所围出的空间,就是作者的自我。「我就从这虚空中而来,从不确定性中而来。我相信这虚空既是起源,也是宿命。从那一片空白和不确定之中诞生了创作的冲动,诞生了填满框架的冲动。」

随着书写的深入,作者渐渐不止于谈论表层的语言学习,而是向着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前行。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我被本书吸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也是一个语言学习爱好者,因此书中有无数引发我共鸣之处。

作者拥有一个语言“三角形”,对我来说,中、英、日、西似乎组成了一个语言的四边形。

中文是毫无疑问的稳固的底边。它是我的根源和身份,是我思想的骨与血。

英语是竖起的一条边。它是我必须掌握的工具,是通向更高学府的敲门砖。它在一次次的背诵、练习和考试中被夯实,却也因此让我在它面前有些畏缩和客气。

日语是另一条竖起的边。我仿佛一开始就被扔在了日语的“湖心”,通过看日语的影视、听日语的音乐和广播、读日语的杂志和歌词挣扎学会了它,因此在阅读和听力上显得坚实,在语法和书写上则脆弱得可怕。我热爱它,因为它指引我通向一个可爱的世界。

西语则是在最上端的顶边。我同样因为热爱而开始学习,但与它相遇的时间还不够久,接触的材料也不够广,因此它在上方颤颤巍巍。但也因这距离感,而觉得它独具神秘感和吸引力。

也许因为西语和意大利语同属罗曼语系,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感觉到自己沉睡的西语记忆在慢慢苏醒——相似的词汇、变位和时态。

譬如当作者谈意大利语的“近过去时”和“过去未完成时”,我想起西语中有语感和意境完全相同的时态,就连称呼过去未完成时的方式也完全一致,“imperfetto”(意语)和“imperfecto”(西语)都有“不完美”之意。不完美,所以可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所以充满可能性。作者的解读,竟然让我爱上了一个时态。

作者形容她多年前还未真正学会意大利语时的感受:「说起来可能会很奇怪,但我感到这门语言异常地熟悉。我几乎完全理解不了它,却好像从中辨认出了什么东西。」

作者把这种联结和分离、亲密和疏远同时存在的感受引发的张力,形容为一见钟情。

若是如此,那么日语也许就是我一见钟情的语言了吧。

很多年前,当我还完全不会日语的时候,曾有段时间每天听日语的广播入睡,一方面为了催眠,一方面也是一种青春期少女的追星行为。忽然某一天,与作者形容的一模一样,我莫名地觉得能从中辨认出什么东西,我似乎听懂了什么。也许那一刻的奇妙感觉,便是能让我一辈子记得的一见钟情吧。

作者还说,用非母语书写,可以给人一种「不必完美的自由」。对此我亦深有同感。

这就好像独自一人远行,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于是自我的可能性被一下子释放了出来:我不再具有某种固定的身份,我不用保持他人眼中连贯的印象,我不必担心词不达意造成误解,我甚至可以发疯、可以恶作剧地成为另一种人。

使用一种不熟悉的语言也是如此。没有人期待一份精确无误的答卷,没有人会苛责一个过于放飞的比喻,也没有人会在你的文字里追求某些约定成俗的、实用主义的意义。

还记得在美国读研期间,我选修了一门名为“Technical Japanese”的课,教我们如何用日语进行科技相关的学术论文的写作。没想到,在这里我获得了久违的以学习者面对语言的快乐,一种不必完美、自由探索的快乐。

中国人、韩国人、美国人在一片英语的土地上通过日语交流,是非常神奇的体验。这和用英语不同,尽管我的英语不差,但仍能感受到作者所说的那种“墙”横亘在我与英语母语者之间。日语的“墙”或许仍立在远处,但让我们这些非日语母语者们都站在了墙的同一侧,尽管大家的表达都不如使用英语时顺畅,但意外地变得更加亲密。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重返世界尽头咖啡馆》读后感3000字
  • 下一篇:消失的莉拉——那不勒斯四部曲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