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鲁迅全集》读后感

2022-10-27 08:54:26  本文已影响人 

《鲁迅全集》读后感

非常之人,必成非常之功。

在小学课本,初中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随处可见。“先生”这两个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从来都是一个地位极高的敬称。而鲁迅,几乎和先生这两个字绑定。仿佛直呼其名,都是一种不敬。

而现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已经开始淡化。是我们不需要他了,还是这位先生的思想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作为一个97年的年轻人,我们这一代,几乎都活在鲁迅先生的敲打之下。他的文章,对于小学生而言,着实是有些晦涩难懂。让人逃之不及。

我也一样,从小到大,“鲁迅”两个字不像是一个人。而像是一种代表着绝对正确的教条。我们不能去反抗他的正确,只能在暗地里咬牙切齿。以至于,长大后条件反射一般的从来不去看他的文章。

直到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余华先生的演讲。

他说,自己哪怕是成了作家也不喜欢鲁迅,甚至因为别人将他称为鲁迅精神的继承者时,还会感到这是在贬低自己的作品。

直到他看了《狂人日记》。一句“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让他倏然而惊。

一句话,简简单单便刻画出了一名精神失常的狂人形象。深厚的笔力让他惊起一身冷汗。

他说:“再给我一百年,我也写不出鲁迅先生的作品。”

而我,也怀着好奇,打开了鲁迅先生的书籍。从记载了他童年温馨记忆的《朝花夕拾》,到那字缝里满是吃人的《狂人日记》,从《呐喊》到《彷徨》。

我见证了一个时代。不是现在的课本不需要鲁迅,而是一个小学生,根本无法理解鲁迅先生那文章背后所代表的东西。

在泱泱历史汇聚成的洪流中,向前五千年,不过是帝王将相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家家升王旗,日日沐江山。而当王朝破灭,封建的旧土四分五裂,中华的阵痛期却是如泰山之崩。

那个时候,没有谁知道未来的方向。

泰山压顶,人何以堪?

那昏昏欲睡的时代,饿殍遍地的大地上歌舞升平。华服者丝毫看不到脚下的黑暗,破损的城墙挡不住渡海而来的枪炮,只能碾压脚下哭喊的浮萍。

黑火药的浓烟蒙蔽五千年的豪气,铿锵的铁牢锁住了先秦铸就的傲骨。

而先生褪下白衣,如苏子逆齐,张子入秦。有舍生取义之志,扭转乾坤之行。火炮可以击碎人的血肉,但是精神却如沸海,永无休止。封建王朝如长夜的乌云,被撕裂后泼洒下绵延了一百二十年的暴雨,疯狂倾泻在四万万人的肩头。

白发碧眼的外敌踏上炎黄滚沸过的热土,从血火中淬炼的刀刃挡不住工业革命铸就的怪胎。

蒸汽机的轰鸣声中,佛道空门,哀兵无鳞。一头巨龙苏醒,却满身疮痍。

是他站在中华民族精神的长城,点燃了第一缕烽火。有着陈独秀先生所云“吾往矣,不许狂奴撼泰山”的气势。他是民族最锋利的剑,能够撕开煌煌长夜。在那无数人的前方,他站在了时代的浪头,愤慨而张狂,他的文字化为了铿锵怒吼,如晨钟暮鼓。

我诚惶诚恐,走过他文字的长梦,却不再有敬畏。

因为散文中的他有血有肉。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是一个侠客,刀锋剑厉,却衣襟带花。有对友人的温柔嬉笑,有对敌人的怒目铿锵。

在那一滩死水般的黑暗年岁,他仿佛那只五百年也磨灭不了的顽猴。将那个世道搅动的天翻地覆。

他枯槁的手握着最快的刀,让一百二十年来的恶徒闻风丧胆。

他文胆如壁,似玉生华。

透过文字的缝隙,我闻到了血腥的风。却透过指尖,看到缭乱的笔墨,织就人间四月的诗篇。

散文有意,似水东流而去,不知迢迢。小说有状,若惊鸿笙歌里,点人间墨三两。

我抬头,窗外的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低语,阳光细碎的躲开微凉的秋风。我想到了南京的梧桐大道,此刻应该也是落叶渐有。那是承载了和先生一个时代的沧桑留存,它们见过人间四季,亦见过风雨霜苍。

迅哥儿的文字,带着倾诉和浓烈的情感,在浓重的时代烙印下,有让人见字如面的欣喜。

我伸了伸懒腰,合上书本。

操场上红旗招展,孩子嬉笑,阳光正好。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读《活着》有感:人生的三道坎
  • 下一篇:悲惨世界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