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读《诗经》有感

2022-10-24 07:20:15  本文已影响人 

读《诗经》有感


读诗经时很难忽视它对女性的书写,在众多篇章中,各种境况之中的女性,都让身为读者的我在阅读中收获了思考和反省,感受到了打破时空阻隔的,女性力量的延续。

高一时我们就学习过诗经中的《氓》,记得当时学习这一篇时,班里同学都说氓是一个“渣男”,读到“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时,老师也会近似开玩笑地说,女孩子们要擦亮眼睛啊!我在读这篇时,更多地感到对篇中女性的同情,对那时的女性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深深无奈,其实故事的结局早已经写在了开头——任劳任怨、遭夫嫌弃的家庭主妇是女主人公的归宿。《氓》中男女关系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化,自古到今都是一个典例,老师您在上课时讲到,在女性社会地位日益上升的现代社会,男女关系中男性如何与女性相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氓》中,虽然讲述者是女主人公,但是从讲述内容来看男主人公是这段关系的中心与纽带,一个走向冷漠,一个走向痛苦。而现代社会则不同,在一夫一妻制度之下,一对一的男女关系里,有男和女这两个中心,在关系破裂的途中,更多男性有走向痛苦的可能,更多的女性也有走向冷漠的可能。这样看来,男性和女性的相处,从古到今,是一直存在问题的。只不过从古代走到现代,这些问题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一起浮出了历史地表。现代社会男女关系中男性如何与女性相处,在我看来,男女的和平相处,需要双方更多的耐心和恒心,男性学会和女性相处的过程,也是双方走出自身的局限的过程。

诗经中,有等待出嫁的人面桃花的新娘,有等待丈夫战中归来的思妇,也有上文中为夫妻关系的僵化而痛苦的怨妇,有反抗男子强娶的刚强之人……

在《桃夭》中,那位等待出嫁的新娘,那一场婚礼会不会是她以后人生中回忆起来的,最幸福的一刻呢?我想对于漫长的以后,她应该充满一种不确定的喜悦吧。我读《桃夭》时,觉得诗歌所表达的是新娘的家人对新娘最简单质朴的祝福,而这种祝福,在那个时代,又显得那样珍贵。“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和古人说的“叶落归根”里的归处是不一样的,叶子归到的是故乡,而《桃夭》中的女子的归处,是丈夫的家,我觉得在古代,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样的规训之下,是没有故乡和归处可言的。所以,读这首《桃夭》时,我一面觉得美好,一面觉得悲伤,中式婚礼总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东方的宗族式的承诺,这是有别于西方的自由观念的浪漫,但是揭开这层浪漫表象之后,承诺也会变成枷锁。如《江有汜》中妻子被抛弃后,斥责对方“之子归,不我与”;《日月》中妻子抱怨丈夫中途变心,“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终风》中男子“终风且暴,顾我则笑”,然而女子却依然想念他;《谷风》中被抛弃的妻子回顾过往,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在最后发出“不念昔者,伊余来塈”的感慨……诗经里有太多篇章写婚姻中不幸的女性,这种记录,本身已经是一种反抗。

诗经里写女性的篇章中,写思妇怨妇的篇章较多,其中多表现男女情感,多为女子哀思,女子对伴侣有较多的情感依赖。这样的女性在现如今,是会被一些人评价为“恋爱脑”的,但是我们评价经典不能如此简单粗暴,这就像在视频网站观看87版红楼梦,弹幕突然飘过“贾宝玉真是个渣男”一样可笑。值得思考的是,当现代人一味地强调女性的觉醒与反抗时,女性和女性之间是充满隔阂,不能互相理解的,她们在争取权利时,并没有给予陷入两性关系泥沼里的女性过多的理解与支持,反而给予的是冷漠与斥责。

想补充一点的是,诗经风篇的末尾几篇写性写得隐晦而大胆,我很少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读到有关性的书写,以女性的视角和口吻来写性更是少见,诗经里展现的是当时人们对于性的一种很原始很美好的追求,在今天,还有不少人认为,谈性是可耻的,或许我们应该从诗经中汲取到一点智慧。记得我在看一位作者的转型之作时,网络上的一位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时说道:“后出版有后出版的好处,不只限于校园心事或是一点点超越年龄的成熟哲学。少年开始试着触碰自己的欲望,而后才能开始探寻欲望的边界。一个人除了要警惕不能被欲望吞噬,也要明白平衡态内的欲望不是一个贬义词。”当时读到这段话时我非常有共鸣,总有人能把我无法描绘的感受,讲得很好、很准确。在一个谈性色变的社会之中,我们如何理解和看待性,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该经历多少时间,才能抵达对“平衡态内的欲望不是一个贬义词”的真正认同,这些是值得探讨的,现状也是需要改变的。

最后我想说,诗经里的女性大多是不幸的,哪怕进行反抗也是在不幸之中挣扎,我在首段所说的,感受到的女性力量的延续,不如说是从古延续至今的,苦难里长出的力量。

其实我在学排版,而这句话是人工分割线。:)

02

从孟子的两则话语中获得的心灵力量

孔子、孟子均推崇“射”,他们把“射”称为仁者的运动,孟子说:“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从这句话中,一方面可以看出“射”这种体育活动有培养人身心的作用,而古代有射礼之说,可见射和礼的结合,体育活动与文化的相互影响。我的理解是,一个人选择怎样的爱好,便可以借由这个爱好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品格或心性,比如射箭,必须自己正才能射得正,而自身的“正”,不仅仅指身姿,还指心怀,所以才有下文的,“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抛开兴趣爱好,这句话所讲述的道理在生活中也是普适的,自我的反思换来的是成长,而不断地与外界比较,最终只能迷失自我。在人生的那么多的比赛和博弈中,我们摆正身姿,我们全力迎战,如果最后“发而不中”,还能不怨他人、反求诸己,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孤独的,也是让人敬佩的。在应试教育中,我能做到反思自己,我没有办法做到“不怨胜己者”,其实比怨恨更多的是嫉妒,而我承认自己嫉妒别人,就是承认自己比他/她差,光是对自己诚实——承认自己善妒,这件事情就花了我不少力气,后来我发现,和我嫉妒的人成为好朋友,当面承认我嫉妒他/她,这样做嫉妒的心情就消失了,对“胜己者”打消怨气也同理。孟子的“不怨胜己者”是如何做,而我把它当成一个目的,用自己的手段,去摆正自己,去达到这个目的,可能对于他老人家来说,是不太智慧的。真正的仁者,品性正直,心怀开达,“不怨胜己者”,忍受孤独去探索内心。而我自然和仁者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孟子让人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人应当靠近这样的准则,我用自己的方式去抵达“仁”,这一过程本就是一种成长。

孟子还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我读过的,写勇气的最好的一句话,也是我衡量自己是否勇敢的一把标尺。

我很喜欢的一位姐姐曾说,只有自己心底长出的力量才是自己的。勇气也是,我自己心底长出的勇气才是我自己的。我辗转求学的几个阶段,正是慢慢地长出一层层新的视野,同时慢慢丢失掉勇气的过程。直到大学,我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并不勇敢,小学初中时,仗着自己成绩好,面对师友时我自负大胆;高中时在高手如云的环境里,我沉默寡言。换个角度来看,或许这并不是从勇敢走向胆怯,而是潜意识里的“看菜下饭”。读到孟子的这句话,我第一反应是敬佩,其次就是对过往自己的反省,在中学时代,我误解了勇气,因为莽撞、偏执以及沉默着的对抗,伤害了很多人,也包括自己。

这句话,很多人更注重后半句,即“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其实前半句和后半句话,于我而言,是一样掷地有声的。我佩服孟子有平视一切的勇气,但是这种勇气,几乎是我能抵达的最勇敢的状态了。而我曾阅读的詹青云的有点像自传的一本书里,对于孟子的这句话,她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更拔高的理解,她说:“勇气真的不是靠厚脸皮,是靠扪心自问,你是不是认真思考过了,仍然相信道义在我这里。”读到她这段话,我觉得我自己的理解是浅显且偏移核心的。其实孟子的这句话,和前面讲的反求诸己,都指向人的内心,内在的坚强和内心对道义的坚守。其实,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对勇气的追求不断提高的过程,走向勇敢,是不断破除偏见,走向内心平和,追求真正的道义的旅程,而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孟子的这两则话语,给了我很大的心灵力量。我想人在向内找寻自我,向外探索世界时,能够遇到这样的心灵导师,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情啊!诸子散文在我们求学路途中,不应该一直是课本上所讲的“不得不读的经典”,我们总要触碰它们,经由一些途径(比如中学时代的必背课文),触碰到先贤智慧的末梢,打开智慧的大门,去阅读元典。从而真正从心底接纳和认可它们是“不得不读的经典”。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小王子读后感
  • 下一篇: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