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第七天》读后感

2022-08-09 08:35:29  本文已影响人 

《第七天》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大学以来认真看过的第二本书,我记得上一本还是大二时看的《皮囊》。我不知道是自己思维能力退化的原因,还是我浮躁的心始终沉静不下来,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确是想要尽力去感悟细腻的情感、去发掘作者写作的意图的,但仍然觉得少了些什么。

    《活着》是我一口气读完的,耗时三四个小时吧。这不能证明我读书有多认真,只能隐约透露出我已经没法去读一些情节毫无波澜的故事了。自以为的毫无波澜,实际上是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文字,但它们在我这已经存活不了了,我甚至连沉下心来读一篇枯燥但实用性很强的科普文章都困难。

显然是跑题了,这与我即将感悟的《第七天》好像并没有直接关联,那基于我能够在两天内勉强把一本书读完这个难能可贵的举动的出现,我决定奖励自己一篇读书笔记。也好久没写了,不仅指读书笔记,最近几年我好像一直在忽略完整文章的叙写,我似乎一直钟情于片段式文字的发表,就好像是快餐式恋爱,确是能够体会到脸红心跳的感觉,但又显得那么肤浅和浅薄。

“到第七日,神的工作就完毕了。到第七日,凡作了一切工的,就安息了。”           ————《圣经》

先说说语言。我觉得语言风格就像是在风雨交加中横行的文学外面所披着的雨衣,我们读者就好比一颗颗或快或慢或稳或急的雨滴,大多数都是盲目的去撞击着雨衣,直到撞到上面、支离破碎后慢慢的顺着雨衣里人的轮廓流下来,这才真正意识到,原来雨衣中包裹着这样的内核。因此语言会给人一种笼罩感,如果放到语文学习中,这或许是我们整体感知一个故事、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最好的依据。

其实作者使用的语言给我了一种看中文翻译过来的外国作品的感觉,其中会有大量的重复和简短的“废话”叠加。先说说“别的人”的语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处,第一个是李姓卖淫男和张性警察之间的对话,关于“悔棋”这一件事,或者说这一句话,作者就用上循环往复的几句“废话”来展现,是废话吗?我读的时候也在思考,但是如果把悔棋语录和李张二人的友情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写法就可以理解了。二人不停地在追根溯源的指责对方悔棋,从“刚刚”到“几年前”,从“不想和你下棋”到“永远不想”再到“早就不想”,直到二人再次提到要回到各自的墓地安息。它们仿佛在拖延时间,又或者在骷髅乏味的世界里能够找点乐趣,文章中并没有提及二人是如何建立起友谊的,难道是生死之交?只不过这里的生死变成了一个人杀死了另一个人。或许在这样一个和平共处、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的“死无葬身之地”里,一切仇恨、嫉妒、怨念都化为乌有,全部消散,剩下的也只是寡淡的哀伤。另一处则是在描写鼠妹净身过后,准备赴行之前,众人对鼠妹的那一大段赞美,她的漂亮、她的光鲜亮丽,在“那边”在“这边”都是一如既往的,鼠妹多次确定自己真的美吗?你们是在安慰我吗?这足足两页的对话让我感受到鼠妹对可以安息的向往和渴望,但是仍夹杂着许多对男友伍超的思念。但是我有一个想法现在这里提一下,后面会继续具体猜想。就是鼠妹为什么不停下来再等一等伍超呢?在肖庆的描述中,伍超应该也属于命不久矣之人,兴许再停留一会就可以和他相见,毕竟这个地方的很多人都是在等候或者滞留。而她的墓地是伍超买的,伍超还会有人给他买墓地吗?这些就不得而知了。后面再作探讨。

除了“别人的”的语言外,“我”自己在陈述、思考、回忆时的语言其实也很容易给读者一种虚无缥缈的氛围感,比如“我”在回答别人“我”去世了几天时,总会在说完三天后又加上一个“也可能是四天”的约数表达,我注意到这点是因为,作者不止一次的利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别人诸如此类的疑问,给我一种机械且愚钝的感觉,我在想这是本身作者就赋予给“我”的个性特征,还是人死后都变得这样木讷呆板。但是有时候“我”还是会出于怜悯之心说一些干瘪的谎话来让同他一样的死者心中有一些宽慰,但是大多数时间“我”是热衷于实话实说的。直到后来“我”回忆生前与前妻的相遇到离别,我感知到“我”兴许就是一位善良老实不善表达且深情的男人。

关于故事情节与具体人物的描写,我觉得作者一方面在极力揭露和批判政府的黑暗,另一方面又持续用死后世界里的“死无葬身之地”中人们的各种友好温暖的表现和画面来反衬现实世界的昏暗和冷漠。就像我开头说的,文章伊始,我却认为作者在一个一个的悼念他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但那时我还没想到这种构造的单薄和枯燥,在慢慢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定不是一本简单的悼亡回忆录,这是每个人人生的缩影,这是爱的缩影,这也是社会腐朽的映像。全本充斥着腐烂、哀悼和冷漠,提到“爱”的地方少之又少,甚至作者根本没有想过直接把“爱”写作纸张上表达出来。但是我在读到“我”悼亡前妻李青和父亲杨光彪这两个部分时,还是不争气的流下了泪水。

作者先是悼亡的前妻,或许因为“我”的死与她似乎有着间接性关联。在“我”的回忆中,前妻是一位精明能干的美女,她有能力也有野心,但是又向往安稳踏实的爱情。在作者的描写里,李青似乎是想要经历着一种缺憾无悔的人生的,在她小有成就之时,她深感孤独,想要找寻一个老实可靠的男人在后半生过一过踏实的生活。但是在遇到一个可以在事业上住自己一臂之力的男人后,她便进退两难的做出了一个看似理智实则结果已成定局的决定。理智或许可以从“女人需要更注重事业而不是爱情”这个角度来理解,后悔的定局则是因为,她似乎选择性忽略了这位留美博士“为了她离婚了”,一个容易移情别恋的男人又怎么会给自己想要的爱情呢?但是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李青的初衷不一定是爱情,也不是事业,而是一种慰藉,一种在孤独了很久之后到来的温存。只是这份温存,能给她的最合适的人选却是“我”。兴许在“我”听了李青的遭遇后,会心疼、会留恋、会吃醋也会有再次相遇时的脸红心跳,但是我觉得“我”并不缺少的是因自卑掩盖的对李青的惋惜和小小的指责。很显然的是,李青不够果断,不够决绝,她在离开我后,对爱情仍是抱有一丝希望的,不然也不会死后对我说她有些后悔了。还有一处是和描写鼠妹时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即最后李青在与“我”见了最后一面后便踏上了安息的道路,这一处描写也让我觉得李青的爱情更多只是寻求慰藉,似乎我对爱情的定义太狭隘,如果相爱就一定要在一起,这其实不然,要看分量,看比例,或者是经过了葬礼,那么才算过完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另外一处是李青对我说生前经常在和别的男人完事后想起他,对与我一个沉溺于爱情中的男人来说,或许只要她在我眼前就好,但是身处困境后才会想到那个人,也只能是一种安慰罢。其中让我流泪的点是,二人生前分别时的场景和对话。但在我感受到了主人公在爱情中的被动和怯懦,他甚至有些无能,身为男人,他应该有的、不应该有的自信都没有时,这种感动便戛然而止。

第二处让我流泪的是对“我”的父亲杨金彪的描写。父亲二十一岁时收养了我,四十岁帮我找到了我的亲生父母,六十岁不辞而别,现在,我们在殡仪馆相遇。在父亲二十一岁时,我阻挡了他的爱情,他险些把我丢掉,却又没有狠下心,打那以后他便为了我拒绝一切婚恋,为了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可以捡到我,是不是他现在早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妻儿在身旁,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对父亲来说,与我一起,何尝又不是家庭,何尝又不幸福?画面转到我大学毕业,亲生父母找寻来,在这一刻我的内心似乎仍没有太大的波澜,总感觉“我”的所有激情和会变化的情绪都会在后面遇到李青后消失殆尽。但是在这一部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两处暂别重逢,作者的刻画手法十分巧妙。在我经历了27天的短暂离别后,我下定决心离开那个嘈杂并不和谐的亲生家庭,回到了父亲身边,当我叫父亲时,他身体突然僵住了。当我说我回来了后,父亲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红了眼圈,随后便急忙的继续投入工作中。这种平和且不夸张的反应从侧面也体现出了作者父亲不苟言笑性格特征,更体会出了父爱坚忍与无声的风格。第二次二人死后在殡仪馆相遇,父亲突然看到了我,惊喜与恐惧在其中此起彼伏,随后也只是问了我一句“是你吗?”,这里有一处细节描写,即父亲的“恐惧”从何而来呢?他恍惚间不确定“我”是否也去世了,又惊恐下一个进火炉的人是否是我,这是否带代表自己很难再见到儿子了?这两处都是借着相遇时的反应刻画人物的,而这位父亲给我的感觉是,尽心尽责、默默付出但不善言辞,像是我通常形容父亲时所用的“一根筋”其实也算贴切,因为诚恳可靠,所以一些想法和行为都会给人不擅变通的感觉。我觉得“我”之后的性格应该也受父亲影响不少,善良的老人的孩子也始终是善良的。其实说到这里就让我又想到了,作品中似乎又是通过描写人物来映射现实社会,先说后面我回忆与李青的相知相识,在别人都在疯狂的嘲弄那位卑微的追求者时,“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好笑或者有趣,我并不是在憋笑或者隐忍,兴许源于“我”的自卑心作祟,又或者是我受父亲善良本质的影响,“我”所共情的对象不是愚蠢的旁观者,而是那个受到挤兑和嘲弄的当局者。也如在第一天时我在殡仪馆里所看到所听到的,一群死者自动分成了两派,各自进行着符合自身地位的谈话。关于寿衣、骨灰盒的质量,沙发上的贵宾死者仍在攀比谁的价格更高,塑料椅子上的死者们则是比较谁买的更实惠,两类人两种思路,也将活人世界的现实买卖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惊讶的是,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在攀比与虚荣心的照耀下,剥去了沉重的外壳,显得格外轻松和诙谐,这究竟是好是坏呢?

在李青与我恋爱后,我受到了男同事们的嫉妒,她得到女同事们的嘲笑和讥讽,但事实上周围的人在我们眼里就像疯子一般,他们的做法简直毫无厘头,我认为这里的主人公应该也是受到了爱情力量的鼓舞,而变得坦然且自信。所以直到李青与他分手,再到死后二人重逢,主人公都没有怨恨李青半分。其实如果抛弃一些世俗的眼光来看,二人的爱情也算是凄美的,这种be美学,再配上主人公寡淡平静的叙述风格,也给人一种坦然地向前看的错觉。

再就是两处十分诙谐的描写,对政府对社会的批判,作者侧面描写运用的非常精准巧妙。我一度怀疑这两处如果删了,或者换成另外一种比较文雅的方式叙写倒也影响不大,那就是“阳痿男”和“睾丸男”二人的案例,阳痿男因为政府晚上突袭拆房,被吓的从此失去了性功能,笑完后我陷入了思考,那时作者所批判的的政府害人确实不浅!而睾丸男在杀了张刚后警局便一片混乱,上级追究下来时,他们也只敢窝囊的说着他提着包进来的,根本不知道来杀人的,平时拿着包进局都是来送礼的啊...这一处真的让我赞不绝口,在讽刺荒诞这方面我很佩服。

……

我累了,但是我还有很多话想说,还有很多内容想写,待我再看第二遍的时候再来写一写我的新的

通本看下来,《第七天》讲的内容,我兴许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灵魂在死后七天内的所遇所闻所忆所想。初读前两天的内容,我以为主人公一直保持着一天悼念一个人的进度,直到第七天,主人公便可以升天安息了。但实不然,作者的思路是,在前几天中先让与各条故事线有关的主要人物露个脸,而“我”就成了这种种故事的见证者,并将它们交织联系到了一起。这给我的感觉是——仿佛处于“我”关系网中的人都随同我悄然死去,但实际上作者想讽刺批判的内容在“我”身上体现的并不多,甚至说没怎么有,因此“我”作为叙述者便通过对其他人内心的猜想,与他人碰撞交织出的故事开启了这七天的行程。
先说说语言。我觉得语言风格就像是在风雨交加中横行的文学外表所披着的雨衣,我们读者就好比一颗颗或快或慢或稳或急的雨滴,大多数都是盲目的去撞击着雨衣,直到撞到上面、支离破碎后慢慢的顺着雨衣里人的轮廓流下来,这才真正意识到,原来雨衣中包裹着这样的内核。因此语言会给人一种笼罩感,如果放到语文学习中,这或许是我们整体感知一个故事、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最好的依据。
其实作者使用的语言给我了一种看中文翻译过来的外国作品的感觉,其中会有大量的重复和简短的“废话”叠加。先说说“别的人”的语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处,第一个是李姓卖淫男和张姓警察之间的对话,关于“悔棋”这一件事,或者说这一句话,作者就用上循环往复的几句“废话”来展现,是废话吗?我读的时候也在思考,但是如果把悔棋语录和李张二人的友情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写法就可以理解了。二人不停地在追根溯源的指责对方悔棋,从“刚刚”到“几年前”,从“不想和你下棋”到“永远不想”再到“早就不想”,直到二人再次提到要回到各自的墓地安息。它们仿佛在拖延时间,又或者在骷髅的乏味的世界里能够找点乐趣,文章中并没有提及二人是如何建立起友谊的,难道是生死之交?是也不是,因为这里的生死变成了一个人杀死了另一个人。或许在这样一个和平共处、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的“死无葬身之地”里,一切仇恨、嫉妒、怨念都化为乌有,全部消散,剩下的也只是寡淡的哀伤。另一处则是在描写鼠妹净身过后,准备赴行之前,众人对鼠妹的那一大段赞美,她的漂亮、她的光鲜亮丽,在“那边”在“这边”都是一如既往的,鼠妹多次确定自己真的美吗?你们是在安慰我吗?这足足两页的对话让我感受到鼠妹对可以安息的向往和渴望,但是仍夹杂着许多对男友伍超的思念。但是我有一个想现先在这里提一下,后面会继续具体猜想。就是鼠妹为什么不停下来再等一等伍超呢?在肖庆的描述中,伍超应该也属于命不久矣之人,兴许再停留一会就可以和他相见,毕竟这个地方的很多人都是在等候或者滞留。而她的墓地是伍超买的,伍超还会有人给他买墓地吗?这些就不得而知了,后面再作探讨。
除了“别人的”的语言外,“我”自己在陈述、思考、回忆时的语言其实也很容易给读者一种虚无缥缈的氛围感,比如“我”在回答别人“我”去世了几天时,总会在说完三天后又加上一个“也可能是四天”的约数表达,我注意到这点是因为,作者不止一次的利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别人诸如此类的疑问,给我一种机械且愚钝的感觉,我在想这是本身作者就赋予给“我”的个性特征,还是人死后都变得这样木讷呆板。但是有时候“我”还是会出于怜悯之心说一些干瘪的谎话来让同他一样的死者心中有一些宽慰,但是大多数时间“我”是热衷于实话实说的。直到后来“我”回忆生前与前妻的相遇到离别,我感知到“我”兴许就是一位善良老实、不善表达且深情的男人。
关于故事情节与具体人物的描写,我觉得作者一方面在极力揭露和批判政府的黑暗,另一方面又持续用死后世界里的“死无葬身之地”中人们的各种友好温暖的表现和画面来反衬现实世界的昏暗和冷漠。就像我开头说的,文章伊始,我却认为作者在一个一个的悼念他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但那时我还没想到这种构造的单薄和枯燥,在慢慢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定不是一本简单的悼亡回忆录,这是每个人人生的缩影,这是爱的缩影,这也是社会腐朽的映像。全本充斥着腐烂、哀悼和荒诞冷漠,提到“爱”的地方少之又少,甚至作者根本没有想过直接把“爱”写在纸张上表达出来。但是我在读到“我”悼亡前妻李青和父亲杨光彪这两个部分时,还是不争气的流下了泪水。
作者先是悼亡的前妻,或许因为“我”的死与她似乎有着间接性关联。在“我”的回忆中,前妻是一位精明能干的美女,她有能力也有野心,但是又向往安稳踏实的爱情。在作者的描写里,李青似乎是想要经历着一种缺憾无悔的人生。在她小有成就之时,她深感孤独,想要找寻一个老实可靠的男人在后半生过一过踏实的生活。但是在遇到一个可以在事业上助自己一臂之力的男人后,她便进退两难的做出了一个看似理智实则结果已成定局的决定。理智或许可以从“女人需要更注重事业而不是爱情”这个角度来理解,后悔的定局则是因为,她似乎选择性忽略了这位留美博士“为了她离婚了”,一个容易移情别恋的男人又怎么会给自己想要的爱情呢?但是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李青的初衷不一定是爱情,也不是事业,而是一种慰藉,一种在孤独了很久之后到来的温存。只是这份温存,能给她的最合适的人选却是“我”。兴许在“我”听了李青的遭遇后,会心疼、会留恋、会吃醋也会有再次相遇时的脸红心跳,但是我觉得“我”并不缺少的是因自卑掩盖的对李青的惋惜和小心翼翼的指责。很显然的是,李青不够果断,不够决绝,她在离开我后,对爱情仍是抱有一丝希望的,不然也不会死后对我说她有些后悔了。还有一处是和描写鼠妹赴殡仪馆时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即最后李青在与“我”见了最后一面后便踏上了安息的道路,这一处描写也让我觉得李青的爱情更多只是寻求慰藉,我似乎对爱情的定义太狭隘,即相爱就一定要在一起。这其实不然,要看分量,看比例,或者是经过了葬礼,那么才算过完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另外一处是李青对我说生前经常在和别的男人完事后想起他,这究竟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孤独?对与我一个沉溺于爱情中的男人来说,或许只要她在我眼前就好,不管她经历了什么,最后又落得什么下场。这,是爱情。但是对方却只有身处困境时才会想到我。这,也只能是一种安慰罢。其中让我流泪的点是,二人生前分别时的场景和对话。但在我感受到了主人公在爱情中的被动和怯懦,他甚至有些无能,身为男人,他应该有的、不应该有的自信都没有时,这种感动便戛然而止。
第二处让我流泪的是对“我”的父亲杨金彪的描写。父亲二十一岁时收养了我,四十岁帮我找到了我的亲生父母,六十岁不辞而别,现在,我们在殡仪馆相遇。在父亲二十一岁时,我阻挡了他的爱情,他险些把我丢掉,却又没有狠下心,打那以后他便为了我拒绝一切婚恋,为了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没有捡到我,是不是他现在早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妻儿在身旁,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对父亲来说,与我一起,何尝又不是家庭,何尝又不幸福?画面转到我大学毕业,亲生父母找寻来,在这一刻我的内心似乎仍没有太大的波澜,总感觉“我”的所有激情和会变化的情绪都会在后面遇到李青后消失殆尽。但是在这一部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两处暂别重逢,作者的刻画手法十分巧妙。在我经历了27天的短暂离别后,我下定决心离开那个嘈杂且并不和谐的亲生家庭,回到了父亲身边,当我叫父亲时,他身体突然僵住了。当我说我回来了后,父亲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红了眼圈,随后便急忙的继续投入工作中。这种平和不夸张的反应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我”父亲的不善言辞和稳重,更体会出了父爱坚忍与无声的风格。第二次二人死后在殡仪馆相遇,父亲突然看到了我,惊喜与恐惧在其中此起彼伏,随后也只是问了我一句“是你吗?”,这里有一处细节描写,即父亲的“恐惧”从何而来呢?他恍惚间不确定“我”是否也去世了,又惊恐下一个进火炉的人是否是我,这是否带代表自己很难再见到儿子了?这两处都是借着相遇时的反应刻画人物的,而这位父亲给我的感觉是,尽心尽责、默默付出但不善言辞,像“我”通常形容父亲时所用的“一根筋”其实也算贴切,因为诚恳可靠,所以一些想法和行为都会给人不擅变通的感觉。我觉得“我”之后的性格应该也受父亲影响不少,善良的老人的孩子也始终是善良的。其实说到这里就让我又想到了,作品中似乎又是通过描写人物来映射现实社会,先说后面我回忆与李青的相知相识,在别人都在疯狂的嘲弄那位卑微的追求者时,“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好笑或者有趣,我并不是在憋笑或者隐忍,兴许源于“我”的自卑心作祟,又或者是我受父亲善良本质的影响,“我”所共情的对象不是愚蠢的旁观者,而是那个受到挤兑和嘲弄的当局者。也如在第一天时我在殡仪馆里所看到所听到的那样,一群死者自动分成了两派,各自进行着符合自身地位的谈话。关于寿衣、骨灰盒的质量,沙发上的贵宾死者仍在攀比谁的价格更高,塑料椅子上的死者们则是比较谁买的更实惠,两类人两种思路,也将活人世界的现实买卖心态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我惊讶的是,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在攀比与虚荣心的笼罩下,剥去了沉重的外壳,显得格外轻松和诙谐,这究竟是好是坏呢?
       在李青与我恋爱后,我受到了男同事们的嫉妒,她遭到女同事们的嘲笑和讥讽,但事实上周围的人在我们眼里就像疯子一般,他们的做法简直毫无厘头,我认为这里的主人公应该也是受到了爱情力量的鼓舞,而变得坦然且自信。所以直到李青与他分手,再到死后二人重逢,主人公都没有怨恨李青半分。其实如果抛弃一些世俗的眼光来看,二人的爱情也算是凄美的,这种be美学,再配上主人公寡淡平静的叙述风格,也给人一种坦然地向前看的错觉。
再就是两处十分诙谐的描写,对政府对社会的批判,作者侧面描写运用的非常精准巧妙。我一度怀疑这两处如果删了,或者换成另外一种比较文雅的方式叙写倒也影响不大,那就是“阳痿男”和“睾丸男”二人的案例,阳痿男因为政府晚上突袭拆房,被吓的从此失去了性功能,笑完后我陷入了思考,那时作者所批判的的政府害人确实不浅!而睾丸男在杀了张刚后警局便一片混乱,上级追究下来时,他们也只敢窝囊的说着他提着包进来的,根本不知道来杀人的,平时拿着包进局都是来送礼的啊...这一处写的真的是让我赞不绝口,在讽刺荒诞这方面我很佩服余华。
……
我累了,但是我还有很多话想说,还有很多内容想写,待我再看第二遍的时候再来写一写我的新的体会吧。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1984》读后感
  • 下一篇:了凡四训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