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牛虻》读后感

2022-08-02 09:31:27  本文已影响人 

《牛虻》读后感


《牛虻》在1953年第一次在中国出版,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是热血拼搏的年代,因此,《牛虻》在那时被定义为一本革命主义著作。主人公亚瑟有着强大的革命信念。他在19岁时由于被信任的忏悔神父出卖,又意外得知自己是母亲和蒙泰尼里神父的私生子,信仰崩塌后他逃离了家乡意大利,踏上了前往南美的道路。然而,在南美的十三年,是犹如身处地狱般痛苦的十三年。

“我在污秽的妓院洗过盘子,给比畜生还要野蛮的农场主看牛放马,在走江湖的杂耍班子里戴帽子挂铃铛扮演小丑,在斗牛场上给斗牛士干尽杂活累活,为了讨别人欢心还伸长了脖子让人踢。我挨过饿,受人唾弃,遭人践踏。我向人家乞讨发霉的残羹剩饭,可是人家不给,他们要先给狗吃。”

这样煎熬的十三年,仍然没有磨灭亚瑟的革命意志,他再次回到意大利,为驱逐帝制进行革命活动。这种精神成为当时许多人的信仰之光。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那么强烈的革命倾向,便更能被作者莉莲·伏尼契笔下细腻的情感描写所吸引。其中最纠葛就是亚瑟和神父蒙泰尼里之间的父子情。

小时候的亚瑟一直将神父蒙泰尼里视为自己的信仰,对神父有着纯粹的爱,神父也格外关爱亚瑟,经常教导他。但是,突然有一天,亚瑟意外得知自己是蒙泰尼里的私生子,他感到被自己所信仰的基督教背叛了,他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于是带着愤怒离开了意大利。在临走前,亚瑟将自己的帽子扔进了河水里,让蒙泰尼里认为自己被他逼死了。从此,蒙泰尼里便一直生活在丧子之痛中。

亚瑟在外漂泊期间,以牛虻为笔名,专写讽刺文章批判基督教。在意大利的革命组织因此看上了牛虻,将他邀请了来。回到故乡从事革命运动的亚瑟不可避免的与蒙泰尼里有了接触。

在佛罗伦萨,牛虻编写了大量讽刺文章对升任主教的蒙泰尼里进行人身攻击。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舆论浪潮,群众中也出现了反对蒙泰尼里的声音。正在这时,一篇热烈拥护蒙泰尼里的文章出现,对牛虻的文章进行激烈的辩驳。双方激烈的交锋一直维持到蒙泰尼里离开佛罗伦萨。在未来的某一天,蒙泰尼里在狱中与亚瑟相遇时,才知道这位拥护者正是亚瑟本人。

由此可以看出,亚瑟对于蒙泰尼里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这位欺骗自己十九年的父亲,另一方便,他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父亲,渴望得到父亲的爱。

在一次任务中,亚瑟扮演一名香客混在拜访主教蒙泰尼里的人群中。他是多么嫉妒那些得到主教祝福的人啊!

“牛虻往前才走了一步,便抬不起腿了。啊,多难跨的步子呀!倒是这些外人——这些朝圣者和山里人——大家都可以上前去跟他说话,他会一个个在他们孩子的头上按手。他说不定还会对那个农家的孩子唤上一声‘carino'(意大利语:亲爱的),就像以前唤自己那样……”

“牛虻猛地又坐倒在台阶上,他不想看见,把脸背了过去。他真恨不能找个角落躲起来,把耳朵塞住,连声音都别听到!真的,做人虽说要承受痛苦,可哪有痛苦到这样的——胳膊一伸完全可以碰到那亲爱的手,偏偏就挨得这样近!偏偏就挨得这样近!”

这份嫉妒,恰好也符合牛虻这一意象的来源。

牛虻一典,最早 源自希腊神话中河神之女伊俄的故事。万神之主宙斯爱上河神之女,由于惧怕天后赫拉的报复,便将美女伊俄化身为一只白牛放逐于天河之滨。嫉妒成性的天后化身为一只牛虻去攻击牛犊,使她颠沛流离。最后受尽磨难的伊俄来到非洲埃及,才恢复了人形。

亚瑟嫉妒的,是能够获得神父正大光明的爱。他渴望神父能够正式承认自己是他的儿子。

在狱中,亚瑟曾对蒙泰尼里声嘶力竭的呐喊

“神父,我们一起走吧。这个世界处处是教士和偶像,一片死寂沉沉,你有什么舍不得的呢?他们浑身都是旧时代的尘土,腐朽污秽,毒气熏天。快跳出这个瘟疫成灾的教会吧,和我一起投身光明!”

亚瑟历经磨难也要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就是自己的父亲还深陷宗教信仰之中,他要回来拯救他的父亲!这才是他活下去的信念!我被这份深沉的爱打动,就像是枯木逢春一般,死寂的情感世界又再度丰盈起来。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重读《平凡的世界》,我才明白读书的意义
  • 下一篇:《长日将尽》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