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
韩赵魏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开篇讲的是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是周天子王权丧失的象征,进而讨论了天子之职到底是什么: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分,分莫大于名。那么我们每个人自的“职”又是什么呢,需要自己思考。
智氏之灭
智氏和赵氏都面临选择后继之君的问题,智宣子识人不明,赵简子立贤为后,没有选好接班人是智氏身死族灭的根本原因。智伯自以为大,侮辱韩国主君,不防备灾祸,不听人劝告,强行索地于韩赵魏、使得三家联合起来对抗智氏。在最后的战斗中,本是智氏与韩魏联合攻赵,智伯却恐吓韩魏,唇亡齿寒使得韩魏临阵倒戈,遂与赵襄子合力灭了智氏,最强大的智氏反被韩赵魏三家联合给灭了,令人唏嘘。进而讨论了德才之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选贤用人要以德为先。
刺客豫让
豫让为智伯臣属,宁可自己毁灭容貌、毒哑喉咙,其妻不辨也要为为身死族灭的智伯报仇,多次以卵击石去刺杀赵襄子,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而被赵襄子杀害。士为知己者死,即便如智伯一般刚愎自用的失败者,也有真心效忠之人。
魏国称霸
魏文侯魏斯称霸三晋,诸侯不敢近。原因在于:第一,尊贤,以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为师,招纳四方英才;第二,守信,答应别人去做的事情,不管自己处于什么状况之下也要达成诺言;第三,重义,韩赵分别拉拢魏国攻击对方,魏文侯都拒绝了,以德服人;第四,纳言,君仁则臣直,能听得进去臣子的劝谏。所以魏国能称霸。
田子方教公子击
公子击是魏国太子,在路上看到田子方,主动下车行李,田子方不搭理他,公子击怒了,质问田子方:“到底是富贵的人能骄横还是贫贱的人能骄横”,田子方的回答大意是:当然是贫贱的人可以骄横。因为国君如果骄横,他的国家就会灭亡;士大夫如果骄横他的家族就会遭受灾难。但是真正贫贱之人,就算一言不合得罪了别人,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简而言之,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要是想要的太多就会顾虑的很多,治国的人就不要轻易去得罪一无所有的底层人民了。
用人五视
李克向魏文侯提出了选相的五个标准,简称“用人五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最终魏成打败候选人翟璜,成为丞相。魏成推荐的人才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都成为了魏文侯的老师,翟璜则每次都是根据魏文侯的需求而推荐了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等人,都虽能解决主上一时之需,但都只是臣子。魏成荐师,翟璜荐臣,所以魏成当了丞相。
说明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要有全局观,解决一时之需的不及全盘谋划的,自己面临的工作和生活,什么问题是一时之需,什么又是全局战略呢?
悲剧的吴起
吴起有大才,却因为性格原因最终而惨死。吴起开始在鲁国,为了获信于鲁人,杀妻求将,仗打赢了,自己却被逼走了。到魏国之后,颇受重用,在与田文竞争丞相中又遭受失败,原因不是因为吴起自己不贤能,而是因为魏国此时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自身能力太强,却没有群众基础,所以无法走到高位。接着吴起就被魏国排挤出逃去了楚国,获得了楚悼王的信任,被任命为丞相。吴起力行变法,严明法令、整饬吏治、限制公族、抚恤战士、打破连横,楚国国力大增,但是得罪了楚国的权贵公族之人,最终随着楚悼王薨逝,而被贵戚大臣所杀。
吴起的悲剧根本原因还是自己造成的,杀妻求将有悖人伦,为了前途没有底线,所以说能力再强,即便强如吴起一般也是落得一场悲剧。做人的底线要守好,这是第一步。一旦你有一定能力之后,也不要过分沉迷于具体事务中,要正确认识周遭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不能四面树敌,除了专业能力更需要修炼人际相处。
齐威王用人
齐威王有即墨大夫和阿大夫两位地方官,一个到任那天开始就不断有坏话传到齐威王耳边,另一个则是不断的好话传来。于是齐威王没有妄下结论,而是派人去现场探访之后,才得出了结论,那个不断有好话的大夫是买通了大王身边的人,实则政事一塌糊涂;而那个不断有坏话传来的人,反而是干练之臣。然后齐威王也没有手软,直接烹杀欺上瞒下的阿大夫,最后齐国群臣都不敢瞎说话,齐国大治。
齐威王用人的经验:明辨是非、小心求证、出手狠辣,三步环环相扣。对于我们自己做事来说也是一样的,工作中的问题要有冷静清醒的判断,要自己真的动手去做了去了解了才能真正知道内情,确定了目标之后就要一击必中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