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资治通鉴解析读后感

2018-09-08 07:49:45  本文已影响人 
资治通鉴解析读后感:防不胜防的政治敏感!
【出处】《资治通鉴》第129卷 宋纪11
【原文】司州刺史刘季之,诞故将也,素与都督宗悫有隙,闻诞反,恐为悫所害,委官,间道自归朝延,至盱眙,盱眙太守郑瑗疑季之与诞同谋,邀杀之。
【译文】司州刺史刘季之是刘诞以前的将领,他平时就和都督宗悫有隔阂,听说刘诞起兵反叛,害怕自己被宗悫陷害,就放弃了官职,从小路一个人奔回朝廷,走到盱眙时,盱眙太守郑瑗怀疑刘季之和刘诞是同谋,就在中途截杀了刘季之。
【背景】刘诞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六子,在元嘉北伐中立有战功。他在文帝遇弑后,起兵讨伐刘劭,参与拥立孝武帝,被授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改封竟陵王,又支持孝武帝讨平刘义宣之乱。后因功劳卓著,逐渐受到孝武帝的猜忌,刘诞因遭孝武帝削爵,在广陵起兵造反。


【解析】政治敏感度,应该可以说是权谋家的基本功。谁对政治反应越快,谁越是能够占得先机。
1、刘季之的政治敏感度
刘季之是刘诞的老部下,早就没有了上下级关系,按道理说,自己洁身自好,没有参与合谋,不会有事,一般人会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事,可以不理会。但是在刘诞造反的那一刻,刘季之的政治敏感度很高,立即就知道,自己的和宗悫有过节,这个顶头上司就一定会拿自己和刘诞的老关系大作文章,会公报私仇。刘季之怕被人借机诬陷。因为政治通常不讲证据,讲动机和可能。于是,他想到第一时间就是跑回朝廷,找皇帝表明忠心。
2、盱眙太守的政治敏感
盱眙太守郑瑗面对经过自己地盘的刘季之,也同样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感度。是放他过去,还是抓住杀掉。如果放过去,如果刘季之没有造反自己没好处,如果真的有造反可能有放纵失职的嫌疑。如果杀了他,他真的造反,自己能够赚的业绩,如果不是真的,替皇帝除隐患,也不会有人追究。还有就是,刘季之逃跑一定带足了财物,杀掉之后,一份私利也就收归己有。杀了没坏处,还有好处。不杀有隐患。所以盱眙太守一番算计之后,就杀了刘季之。
3、刘季之政治敏感漏洞 为什么刘季之有这么强的政治敏感度,还是身首异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就是他的权谋计算的过程中,少算了一笔。而少算的这笔要了他的命。他只计算到,自己会被自己的仇家,或是有过节的人给暗算了,所以提前跑,做出了预防,但是他没有算到,无关紧要的第三方,也已经盯着他,刘季之成为别人眼里的肥肉了。因为当一个人有可能被扳倒的时候,就会有人落井下石,不管有没有过节,都会被人乘机在其身上捞一笔。所以,刘季之如果也防着其他人,低调的走小路,就会保身了。
经过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来,自己单单对政治仇家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度还不够,还需要有可能让别人获利的第三方保持警觉。如果丧失了对貌似无关的第三方丧失警觉,就会别人当成肥肉,就好比一头猪,自以为逃脱了屠户的宰杀,殊不知,身边遇到的任何人,都想要他的命。
为什么刘季之有这么强的政治敏感度,还是身首异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就是他的权谋计算的过程中,少算了一笔。而少算的这笔要了他的命。他只计算到,自己会被自己的仇家,或是有过节的人给暗算了,所以提前跑,做出了预防,但是他没有算到,无关紧要的第三方,也已经盯着他,刘季之成为别人眼里的肥肉了。因为当一个人有可能被扳倒的时候,就会有人落井下石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 下一篇: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