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古中国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历史,共三十五卷,《十三经》中篇幅最长,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
一般认为其作者为春秋时期鲁国盲史官左丘明,年代与孔子相当,写作目的是为《春秋》做注解,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文辞精炼,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用委婉曲折的文笔,表达当日巧妙的词令,如吕相绝秦、烛之武退秦师、臧孙谏君纳鼎、谏君观渔、季札观乐、王孙满论鼎、止戈为武等。梁启超先生评价:“其记言文渊懿美茂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历来研究者常把它和《史记》并称,尊为历史散文之祖:“文之有左、马犹书之有羲、献”,《荀子》一书对《左传》的引用也颇多。《左传》尤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并十分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左传》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总计255年,记录了春秋各诸侯国的历史。其中鲁宣公在位的18年(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91年),生动记述春秋中期的众多历史事件。《宣公·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中记载的“邲之战”,是晋、楚争霸中原的一次重大较量,楚庄王熊旅提出的“止戈为武”的思想和智慧,不但可谓是中华民族处理对内、对外关系和平思想的历史渊源,也或可成为当今功利化、极端化、物质化、暴力化的繁杂世界的一缕阳光。
《春秋》中关于宣公十二年的记述非常简洁:
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楚子围郑。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秋七月。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宋师伐陈,卫人救陈。
《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的内容就非常翔实、生动了。大致的史实如下:公元前597年(鲁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十七年)开春,楚庄王熊旅亲统楚国三军精锐部队悉数北伐郑国。郑国顽强抵抗三个多月后,楚军才将其都城攻克。郑襄公“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求其不要灭亡郑国。楚庄王允诺郑送质于楚以与楚和。是年夏,晋荀林父率军救郑,途中听说郑、楚两国已经讲和,就是否与楚战的问题,晋军内部产生分岐,中军帅荀林父认为楚国强大、稳定,不可与其相争,欲退兵;而中军佐先縠却认为:“晋所以霸,师武、臣力也。今失诸侯,不可谓力;有敌不从,不可谓武。由我失霸,不如死” ,主张与楚国作战。于是,先縠擅自率其部下渡过黄河追击楚军。司马韩厥担心先縠孤军深入,建议荀林父率领其余军队渡河。晋军虽然渡过黄河,却没有作战的决心,特别是晋军将领意见不统一,各行其是。此时,楚庄王北进至郔(今河南郑州北),打算饮马黄河即班师回国。听说晋军已渡过黄河,楚庄王本想马上撤兵,但在伍参的建议下,楚庄王决定与晋一战,遂在管(今河南郑州)驻军以待晋师,晋军则驻扎在敖、鄗(今河南荥阳北)之间。楚军一方面派使者去与晋军议合,以麻痹晋军,并定下结盟日期,另一方面又派军向晋军挑衅加以试探。晋派魏锜、赵旃到楚营议合,二人因私怨而挑衅楚军。晋人派军接应他们,楚叔孙敖率军出战,大败晋军,楚军进驻邲地(今河南郑州西北),晋军连夜渡河回国。
晋军大败,损失惨重。楚军大获全胜,将士们欢欣鼓舞。大夫潘党建议楚庄王:
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惟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乎?”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
楚庄王拒绝了这个建议。在他看来,“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真正的武功,是消灭暴乱终止战争,而不是展示兵威的凶残,向后人炫耀。武力存在的终极意义是维护和平。楚庄王又进一步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也就是说,使用武力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敌人,炫耀武力,而是为了禁止强暴、消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民众、丰赡财富。只有做到这些,武功才能为后世子孙所铭记。如今晋楚两国交战,两军将士暴尸于野,已经是残暴之举了,再建筑景观,这何以向后世子孙示范呢?况且古代贤明的君王之所以建立景观,是为了惩罚那些有罪之人,发挥警示后人的作用。如今,晋国的将士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君尽忠而死,我又怎么能把他们建成景观呢?于是,楚庄王在黄河边举行了祭祀,然后班师回国。
图片
邲之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止戈为武”,进逼中原诸国,迫使郑、许归附,继而灭萧,又攻宋并使其与楚媾和,中原主要小诸侯国皆背晋向楚,楚国成为中原的霸主,楚庄王熊旅也毫无争议的位列于“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