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春秋左传正义》读后感

2021-06-17 09:31:30  本文已影响人 

《春秋左传正义》读后感

最近一直在读“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之七的《春秋左传正义》,晋朝杜预注,唐朝孔颖达疏,现代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上中下三册,总共1724页,记录242年的历史,始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以前没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春秋》和《左传》是两本不同的书,但现在才知道,《春秋》是孔子写的鲁国国史,《左传》原叫《春秋传》,因为是左丘明写的,所以叫《左传》。本来,《春秋》是一本,《左传》是一本,直到晋朝,有《左传》癖的杜预方才把《春秋》和《左传》的内容按年份拆开合在一起,并加注,注就是对经传直接加以解释,合成《春秋经传集解》一书。

后来,人们对杜预直接解释的注也渐渐看不懂了,于是,隋唐的孔颖达,也就是孔子的31世孙,奉敕对杜预的注再加以解释,也就是疏。

古时候的书没有标点,现代人读没有断句的书就成了问题。于是,李学勤先生于1999年组织了一帮人,弄出了这个“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横排,简体,经传正文字大,注疏字小,方便阅读,实在是做了一件极有功德的好事。

《春秋经》号称“经”,“经”是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历来被尊奉为典范著作。《左传》号称“传”,“传”是释经的书。所以,《春秋经》就是《春秋左传》中的“纲”,纲者,提纲也;《左传》就是《春秋左传》中的“目”,目者,史实也。

如果我们只读孔子写的《春秋经》,大致相当于我们读一部史书的目录页,感觉就是“极简”和“不明就里”,读过之后没啥感觉。

如果我们读一句孔子写的《春秋经》,然后接着读左丘明写的“内容”,感觉就是“很简”和“原来是这样”,读过之后有一丝丝感觉,但仍觉得云里雾里,搞不清楚。

最后,我们仔细把杜预写在每一句后面的注读完,再把孔颖达对这些注的解释都读完,就会觉得,“哇,名堂真多啊!”据说,魏晋时期的清谈家们,一句经传能给你扯上一天都没完。

我现在一字一句读完了《古文观止》中吴楚材选入的34篇《左传》文,然后闲读《春秋左传正义》,目前读到中册的一半。每次在其中读到自己每一个字都仔细琢磨过的34篇《左传》文的部分,就有一种老友会面,读来畅快淋漓的痛快。读到从未听说过的史实时,则有昏昏欲睡的意思,因为,这本书真的不能快读,难点太多,快了就塞牙,读不出味道来。慢了,又觉得跟个蜗牛似的,一晚上也没翻几页。真是耐不住慢啊!

但倘若读到以前略略见过、听过的一些字句,就会有一种“哦,原来你出自这里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呀”的感觉。比如,昨晚读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马上想到“鞭长莫及”这个成语,有一种“我终于查到你的出身了”的快意。可是,杜预在这八个字后面注“言非所击”,这是啥啊?难道这八个字不是“鞭子虽然长,也够不到马肚子”吗?仔细想想,是啊,马鞭不管多短,马屁股都能抽到,哪有抽不到马肚子的道理?又想,这个“虽鞭之长”的“之”字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仔细琢磨,方知“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这八个字与“鞭长莫及”这个成语,意思还是有挺大差别的。

昨晚还读到楚宋结盟,盟誓竟然是“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这八个字到底是“我不骗你,你不骗我”呢?还是“我没有你的骗,你没有我的骗”呢?

我感觉,《春秋左传》简直就是一部中国人在发明文字之后的最初几百年里写就的极朴实的原始资料书,在中国人寻求新的治理方式的200多年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从而沉淀下来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中国人。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三岁看大”的说法,蒙台梭利就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三岁直到死亡的总和。”那么,对于族群而言,春秋时期大概也就相当于中国人的“三岁”吧,我们今天的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不都形成于春秋吗?中国人的政治传统,中国人的经济思想,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哪一样没有打上春秋的印记呢?今天的世界各国和过去的春秋诸国,虽然不能相比,但是,很多现代国家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个或几个诸侯国的影子。比如,不讲信用的霸主晋国,很多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小诸侯国,简直可以完美地安在现代某些国家身上。

读这边书的另外一个感想就是,耐住寂寞认真仔细地读一本两本书就够了,实在没必要蜻蜓点水般地乱读一气。有很多书实在不值得读,自己读了,感觉很棒,欣欣然以为有所得,其实不然。一个人要真正提升,大可不必读太多书,读通一两本,能力会提升很快,回头再读其他书,发现翻一翻就够了。想起小提琴老师的话,说,每个小提琴家,每天必练的内容就是音阶。可是,很多的琴童和琴童家长,都孜孜以求大曲子。大曲子多矣,而音阶就那么多;世间书多矣,而值得看的也就那么几本;能练好音阶就已经很不错了,能读完那么几本就已经很厉害了,何须去追求那些浮华的东西呢?

惟有本质,才是值得去追求和拥有的东西!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读《骆驼祥子》有感
  • 下一篇:《论语》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