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2021-11-29 07:51:01  本文已影响人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我已粗略读完了第一遍,以后应该会重读的。

这跟读其他故事情节比较强的小说,体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看到后面小说讲述者的身份好像跟作者本人重叠了一样,在对书中之前的事情做一番说明时,看到不少读者在惊叹,天啦,他居然知道读者会这么想!或者,他这里在进行全方位扫描。

读者与作者的互动,穿越了时空,这可能就是文字的强大魅力吧。

书中对时间的感受,对旧事旧物怀有的情感,时不时就能触动到内心。它们不同于人们聚会中的客套话,是认真思考后的真诚袒露,如此才能引起共鸣。【在读到作者用镜子做比喻的那一段,想到之前自己也有类似联想时,惊讶到了】

正是因为真实,才不可避免要面对人性的诸多缺点。作者没有做刻意处理,读者由此获得的一些不太好的体验,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只阅读对自己口味的书籍,我们始终就只能用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无法获得更多的体验。阅读书籍,就像打开一扇扇窗,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大自然的美。

阅读理解得是否全方位,跟读者自身阅历有一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体验,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至少找到了它们的另一个作用。

我曾发现阿尔贝蒂娜把我们最初的几次见面时我对她说过的话记得清清楚楚,而我却已把这些话忘得精光。对于另一件像石块一样永远深深地沉入我脑海之中的事情她却记不得了。

看到以上这段文字时,想起自己以前【2012年】写的文章【点击阅读:时光机器】:

尽管都是同一事件同一时间段的亲历者,因为每个人的体会不同,关注点不同,多年后对往事的回忆版本也可能是不同的。还有每个人的遗忘规律,也有差异。

想起,我有一年春节回家站在屋前,见邻居家的老奶奶颤巍巍地站在路边,手里握着拐杖头,我朝她走近时,她朝我喊着我妈的名字,她已经认不得我了,那一刻,心情太复杂了。我整个人都从她的记忆里消失了,这种对记忆对时间对病魔的深深无力感,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

喜欢写日记的人之所以可以坚持很多年,是因为在日记里可以原原本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不用去顾及别人的感受,不用带着面具,也不用活在自我欺骗的幻相中。

可把类似这种叙事文章分享出来,不一定会有人耐心看下去,甚至还有人会给出消极评价。

有人看了我对之前一些事情的回忆,曾留言说,有些矫情,当时听完还是有些失落的。当看到《追忆似水年华》里对有些事情的详细描述,我也会觉得很絮叨,联想到以前,那一刻就能理解了别人的那一番评价了,他人只是说了真实体会而已,何须介意呢?不影响它对我产生的影响。


对生活了解不多的时候,会觉得人都大同小异。所以,容易把自己感受到的进行类推。等到了解的多了,才慢慢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也是不可忽视的。就像去吃面,不同的人,对口味的备注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必去说别人的口味为何跟自己的不同,遇到口味一致的,感觉很开心,遇到不一致的,尊重就好,何必自添烦恼呢。

看到有书友说,快速跳读《追忆似水年华》,是对作者的不尊敬,其实,我觉得看书这件事,没有那么多规则,在合适的时间阅读一段文字,领略到美感,或者受到启发,或者得到慰藉,就很好啊。

从右边的窗子远眺,大海依稀可见。而凭左边的窗门,幽谷尽收眼底,月光如雪,现在正飘落山野。

在茫茫黑夜,我看得出阡陌田野,听得到大海澎湃,我们正在茫茫原野中穿行。

正值傍晚时分,有一阵子,悬崖峭壁顶上霞光闪烁,犹如夕阳雪山。

摘自《追忆似水年华》中不同段落中的自然景物描写

作者在书中自己都说了,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不必在意其他人的说法。


作品只是作家为读者提供的一种光学仪器,使读者得以识别没有这部作品便可能无法认清的自身上的那些东西。

给读者留有最大的回旋余地,对他说:“您自个儿瞧吧,用这块镜片是不是能看得清楚些,或者这一块,要不那一块。”

在这本书里,还可以看到提及的其他作家、作品,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如《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复活》《战争与和平》】等。

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感受生命的方式。我们用大脑去思考,用各种感官去领悟其中奥妙,让人生过得更加充实。我们的爱好可能不同,但至少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有爱好。

最后,跟读者分享一些我从此书中摘抄的段落。看看它们是否会触动你的一些回忆或思考:

在阅读之旅中,我们会获得新的目光,用另一个人,另外成千上百人的眼睛来观察宇宙,来观察成千上百人眼中的成千上百个宇宙,成千上百人所体现的成千上百个宇宙。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背德者》读后感
  • 下一篇:《苔丝》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