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2021-06-19 08:43:16  本文已影响人 

《论语》读后感

书名:论语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 1 -
孔子思想概述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政治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社会各阶层都处于动荡之中,原有的统治秩序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分崩离析,呈现出“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面对社会动乱的现状,内心充满着焦虑和忧患,于是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他以西周的社会结构为蓝图,提出了一系列治国修身的言论,他广招学生,游历各国,将儒家学说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他的“仁”学也成为当今社会推崇的优秀传统思想!

- 2 -
“礼”与“仁”的关系

“克己复礼”是在孔子与颜渊的对话中提出的。颜渊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就是孔子提出的达到“仁”的办法,即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至于回答如何“行仁”,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只要不去做不合礼的事情便是符合“仁”了,这反映出“礼”与“仁”的相互关系。孔子还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正如老师课堂上所讲:“以仁来充实礼,以礼来体现仁。”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此一来,守礼和非礼便成了仁与不仁的判断标准。

- 3 -
阶级思想与家庭伦理道德

提到“礼”,便注定会涉及到孔子的阶级思想。他出生于特定的年代,思想中不免表现出政治上的保守性。他认同等级秩序,约束自我以服从封建统治,这成为孔子构建的人格理想的内核;合于中庸,本分内敛,则成为其人格形态的主要特征。这些在孔子的生平中都有所体现,而人格的不足也成为孔子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之一。孔子的思想从血缘亲情中出发,沿着血缘网扩张到整个社会,也就形成了等级秩序链。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子子、亲亲、尊尊、长长”,这就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道德,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要恪尽职守,这样的社会才会太平!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百姓所希望的,但是过于推崇之后,就“事极必反了”,这是王权社会的一大弊端。但儒家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对后世确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这在下述对话中也有所体现。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能预知吗?”孔子回答:“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无论在哪个年代,礼仪都是不可或缺的,符合纲常的礼仪也就会一直被流传下去,因此,孔子很肯定能预见百世之礼仪制度。

- 4 -
孔子思想反映的诚实信用原则

孔子说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𫐐,小车无𫐄,其何以行之哉”,这些言语都反映出孔子将诚信作为人格准则,说明了“人无信不立”的思想。讲诚信,便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人与人之间搭起信任的桥梁,社会才会和谐。这也是儒家一直以来都推崇的做法,在孔子的弟子们那儿也得到了发扬,曾子的每日三省,就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在当今社会,诚实信用原则也被各部法律视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是我们吸收了儒家学派优良思想的结果。

- 5 -
为政以德,德主刑辅

孔子一直主张君子任用贤能,首先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政,这样的统治者才会得到老百姓的信仰。恰如他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一般而言,君主为政以德的时代都是盛世,就如我们所熟知的李世民“太平盛世”一般,李世民勤于纳谏,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所述的齐国令周边的国家不再虎视眈眈,国家内部风调雨顺,民心所向!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用政令、刑法制约民众,民众虽免于犯罪,但是内心不会改正;用道德教化民众,用礼教规范民众,就会使民众有羞耻心,民众就会从内心改正,进而减少犯罪。这就回应了老师上课的提问:“只用刑罚,不要礼教,行不行?”显而易见这是不可以的。正如孔子主张的,刑罚只会惩罚外在的行为却无法规范人们内心的想法,一旦内心的想法生根发芽之后,再重的刑罚也无济于事。法律界有一句话:“刑用于已然,礼用于将然。”刑法只适合去惩罚已经犯过罪的人,使人们感受到公平,而礼则可以扼杀人们内心中的不良思想,相较而言,礼的作用更大,这样看来,孔子的德主刑辅也不无道理。

- 6 -
其他思想

当然,孔子的思想不止这些,这就需要我们再进一步去探索,比如:孔子崇尚孝道、恭敬谦卑、乐善好施等,但这些都是以“仁”为思想核心的。可以说,孔子是集仁义于一身的大家,值得我们不断学习!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春秋左传正义》读后感
  • 下一篇:《围城》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