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诗》观后感——一个老人的无力
《诗》是韩国著名导演李沧东201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几年前就曾经看过,但是此番重看,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儿子特别推崇导演李沧东,但是对这部电影确颇有微词,他最不认同的一个点就是一个生活在如此窘迫背景下的老年人,怎么可能单纯和天真。儿子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能够天真和单纯的人,生活条件应该不会很差,这样才有充足的资本享受生活。
即使如此,我仍然认同电影中的人物设定。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名老人在寻求写诗的眼光和境界,更不是一位老妇人为了写诗努力的感知生活,而是一位老人在人生最后的光阴中努力寻求自己的价值以及对生活的希望。
这部电影最让人惊艳的地方是,它用一种朴实、平淡、波澜不惊的叙事手法,描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犯罪案件:六名青少年长期轮奸一个失去父亲的女孩子,最好导致女孩自杀。整部电影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用强烈的态度谴责这六名少年,相反,电影展示的全是五位父亲,如何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隐瞒这件事。甚至帮助隐瞒和降低此事影响的,还有学校的校长和女孩的班主任。
影片一开始,就是几个孩子在河边玩耍,然后从河的上流飘来女孩子的尸体。然后主人公美子,就在女孩子妈妈崩溃的场面中出现。她非常同情这个妈妈和女孩,去做护工时,询问雇主会长的儿媳,女孩妈妈的信息,尽管会长儿媳看起来对她彬彬有礼,但是却无视她的询问。
在家里,她询问和女孩同一级的外甥钟旭,知不知道这个女孩的名字,外甥不耐烦的说不知道。影片至此,我们都会以为这个在生活中激起涟漪的波浪,很快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平静。
晚上钟旭邀请同学到家里玩,把房间的们闭的紧紧的,外婆美子想要给他们小水果,甚至都引起他们的厌烦。我们还是会以为这只不过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而言。直到美子接到钟旭同学家长的电话,这才知道,竟然就是自己的外甥和他的五个同学,六个孩子长达半年的强奸逼死了这个女孩。
紧接着,这五名家长就商量好了对策,立即每家出五百万的赔款,堵住女孩妈妈的嘴,防止这件事泄露出去。
美子为了外甥也一直努力筹钱。可惜年老,又没有任何稳定的经济来源,五百万对她而言根本就是天文数字。当她无比艰难的和其它家长开口借钱,开KTV的家长毫不留情的嘲笑她,为什么不和女儿要钱?不是和女儿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吗?
因为六位家长中,美子是唯一的女性,所以还被其它家长推举做女孩妈妈的工作。美子无法推脱,硬着头皮去了,恰好女孩的妈妈去地里干活了。美子找到地里,在田边美丽的景色中,美子甚至一度忘记自己此次前来的任务,和女孩的妈妈愉快的交流起来。在记起目的的一刻,她一下慌了,落荒而逃。
美子的任务没有完成。而男家长们竟然通过此前需要严防死守的记者,辗转见到了女孩的妈妈,说服妈妈同意了赔款事宜。当主人公美子从见面的酒店离开,从大玻璃窗外看向女孩子妈妈,镜头给到的是女孩妈妈充满谴责和愤怒的脸。与此前在男家长面前的无助、冷漠、淡然,截然相反。影片在此暗示,只有美子能看见女孩妈妈真实的内心感受。
与美子这些纠结、伤心、难过、无助的情绪完全相反的,是她的外甥钟旭对此事的冷漠。女孩的死,对钟旭没有任何的影响。他依旧在家打游戏、和朋友们上一起在网吧打游戏,在楼下和小学生们一起开心的玩呼啦圈。似乎,女孩子的死和钟旭一点关系都没有,女孩子的死甚至没能掀起钟旭生活的一点点波澜。这是最让外婆美子伤心和难过的。这才是导致外婆美子最后通知警察逮捕钟旭的原因。
整部电影,除了叙述强奸案的进展,就是美子学写诗的经过。这两件如此违和的事情放到一起,更彰显了美子作为一名经济窘迫的老年人的无奈和心酸。
影片的开始,美子之所以看到自杀女孩,就是因为她到医院检查身体。检查结果是六十六岁的她患上了海尔默症,然而打电话时,她却对女儿说自己一切都非常好。
面对外甥随手乱丢的袜子,一直打开的电脑和音响,她和朋友无奈的说自己才是借住的人,外甥才是这个家的主人。因为房产证上是外甥的名字。
在学诗,老师要求讲述一段自己最幸福的时刻。美子想起自己小时候,姐姐给自己买了新衣服穿,她说她在那一刻确定姐姐是非常爱她的。讲完,美子哭了。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忽然发现那些最爱自己的人,已经都悄然离世了。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像姐姐那样爱自己的人了。
美子学诗,不像是一个人对美好和纯粹的向往,更像是一个老人对现实中希望的一种向往。拥有希望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一个老年人,仍然有对幸福的向往,所以才会去学诗、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