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书笔记
【前情提要】趁着操场锻炼间隙,第二次打开了这本书,上一次打开还是很久之前,只看了半个章节,感觉牛马味儿过于浓厚,故而放弃了。现再次接受种草,决定再次打开它。
牛马味儿依然浓厚,先忍一下吧。
【阅读进度】
2.2章
主角李善徳同志被同事用涂改过的公文骗了签字,应下了给圣上带鲜荔枝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差事。但还是在好友的劝说下决定拼死一搏(还出现了一个破次元壁的杜甫)。
于是他只身前往岭南,银钱不够就用特使的方便来与商人交换,这在以往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办不成事情也是死,还不如放开干。他找到了一个当地熟悉荔枝特性的新农人做技术顾问,并用催熟的荔枝兵分四路进行了第一次运送实验,结论当然是没有送到长安,但是获得了第一批实验数据,马上要开展第二次实验了……
【读后感受】
主角全然就是一个在一线城市打拼,背着房贷,上有老(应该吧)下有小,同事给你挖坑甩锅,甲方和领导都吃人饭不干人事儿有病还惹不起的打工人。
如果这本书在学生时代读,可能还能更轻松一些,但当了几年牛马,看到里面同事和甲方的嘴脸,看到遇到事情时各个部门的态度,唉,一声苦笑。
不过提前用几批荔枝做实验还是很聪明的做法,期待后续……
【阅读进度】完成
做了几次实验之后终于在截止日期前想到了破解之法,本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没想到后续的执行环节才是噩梦的开始,差点把命大上搭上,就这还险些被人偷方案。
在大佬的庇佑之下项目总算得以启动。但是,因为被地方官拍马屁但是拍马蹄子上了结果痛失项目核心装备——双层储藏罐,苏谅老板也扬帆远航不再相见;因为层层加码让阿僮果园遭受重创,但为确保项目完成只能任由官员砍伐别无他法;还因为一些后续才揭晓的原因沿途驿站不堪重负只能一拍两散四散奔逃……
折了若干人力物力财力,这两口荔枝总算是到了圣人口中。主角同志却因为未按规定报差旅费被流放岭南。
后来他带了酒,回到了岭南。阿僮让他在地里修复受损的荔枝树,算是半原谅了他;给苏谅老板去了信(不擅自揣测深意,但是先谢谢作者赐名单字为谅);林邑奴也有了自己的石碑。
再后来安禄山起兵,圣人离了长安……
【读后感受】
我的直觉是对的,越到后面牛马味儿越来越重……
一开始也能猜到解决办法是把整个枝干砍下来运输,毕竟前面埋过伏笔,只是当时我单纯的以为这会是这本书的大结局。主角克服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终于想到了解决办法,然后功成身退,happy ending。
过于幼稚了,看到他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确认了好几遍进度条,OK,看看还有什么可写的吧,好嘛,越看越不想看,有一种开盲盒开出义务加班的感觉,重点还是自找的,更憋屈了。
我猜到了很多因果关系,但是圣人的消费还能给圣人创收这我万万没想到,对不起我浅薄了,要不人家是领导呢。
本来以为是篇爽文,结果是基层员工工作报告。也不说什么明讽暗讽了,这都贴脸骂了,懂得都懂,不想提了,以后也不想再看一遍了……
虽然但是,有一些句子还是值得记录一下的,要不说文化人骂人不带脏字儿呢~
【画波浪线】
他何履光堂堂一个经略使,竟对一个从九品下的小人物下手,这器量比痔疮还小!
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你拿了我的牌子,还要按照流程发牒,岂不坏了本相的名声?——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在花狸眼中,右相这块银牌不过是块磨牙牌子,可在别人眼里,它比张天师的请神符还管用。李善德有了它,对全国驿站都可以如臂使指。
李善德是做过冰政的人,很了解这个体系的秉性。每到夏日,上头说要一块冰,中间为求安全,会按十块来调拨。下头执行的人为了更安全,总得备出二十块才放心。层层加码,步步增量,至于是否会造成浪费,并没人关心。
圣人刚打赏过的官员,你们转头就说他该判斩刑?是暗讽圣人识人不明吗?
此事起于贵妃的一句无心感叹,终于贵妃的一声轻笑。自始至终,大家都在围着贵妃极力兜转,眼中不及其余。至于朝廷法度,就像是个蹩脚的龟兹乐班,远远地隔着一层薄纱,为这盛大的胡旋舞做着伴奏。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一事功成,也是万头皆秃。
与之相对的,我还有一个住在广州的好朋友,叫赵辛民,感情好到不用谈钱,我们的情谊你们也看到了。(这一句采自文后说明,看这本书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让我笑出了声哈哈哈哈哈,是好朋友就让他在我的书中演反派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