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会买一些奇奇怪怪的书,比如最近入手的《进击的学霸》。
这本书是高中生学习策略类小学,讲述了一群高中生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学习困境、心智困境,最终突破困境,获得心灵成长的故事。
以上是官方梗概。
这本书显然不是什么文学佳作,也不是大师级操刀,但是家中有孩子呢,不妨买来看看也行,不算浪费。
小马买来两三天时间,就争分夺秒地看完了三大本,我要慢一点,第三本今天才看完。
这本书最大的卖点是“高中学习策略”,首先呢,学习确实会有一些方式方法,更好地运用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确实是可以提升学习效率。但是这本书我也不太认同,当然人家是为了卖书,又不是纪实文学报告,适当升华夸大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能忽视学习策略的存在,也不必过于夸大。实际上,在你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策略都会慢慢地领悟到的。比如分层学习,有些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作业现阶段不要做,这还是需要特别去冠个名吗?比如我们暑假乐园那本书基本上都是应付过的,高斯导引五星题也是跳过不做的。
比如背诵,不要一味的朗读背诵,而是应该去试背,这样背的效果更快,这还需要特意冠名“提取策略”?
文章中把这个学习策略上升的非常高度,好像跟着大师学好了学习策略,就一战封神、一往无前,我看了看作者叫修远,自己就开设这种学习策略和心智成长的课程,所以就是,当你看到说话人的屁股坐在那里,你就可以理解他的大脑在想什么。
但是对于一般的学生和家庭来说,不要迷恋这种类似秘笈的策略,不要觉得我之所以学习不够好,是因为我没有学习策略。你想想好叻,如果这种课程真的这么有用,那么所有的优质生源名额不会再存在任何一个平民、中产家庭手中——早就被大家族包圆了。
他还卖什么课,早就被世家大族圈定为内部资源、概不外传了。
当然话说回来,虽然我吐槽了几句,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反映了一些高中学习的困境、挣扎和努力,高中生看看太幼稚,小学生看看正好。有些点,刺激他们一下,正好。要让他们对学习策略这件事情有所意识,但凡能意识到一两点,买这套书的价值就已经体现了。
看书,至少买书的那个人,你要站得更高,去看这本书值不值得买,有什么值得我吸取的,值得孩子去看的。
不要过于认真,全盘照抄,也不要过于鄙视,有些内容一笑而过也就罢了。
这套书我觉得可以留着,等小马初中了再去看看,人有的时候是需要同龄人的共鸣,也需要同龄人的方法、解惑,等他到了那时候,再去看这套书,或者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就好像是一场聊天,抱怨、不满、害怕,同时也有正向的鼓励、尝试、解决之道。
但是搞得一群市级高中生的学霸会面弄得跟华山论剑、求仙问神要飞升一般,实在是有点中二。
还是要回到目的论,作者的目的是卖书,不是上辅导班,适当的中二才能调动起目标读者——高中生,初中生乃至小学生的兴趣,正儿八经太过普通,那就卖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