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西游记》读书笔记

2025-04-28 08:39:32  本文已影响人 

《西游记》读书笔记

(4)唐僧肉是一种稀有资源
白骨精是第一个说出唐僧肉价值的妖怪。见西游记第27回:
   
    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在西游记中,具体都有哪些东西吃了可以延长寿命呢。
       
    第一种:蟠桃。
  《西游记》第5回,玉皇大帝派孙悟空看管蟠桃园,孙悟空与蟠桃院看门的老爹爹对话如下: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

    第二种:人参果。
   
    《西游记》第24回,讲到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有一颗异宝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偷吃之后,猪八戒还要,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象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
    蟠桃在天宫, 你吃不到, 人参果虽在地上, 但一万年只结三十个, 普通神仙很难等到它熟, 就是等到了也实在太少, 没你的份。
   
    因此,这两种延寿的资源对于一般的妖怪来说, 基本上是弄不到的。所以, 唐僧肉就成了第三种资源。唐僧肉是一种可以替代蟠桃、人参果的解决生死问题的特种食物! 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妖怪想吃唐僧肉呢?!
   
    唐僧肉的缺点就是太少, 仅有一个, 不像蟠桃吃了可以再长。而他的优点就是:唐僧没有法力, 比较容易捉住, 能吃到的几率相对较大。你看,那么多的妖怪都在打唐僧肉的点子,却没一个敢去偷蟠桃、人参果的!
   
    所以,唐僧肉对于一般的妖怪来说, 就是仅有、唯一的机会, 是绝对稀有的资源。过了这个村,再没这个店。

(5)神仙究竟会不会死
   
    既然神仙、妖怪都需要吃特殊食物来延长寿命,这就说明了神仙、妖怪们其实都是有寿命的。否则,他永生不死的话,就没必要吃特殊食物来延寿了。对吧。
   
    有朋友说,神仙既然已经修炼成了神仙,那他就不会死了。真的吗?我说这是在想当然,这种想法和孙悟空年轻时的想法是一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神仙究竟会不会死。
       
    神仙肯定是会死的。神仙们不仅会死,而且还个个都很怕死!如果神仙不会死,那龙王、阎王、土地为什么还怕孙悟空打死他呢?如果孙悟空不会死,那他又为什么还怕如来佛打死他呢?对吧。
   
    西游记第5回,孙悟空揣度道“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如果神仙是不会死的,那孙悟空干吗还要担心性命难存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可见神仙也是会死的。
   
    我们再从孙悟空学艺来看神仙的生死问题。
   
    《西游记》第2回,孙悟空半夜里走后门跪在师父床前说:
    “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悟空要学“长生”,师父也传了“长生”。悟空自以为都学会了,但师父却说“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师父之言谬矣。”悟空听了根本不相信,我已经学会长生不老了,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
   
    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修炼了长生不老,可以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就有一灾,躲不过“就此绝命”。还是要死的。如果躲过了呢?
       
    “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从这里可以看出:再五百年又有一灾,躲不过,则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还是要死的。千年苦行都白修了。
   
      “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鸹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
   
    从这里可以看出:再五百年又有一灾,躲不过,则“骨肉消疏,其身自解。”还是要死的。
       
    那么,神仙究竟会不会死呢?神仙肯定是会死的。在什么情况下会死呢?在“躲不过灾”的情况下就会死。多长时间有一次灾呢?平均约五百年有一次灾。这是谁说的?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说的。没有错吧。
   
    孙悟空想得倒比较简单,他以为经过修炼之后,就可以无休止的长生不老了,他还说“师父之言谬矣”。究竟是他错了,还是师父错了?!
   
    通过“修炼”成仙之后,活个几百岁应该是没问题的,神仙的寿命是凡人寿命的好几倍,这就好比凡人的寿命是猿猴寿命的好几倍。一个道理。
   
    如果想要无休止的长生不老下去,那就只有一关一关的过,把每一道灾都要躲过才行。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这就说明孙悟空终于知道神仙活个几百年,也还是要死的。所以要师父传他躲灾之法。那么,祖师有没有教他躲灾的方法呢?没有。因为祖师教他的是七十二般变化,这七十二般变化究竟能不能躲灾呢?并不能。
   
    怎么说不能呢?看《西游记》第三回,当孙悟空活到三百四十二岁的时候,阴司里的两个差人拿一张批文来索他的魂,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抓他到阎王殿里。
   
    人的生死,都是由判官来判决的,判官只能对阎王管辖范围内的人进行裁判。那么,孙悟空究竟是不是还归阎王管呢?孙悟空为此和阎王发生了纠纷:
       
    1. 孙悟空说:
    “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
   
    2. 阎王的帐本子上记着:
    “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很清楚:判官们只判了孙悟空三百四十二岁阳寿。而孙悟空则认为:他既然已经修成了神仙,又有七十二变,就不应该死了。也不该阎王管辖了。
   
    这两种冲突之中,必有一方是错的。谁错了?孙悟空错了。要是阎王错了,阎王又怎会去向玉帝告状呢?阎王告的是“不服拘唤”,这不服拘唤就说明:孙悟空虽然成了仙,但还是归阎王管辖的。
   
    阎王对孙悟空口称“上仙”,而状子上又写着“妖猴”,可见:阎王知道孙悟空是已经修炼成仙了的。并且,阎王也没有按凡人标准判他几十岁,而是按神仙标准判的他几百岁!
   
    这说明了什么?这就只能说明:在程序上,普通神仙的生死,依然还是归阎王管的。如果孙悟空真的是躲过了天灾,那就不在阎王的管辖范围之内了,阎王也就没权利抓他了,他也就不会和阎王发生纠纷了。
   
    而阎王是批出公文去抓孙悟空的,这就是按法定程序办的事。在程序上,孙悟空还并没有脱离阎王的管辖范围,这就说明孙悟空还只是个普通神仙。
   
    所以阎王就有权利去抓他。但在执法的过程中,孙悟空却“不服拘唤”,不遵循法定程序,公然将执法人员“打为肉酱”!那么,阎王只有向玉帝告状了。
   
    因此:西游记中的普通神仙都是有寿命的,修炼成仙之后,寿命要比凡人高好几倍,其基本寿命,平均是在约五百岁左右不等。绝不是传说中的那样,可以无休止的永生不死。
(6)金丹砂是什么
  兕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他捉了唐僧,口口声声说要吃了唐僧,却一直不吃, 那他究竟想干什么?
    兕大王对孙悟空说,若三合敌不过我,教你一路归阴!也不知孙悟空败有几合了,兕大王就是不追上去打死猴头,那他又究竟是想干什么?
   
    孙悟空打不赢他, 就到处请救兵。第一次, 兕大王说:“这猴子铁棒被我夺了,想是请得救兵来也。”第二次, 兕大王说:“你这泼猴,又请了什么兵来耶?”无论孙悟空请什么救兵, 兕大王都没有意见, 总想看看他请的是哪个。
    可后来听说只孙悟空一人,没请什么兵时, 兕大王就恼火了:“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兕大王当然是不会吃唐僧的, 因为他每次得胜回府, 都要欢庆一番, 吃的是蛇肉、鹿脯、熊掌、驼峰、山蔬果品,香喷喷的羊酪,大碗宽怀畅饮。酒宴已经吃了四、五席了, 也没有吃唐僧肉。
    可见, 他说“你那三个和尚不久便要宰杀”,就是在恐吓孙悟空: 你不要绕来绕去了, 我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快把你们最厉害的那个家伙找来说话!
       
    孙悟空这次并没有请观音菩萨, 为什么? 因为他看出来了, 观音菩萨也胜不了那个圈儿。那个圈子实在太厉害了, 来什么, 收什么, 没什么能克制得了它! 所以孙悟空就直接去找如来佛。
    如来佛听说后,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对行者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
    那妖怪敢到灵山来闹事, 连如来佛都怕他! 为什么? 因为他是太上老君故意放出来挑衅的!
   
    最初, 如来佛向所有的神仙宣布:“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是他如来佛祖上来“安”的天! 如此有意拨高自己身价, 就等于是狠狠骟了道祖一嘴巴! 道祖心里能舒服吗? 从此双方暗暗地较上了劲儿!
    所以,这兕大王看起来是在对付唐僧、孙悟空,其实是冲着如来佛来的。
    何况这件事, 兕大王无错, 是唐僧师徒理亏, 偷了人家的衣服, 还要打死人家, 这走哪都是说不通的!
    如来佛敢上去帮忙打么?! 要真打起来, 道祖就要和佛祖斗法了, 那佛道两派就要大火拼了!
    有许多人都想知道究竟是如来佛厉害, 还是太上老君厉害, 请不要问这么严重的问题,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 两个都厉害, 这两个人是不能斗法的, 他们就像两个国家的总统一样, 手里都是有超级法宝核武器的, 一旦打起来, 不管谁厉害, 大家都得一起爆消玩完!!! 所以, 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究竟是谁更厉害。
   
    那么, 如来佛究竟是怎么摆平这件事的呢?
   
    他派十八尊罗汉开宝库取十八粒“金丹砂”与悟空助战, 罗汉比菩萨还差, 能打的赢兕大王么? 如来佛为什么要派必败的人去呢? 孙悟空也表示怀疑, 如来佛骗他说:“教罗汉放砂,陷住他,使他动不得身,拔不得脚,凭你揪打便了。”
    事实上, 金丹砂根本就陷不了兕大王, 一交手, 金丹砂也被兕大王收去了。其实, 兕大王在没用圈的时候, 金丹砂也没能陷住兕大王。
    这个结果如来佛是知道的, 所以, 如来佛在事先特意秘密吩咐降龙、伏虎二位罗汉, 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必可一鼓而擒也。
    孙悟空知道后说:“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当时就该对我说了,却不免教汝等远涉!”
       
    这里面就存在问题, 如来佛为什么不直接叫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 而是要先失了金丹砂,再去找太上老君? 如来佛早以给出了两种答案:
    1. 直接叫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的后果是: 那妖怪定要嚷上灵山跟如来佛拼命!
    2. 失了金丹砂再去找太上老君的后果是: 必可将那妖怪一鼓而擒获!
   
    怪哉! 两种决然相反的结果, 居然是取决于是否失了“金丹砂”!
    我们再看, 太上老君是怎么来的? 老君装作一副很糊涂的样子,和孙悟空东扯西拉,直到听孙悟空说兕大王已将金丹砂抢去后才来的!
       
    金丹砂究竟是什么? 原著中有很详细的描述:
   
    “此砂本是无情物,盖地遮天把怪拿。只为妖魔侵正道,阿罗奉法逞豪华。手中就有明珠现,等时刮得眼生花。”
    那么, 金丹砂不是刀兵, 不是水火, 乃是无情之物, 可以遮天盖地, 一亮出来, 便能逞豪华, 叫人眼生花。这是什么? 这是钱啊! 爹爹! 世上除了钱之外, 再没有更符合这些特征的了!
    如来佛是非常发财的, 他的弟子下山,为别人念一遍经, 最低收费为: 三斗三升米粒黄金。他还不满足, 还要扩张。这下好了, 被太上老君抓住了把柄, 抓的可是偷衣贼哦, 把唐僧掐住不放, 叫你取不成经, 看你怎么办!
    如来佛果然佛法无边, 送钱! 送钱! 有钱能使鬼退魔, 钱一打过去, 魔王自然就走了。
   
    如来佛是叫十八罗汉开“宝库”取的这十八粒“金丹砂”, 我们知道, 真正厉害的武器都是私人随身秘密携藏的, 能够叫下人去开的柜子, 一般装的都是公物, 十八罗汉开的这个宝库, 就应该是一个公共财物保险柜。
    下砂的时候,“把头低了一低,足下就有三尺余深,须臾,又有二尺余深。”可见,这一粒“金丹砂”, 就相当于一座金山, 如来佛一次性就送了太上老君十八座金山。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这些罗汉是奉法旨来逞豪华的, 不是来斗殴的。
    如来为什么要安排孙悟空去请太上老君?因为大战金角银角之后,悟空将五件宝贝还给了老君,老君便欠下悟空莫大的人情。所以叫悟空去,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上老君当然是满意的。故事结尾写到: “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
    老君是笑着把牛儿牵回去的, 他笑什么? 他的牛儿为他争了气, 刀兵不怯, 水火无功, 他把唐僧掐住不放, 凭你用什么武器, 莫想! 任你使尽千般计, 莫想! 不拿钱出来是不行滴!
    你不是要传经吗, 那好, 你得分我一半的利润, 是结亲还是结冤,由你自己选择, “均平物我”了,方能合你西天本愿。所以老君笑了:
    哈-哈-哈-- !
    唐僧这一关呐, 是如来佛花钱买过去的。否则, 取经的故事, 到此就结束了! 大家看西游记, 最容易犯的一个通病就是人物一出场, 便想当然的认为谁厉害, 其实不是滴, 不经过一番博弈、较量, 有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呢。
   
    佛祖与道祖在残酷的竞争中, 双方终于相互妥协了, 佛道并存的格局就此而定。从此之后, 两家相安无事, 再无争战。
    这一场故事起于西游记第五十回, 终于五十三回, 五十, 为全书百回之中点, 五十三, 为取经过程(从观音奉旨上长安到功成行满见真如)之中点。作者有意巧安排, 将道佛两祖置于正中间, 以示各占一半, 平分秋色也。
    好比下棋一般,双方的将帅不见面,则为和局。

(7)谁在冒充如来佛
   
   这西天路上怪事真多, 什么样的妖怪都有, 居然有个家伙胆敢假变雷音寺, 冒充如来佛! 他不仅自己变成至尊如来的模样,还叫手下的小妖都变成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四金刚、八菩萨、比丘尼、优婆塞、无数圣僧、道者。
    这个妖怪真牛! 不仅胆子够大, 而且手段极高, 捉孙悟空以及他请来的救兵们时, 管你来多少, 一麻袋全部装走, 像捉小猪儿一样。争斗了几番之后, 孙悟空实在是没办法了, 只好在一个没人的地方哭了一场。
   
    这个妖怪是谁呢? 为什么只捉而不加害呢? 他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这件事的起因:
    师徒四人来时, 远看: 真个是珍楼宝座,上刹名方。行者道:“师父,那去处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霭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孙悟空看到的是:
    1. 真的是一座寺院, 很气派的一座寺院。
    2. 这座寺院的建筑风格和雷音寺非常的相似, 但道路却有差别。
    3. 寺院有禅光, 有瑞霭, 祥云环绕。
    4. 禅光瑞霭之中,又有些凶气, 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是妖气, 孙悟空是看的出来的, 但他看到的是“禅光瑞霭”, 并没有妖气, 只是有些凶气, 说明孙悟空的第一感觉估计: 多半不是妖怪, 而是个神仙, 是个有点凶的神仙, 还是不惹他, 饶道走比较好。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其实没电视上放的那么神, 说实话, 分辨率很低, 不知有多少土地山神这样的低级小仙变个样子, 他就识别不了了! 他识别妖怪的办法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一估、二诈、三恐吓这类手段。
   
    但是, 孙悟空看气色基本上都是准的, 很少有走眼的, 为什么?
    因为看气色太简单! 神仙住的是公房高楼大厦, 妖怪住的是山洞贫民窟。神仙待遇比较高, 故气质幽雅, 妖怪生活无着落, 故贼眉鼠眼。神仙服饰工整讲究, 妖怪穿着衣衫褴褛。神仙的举止, 经过刻意训练, 很注重形象。妖怪的动作, 都是邪痞拉胯, 用手抓饭吃。神仙架的是名牌飞船, 无噪音无污染, 尾气是一片祥云, 妖怪开破麻木在天上乱飞, 排放出又浓又黑的乌烟瘴气。神仙家里烧的都是高档香, 老远就闻的出他有钱, 这叫祥云瑞霭, 妖怪没钱, 他烧个球的香! 满屋里被菜油烟子熏的漆黑漆黑, 此乃妖气也!
    连我都看出来了, 孙悟空他看不出来?! 笑话!
   
    所以, 孙悟空一看,就估计到这座豪宅的主人,身份非同一般! 这座豪华之中带有威严的、不亚于雷音宝刹的寺院里面, 应该住的是一位佛派的高级干部! 不打扰他, 是正确的。
       
    唐僧呢, 他偏要去。走近一看, 见是“雷音寺”, 吓的一跌, 再细看, 是四个字, 乃“小雷音寺”。
    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人家这是“小雷音寺”, 并不是如来佛祖的大雷音寺。小雷音寺就是小雷音寺, 这不是假变冒充的。
    这时, 山门里有人叫道:“唐僧,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三藏闻言即拜,八戒也磕头,沙僧也跪倒,惟大圣牵马收拾行李在后。公然不拜。
    注意, 人家说的是: 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 并不是拜见“我”。若是如来本人, 就不会说拜见“我佛”了。所以, 人家到这个时候为止, 也并没有假扮冒充如来佛这回事。
    那么,孙悟空为什么公然不拜呢? 因为他知道这小雷音寺里虽是一位高级干部, 但绝对不是如来佛祖。仅次于佛祖的级别是佛, 你是佛, 老子现在也是(预备)佛了, 还是如来亲口提名的, 一个级别的, 你叫我拜你? 我拜你个鸟! 我拜, 我呸!
    这就是孙悟空公然不拜的真正原因!
    只听得莲台座上厉声高叫道:“那孙悟空,见如来怎么不拜?”准确的说, 假变冒充如来佛, 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是因孙悟空公然不拜而引起的。
    孙悟空又仔细观察, 觉得这不可能! 便喝道:“你这伙孽畜,十分胆大!怎么假倚佛名,败坏如来清德!”轮棒便打。只听得半空中叮当一声,撇下一副金铙,把行者连头带足罩住了。
   
    孙悟空请二十八宿帮忙出来后, 问他:“你是个什么怪物,擅敢假装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那妖王道:“这猴儿是也不知我的姓名,故来冒犯仙山。此处唤做小西天,因我修行,得了正果,天赐与我的宝阁珍楼。我名乃是黄眉老佛,这里人不知,但称我为黄眉大王、黄眉爷爷。一向久知你往西去,有些手段,故此设象显能,诱你师父进来,要和你打个赌赛。如若斗得过我,饶你师徒,让汝等成个正果;如若不能,将汝等打死,等我去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
    后来, 孙悟空怎么也斗不过他, 弥勒佛来了, 说: 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于是将他领走了。
   
    这个时候, 真相大白了:
    1. 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妖怪, 而是地地道道的佛派神仙。因为他早已得了正果,正果可以明确的界定是神仙还是妖怪。
    2. 他是弥勒佛的人, 弥勒佛是东来佛祖, 即副佛祖, 又叫未来佛, 也就是佛派内定的下一任佛祖, 接班人。所以孙悟空猜的是对的。是个高级干部。
    3. 这个地方是仙山小西天。属弥勒佛的势力范围。
    4. “天赐与我的宝阁珍楼”, 说明小雷音寺是天庭玉皇大帝送给弥勒佛的, 所以根本不存在假变冒充这回事。
   
    人家不是什么妖怪, 孙悟空肯定是知道的, 因为从头到尾他都不敢叫人家一声妖怪或是妖精, 最多只说了一句“你是个什么怪物”这样的话。
   
    黄眉童儿的目的、动机已经很清楚了, 他不是要吃唐僧肉, 而是要教训教训这个目中无人的孙悟空! 因此, 这一回的纷争是由孙悟空的傲慢无理引起的, 不把人家放在眼里, 人家便要修理他。   
    在小西天假变如来佛的黄眉童儿, 不仅手段超强, 而且胆大包天, 他敢变成如来佛, 就说明在他的心目中, 既有崇拜如来的一面, 又有不把如来放在眼里的一面,这个家伙肯定是把自己当成第三代佛派的领导人啦!
   
    黄眉童儿对孙悟空说: 知你有些手段,要和你打个赌赛, 若斗得过我,就放你们西去, 斗不过我,就把你们都打死。
    这是黄眉童儿嘴里说出来的表面意思。而真相却是恰恰相反的!
    真相就是: 如果孙悟空确实斗不过他, 他才会放行! 如果孙悟空的本事比他大, 那可就麻烦了! 要知道, 那个弥勒佛其实就躲在旁边看着呢!
   
    黄眉童儿的手段究竟怎样呢? 我们来看:
    1) 孙悟空 + 二十八宿 + 五方揭谛, 一起上去群殴, 被黄眉童儿一次性全部捕获, 捆绑了,掷于地上。然后, 当着他们的面摆了一桌酒席, 从早上吃到天黑才散席睡觉。(这家伙特爱摆谱。)
    2) 悟空设法逃脱后, 黄眉童儿追来, 再次群殴, 这次还加上了猪八戒、沙僧两个帮手, 八戒问他行李呢? 悟空道:“老孙的性命几乎难免,还说什么行李!”当黄眉童儿取出宝贝时, 行者喊声:“不好了!走啊!”他就顾不得众等,一路筋斗,跳上九霄空里。看样子是被打怕了, 成了惊弓之鸟, 一有动静, 就跑那么远! 先躲到九楼再看。
    3) 悟空又先后请了两批降魔捉怪的能手, 也都被黄眉童儿轻易捉去了。
    可见, 孙悟空和黄眉童子相比, 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最后, 孙悟空实在是没办法了, 只好在一个没人的地方哭了一场。
    这个时候, 弥勒佛来了, 注意: 弥勒佛是不请自来的, 这个行为在整个西游记中都是比较罕见的。他现在出场, 是已经确认了孙悟空不是黄眉童儿的对手!
   
    那么, 小西天的人为什么在看到孙悟空并不是很厉害时, 才放他们走呢? 这其实反映了佛派西方极乐世界的内部斗争。
    弥勒佛是东来佛祖, 即“副佛祖”, 因为他又被称为“未来佛”, 所以, 这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了, 弥勒佛是佛派内定好了的下一任佛祖, 他是这个领导班子将来的接班人。
    这位矮矮胖胖满面笑容的副佛祖, 法力肯定也是无边的, 应该不会比如来差到哪儿去, 但他毕竟不是如来的嫡系部队, 而且势力范围也小。现在, 如来给了取经团队两个成佛的指标, 弥勒佛会不会有意见? 观音、唐僧、孙悟空已经形成了如来身边的一股新生的强劲势力, 唐僧又是如来的嫡传弟子, 这会不会对他这个接班人构成威胁?
    所以, 弥勒佛安排他的童子和孙悟空见个高低, 一比较, 并不构成威胁, 所以才放他们过去。
    黄眉童子是早就得了正果的,但他的果位究竟是佛位? 还是菩萨位? 还是罗汉位呢? 他自称是黄眉老佛, 这可能有虚高的成分, 弥勒说他只是一个童儿, 可能有虚低的成分, 从职能上看, 弥勒佛的这个童儿, 应该相当于如来佛手下的菩萨, 所以, 黄眉童子应该是个菩萨, 或是享受佛级待遇的菩萨。
    再者,从黄眉童子说的“将汝等打死,等我去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这句话来看:就已经和取经总负责人观音菩萨构成了竞争关系。如果黄眉童子已经是佛了,就没必要和观音抢业务嘛。
    现在,黄眉童子大概是在想, 你一个孙悟空有什么手段, 居然混到老子前面去了! 所以想打孙悟空出气。

    弥勒与唐僧的矛盾, 黄眉童子与孙悟空的矛盾, 从本质上讲, 是职务权利地位之争。这种内部矛盾, 是不能以“平等”来解决的, 如果双方势均力敌, 那么, 矛盾永远不会缓解, 只有在一方彻底压倒另一方的时候, 矛盾才会变相的消除。
    你看,当孙悟空完全不是黄眉童子的对手时,弥勒佛就笑嘻嘻地不请自来了。不迟也不早,咋就那么巧呢? 
    西游记中的弥勒佛, 尽管他的戏很少, 尽管他总是笑嘻嘻, 我们还是可以领略到这位二把手副佛祖的狠气, 那是超级的强大! 只几句简单的言语, 那个味儿、派头, 真叫足啊! 请看:
   
    1) 孙悟空斗不过黄眉童子, 哭的时候, 弥勒佛来了:“悟空,认得我么?”行者见了,连忙下拜道:“东来佛祖哪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
    孙悟空亲口说过, 我为人做好汉,只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即使见了玉皇大帝也只打个招呼, 唱个诺。现在, 他拜了弥勒佛, 而且还是连忙下拜的。
    曾拜九尾狐, 那是假变小妖不得已, 不算九尾狐狠, 拜观音唐僧, 那是有解脱之恩, 也不算狠, 拜如来, 是因为如来狠! 拜弥勒呢? 弥勒是一个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人, 却要连忙下拜! 这只能说明弥勒和如来一样的狠!
    弥勒是佛祖级别的人物,孙悟空当然不能马虎。
   
    2) 悟空道:“东来佛祖那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
    为什么不说失敬, 而要说“失回避”? 失回避是万罪。可见, 在佛组织里面的规矩是: 见到大领导, 首先是“回避”, 不回避, 就是万罪, 在回避不及的情况下, 才是下拜。
    真是牛啊! 这个佛组织从制度上保证了下属对领导的个人崇拜!
    因为弥勒佛的戏很少, 所以这一段要特别认真的去读, 按原文, 就只能作出这样的理解!
   
    3) 弥勒设计让悟空钻到黄眉童子肚子里, 黄眉童子疼得打滚, 眼泪汪汪,只叫:“谁人救我一救!”弥勒现了本象,嘻嘻笑叫道:“孽畜!认得我么?”
    认得我么?这句话, 弥勒佛说了两次。
    见到悟空的第一句话: 认得我么?
    见到黄眉的第一句话, 也是: 认得我么?
    这两个人是百分之百的认识弥勒佛的, 干吗还要问呢? 对认识自己的人说认得我么, 这就有问题!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是在讲狠! 讲狠的时候才说: 认得老子么? 叫你认得老子!
    孙悟空和黄眉童子是西游记里最狂妄的两个人, 孙悟空还不敢变佛祖, 黄眉童子的手段高些, 敢变佛祖, 简直狂到家了! 弥勒佛也许只是要黄眉童子和孙悟空比试一下, 黄眉童子却乘机玩了一次佛祖的味, 过瘾啊!
    这两个最狂妄的人, 同时被弥勒佛修理了一顿, 先叫黄眉童子把孙悟空整哭, 然后问孙悟空: 你认得我么?再反过来叫孙悟空把黄眉童子整哭, 然后又问黄眉童子: 你认得我么?
    你这两个狂人, 瞎起眼睛, 也不看看老子是哪个! 叫你们认得老子。
   
    黄眉童子被弥勒佛带走后, 孙悟空越想越不是味儿, 你的本事大, 是不是? 打不赢你, 是不是? 打不赢, 我就没办法了? 也不看看老子是哪个!
    原著上这样写道: 师徒们却宽住了半日,喂饱了白马,收拾行囊,至次早登程。临行时,放上一把火,将那些珍楼、宝座、高阁、讲堂,俱尽烧为灰烬!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惘然少年时》读书笔记
  • 下一篇: 《前山夏牧场》与《深山夏牧场》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