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白蛇记》读书笔记

2025-04-14 09:04:47  本文已影响人 

《白蛇记》读书笔记


中国古典小说读书笔记(580)·《白蛇记》
题解:《白蛇记》,亦题《李黄》,唐代文言传奇小说。郑还古撰。收入《古今说海》说渊部。即《太平广记》卷458《李黄》条,其后一条注出《博异志》,似本篇亦同出一书,或即郑还古撰《博异志》。
郑还古生平事迹请参见《中国古典小说读书笔记(576)·<博异志>》。
《白蛇记》(《李黄》)原文:
元和二年,陇西李黄,盐铁使逊之犹子也。因调选次,乘暇于长安东市,瞥见一犊车,侍婢数人于车中货易。李潜目车中,因见白衣之姝,绰约有绝代之色。李子求问,侍者曰:“娘子孀居,袁氏之女,前事李家,今身依李之服。方除服,所以市此耳。”又询可能再从人乎,乃笑曰:“不知。”李子乃出与钱帛,货诸锦绣,婢辈遂传言云:“且贷钱买之,请随到庄严寺左侧宅中,相还不负。”李子悦。时已晚,遂逐犊车而行。碍夜方至所止,犊车入中门,白衣姝一人下车,侍者以帷拥之而入。李下马,俄见一使者将榻而出,云:“且坐。”坐毕,侍者云:“今夜郎君岂暇领钱乎?不然,此有主人否?且归主人,明晨不晚也。”李子曰:“乃今无交钱之志,然此亦无主人,何见隔之甚也?”侍者入,复出曰:“若无主人,此岂不可,但勿以疏漏为诮也。”俄而侍者云:“屈郎君。”李子整衣而入,见青服老女郎立于庭,相见曰:“白衣之姨也。”中庭坐,少顷,白衣方出,素裙粲然,凝质皎若,辞气闲雅,神仙不殊。略序款曲,翻然却入。姨坐谢曰:“垂情与货诸彩色,比日来市者,皆不如之。然所假如何?深忧愧。”李子曰:“彩帛粗缪,不足以奉佳人服饰,何敢指价乎?”答曰:“渠浅陋,不足侍君子巾栉。然贫居有三十千债负,郎君傥不弃,则愿侍左右矣。”李子悦。拜于侍侧,俯而图之。
李子有货易所,先在近,遂命所使取钱三十千。须臾而至,堂西间门,割然而开。饭食毕备,皆在西间。姨遂延李子入坐,转盼炫焕。女郎旋至,命坐,拜姨而坐,六七人具饭。食毕,命酒欢饮。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第四日,姨云:“李郎君且归,恐尚书怪迟,后往来亦何难也?”李亦有归志,承命拜辞而出。上马,仆人觉李子有腥臊气异常。遂归宅,问何处许日不见,以他语对。遂觉身重头旋,命被而寝。先是婚郑氏女,在侧云:“足下调官已成,昨日过官,觅公不得,某二兄替过官,已了。”李答以愧佩之辞。俄而郑兄至,责以所往行。李已渐觉恍惚,祗对失次,谓妻曰:“吾不起矣。”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家大惊慑,呼从出之仆考之,具言其事。及去寻旧宅所,乃空园。有一皂荚树,树上有十五千,树下有十五千,余了无所见。问彼处人云:“往往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姓袁者,盖以空园为姓耳。”
复一说,元和中,凤翔节度李听,从子琯,任金吾参军。自永宁里出游,及安化门外,乃遇一车子,通以银装,颇极鲜丽。驾以白牛,从二女奴,皆乘白马,衣服皆素,而姿容婉媚。琯贵家子,不知检束,即随之。将暮焉,二女奴曰:“郎君贵人,所见莫非丽质,某皆贱质,又粗陋,不敢当公子厚意。然车中幸有姝丽,诚可留意也。”琯遂求女奴,乃驰马傍车,笑而回曰:“郎君但随行,勿舍去。某适已言矣。”琯既随之,闻其异香盈路。日暮,及奉诚园,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东,今先去矣。郎君且此回翔,某即出奉迎耳。”车子既入,琯乃驻马于路侧。良久,见一婢出门招手。琯乃下马。入座于厅中,但闻名香入鼻,似非人世所有。琯遂令人马入安邑里寄宿。黄昏后,方见一女子,素衣,年十六七,姿艳若神仙。琯自喜之心,所不能谕。及出,已见人马在门外。遂别而归。才及家,便觉脑疼,斯须益甚,至辰巳间,脑裂而卒。其家询问奴仆,昨夜所历之处,从者具述其事,云:“郎君颇闻异香,某辈所闻,但蛇臊不可近。”举家冤骇,遽命仆人,于昨夜所止之处覆验之,但见枯槐树中,有大蛇蟠屈之迹。乃伐其树,发掘,已失大蛇,但有小蛇数条,尽白,皆杀之而归。出《博异志》。
鉴赏:叙李黄遇一白衣美妇,随之至家,白衣妇之姨索钱三十千,为之偿债。遂留李一住三日。归家后身有腥臊气,自觉恍惚,身渐消尽,唯有头存。家人追寻至皂荚树下,有巨白蛇。后载又一说,叙李琯遇白蛇事,大致相同。此篇所记蛇妖魅人,虽甚怪诞而情节简率,但与后世雷峰塔故事有相似处,故常为人所引证。
诗评:李黄路遇白衣妇,绰约绝代美绝殊。随车至家求相爱,妇姨索钱为偿债。
遂留李住经三日,归家身有腥臊气。自觉恍惚身渐消,身化为水唯有头存。
家人寻至皂荚树,言有白蛇巨无伦。后叙李琯遇白蛇,大致相同白蛇妖异。
蛇妖魅人虽怪诞,难于雷峰塔比拟。故事警告好色人,妖魅常常化美女。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读书笔记之《穷查理宝典》—芒格最重要的三场演讲
  • 下一篇:《县中的孩子》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