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读后感

2025-04-12 07:39:18  本文已影响人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读后感


2024年11月份,我看了一本书——《我的骨头没有忘记》,真的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当然作者也棒极了,作为一个被确诊为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坚持不懈寻找疗愈之路,最终找到了最最适合她的治疗方式,不但疗愈了疾病,也疗愈了人生。
其实我并不太认同这些精神类疾病的定义,因为这是纯粹西方医疗体系下的定义,作为东方文化土生土长的我,我不明白到底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或症状应该被定义为精神疾病,或者说,我对于这个定义的定量值的确定持有保留态度。但抛开这些定义不说,对照作者对于自己人生经历以及对自身精神状态的影响描述,足可以对我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我肯定与作者有很多症状表现共鸣,但绝对没有她描写的这么严重。那么,她所采取过的所有治疗方式,其实也在给我一个借鉴参考,总结下来,药物是不可靠的,精神疾病还是得靠精神疗法,正如我们的祖先常说的:心病还需心药治。
其次,几个对我冲击比较大的认知,我认为需要记录下来。

“健康的心脏不会保持完全一致的心率。如果心跳的速度不变,那心脏实际上很不健康。最健康的心脏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适应得越快就越好。开始跑步时,心率最好能迅速提升;休息时,心率应该很快减缓。你的情绪也是如此。当悲哀的事发生时,如果你还觉得很开心,或者坐在那里毫无反应,那不是很奇怪吗?当悲哀的事发生时,你就应该感受到悲哀。路见不平,你就应该觉得恼火。然而,你在这些情绪中沉浸了一段时间后——那可以是一个小时、一天,或几个月,得看事态的严重程度——就可以回到放松、快乐或其他状态。得到治愈并不在于无所感觉,而是在恰当的时间产生恰当的情绪,且依然可以做回自己。生活就是如此。” ——所以,焦虑也好,抑郁也好,本身就是伴随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绪的一部分,当一个人对这类情绪的调节能力失控时,就会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甚至使人痛苦。

书中,汉姆医生问作者:你知道痛苦和折磨的区别吗?痛苦是在不幸发生时,你恰如其分地感受到的真实、合理的伤害。折磨是在痛苦之上雪上加霜,你因为感到痛苦而越发痛苦。消除折磨意味着你不往痛苦里添油加醋。面对痛苦,如果你把自己当作一把剑去应对问题,作为一把剑,你永远不能缴械投降,永远不能感受到放弃时的狂喜。——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痛苦和折磨的区别,今天被这个解释惊艳到了,这个解释也非常精确到击中了我,我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典型的外强中干的人,表面坚强,内心却非常敏感,其实这些都是长期面对苦痛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自我保护下把自己培养成这个样子的。

有一段作者的内心描述让我印象深刻:“我无须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左劈右砍——卡路里很高怎么办?都是碳水怎么办?诱发炎症怎么办?相反,我遵从了自己的本能反应,完全放下焦虑——能怎样?我就是想吃。能怎样?现在似乎就应该这么做。我吃了块曲奇,又吃了一块。下午三点,我躺在床上,哭了一个小时。经过一周的无法释怀后,我终于放下了。我做了所有糟糕的事情,却不觉得愧疚。“——其实我现在也有类似的觉悟和做法,我前几天的日志里也记录着自己的成长,从接纳自己的情绪开始,让情绪自由流淌而不认为这是不对的,现在也能从潜意识中唤醒那些沉睡的记忆,那些不好的记忆,尽管回忆这些事情会再次让我哭泣,但当我再次面对往事时,我已不再当时的现场,我现在已经足够安全,也足够强大,我不需要为当初的软弱感到内疚和自卑,相反,我心疼那个年少的自己,因为那都不是我的错。

其实,即便是被定义成一种精神疾病,也不是完全是坏事。作者在疫情期间意外发现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沉着冷静,一开始,她还为自己的这种”没事“的状态感到不安,甚至怀疑自己人格分裂,经过几周的思考,她忽然明白过来,原来没有失控时因为她早已适应了失控的环境。汉姆医生说,创伤后应激障碍其实是为了在生死关头救你一命而存在的。只有在一切太平时,它才是一种心理问题。所以当坏事发生时,这个病就一举从缺陷变成了超能力,所以,客观而言,这个病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机制,是神奇的人体通过不断演化帮助人们生存的。——这让我想到几句名言,打不死我的终将让我强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的不都是这个道理吗?所以,我能有今天的这些工作和生活上的成绩,其实也是熬尽了痛苦后的必然结果,当然,浑身的伤痛是既成事实。想明白这点,让我释然很多,我想,今后我应该还是会难免舔舐伤口,难免伤感,但我不会留恋在伤口上自我责备自己为何这么不小心,为何老天如此狠心让我受伤,我不会再为难自己,相反,我舔舐伤口仅仅就是为了让伤口发作的时候减轻痛苦而已。

一本好书,一本和我有共鸣的好书,作者真棒,我看到了自己比自己认为的更优秀,今天,我要感谢自己,没有我自己的努力,我不会成为今天的我。感谢自己选择了不停的学习,感谢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的看书习惯,感恩又读到了一本好书,感谢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爱。正如作者在她的婚礼上的一段感慨:“或许我一直都不过是个普通人,即使有缺陷、还在成长,也还是散发着光亮。一直以来,我得到了许多爱,也付出了爱。我没有意识到,在世间行走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做好事,每件事就像一块块巧克力,意外地从我的包里掉了出来。或许真正破碎的是我想象中的自己——为人苛刻不公、狭隘、吹毛求疵。虽然我不尽完美,但或许我一直是个奇迹,且还在延续。我就是那个有趣而可靠的朋友,永远都不会忘了回电给你,会为你做饭,并且不顾一切捍卫你的尊严。我就是那个全心全意的姐姐和女儿,珍惜家人并以家庭为先,或许这种做法是很多未经历重大创伤的人难以理解的。我就是那个勤劳能干的雇员,能为我所驻扎的工作环境注入轻松活力。我慷慨地付出爱,在发短信、打电话和给别人以肯定时都全心全意,因为我非常清楚那种爱的力量。”——我一样感谢所有人,感谢我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我正在成为我。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把自己重养一遍》读后感
  • 下一篇:《允许一切发生》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