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是你吗?或者说,我们人类真的有自主独立意识吗,还是我们只是别人手中操纵的生物呢?斯坦诺维奇告诉我们,很可能我们仅仅只是基因的载体,也就是说基因才是主人,我们就像是 alpha go,背后给 Alpha go 编程的人类才是主人,而有很多进化论方面的证据,比如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遗传三代之后,我们的曾孙所拥有的基因就跟我们很不一样了,但我们的整个 DNA 却跟百万年前原始人祖先的 DNA 结构几乎一致(而这也是《自私的基因》的观点),而这也就是作者所说的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层意义。还不止,不仅我们是基因的载体,甚至我们还是一些观念的载体。这些观念只顾自己的生存和繁殖(让更多人相信这些观念)而不顾载体的死活,就像911 恐怖事件中牺牲的恐怖分子,他们只为自己的理念而不顾自己的生命,而他们的这一举动会煽动更多的极端分子信仰他们的“真理”。而这也是本书书名中机器人的含义,这里的机器人其实指的就是我们人类。
解答了为什么人类会存在各种认知偏差的原因。自从看了不少行为心理学的书籍之后,我就清楚意识到人类有很多的心理偏差,比如:过度自信、锚定效应、从众心理等。但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偏差呢?行为心理学学家们的解释是,近两百年科技进步飞速使得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的生理结构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所以能让我们在充满危险的原始社会生存下来的生理反应由于无法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就变成了认知偏差。而本书的作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之所以会存在这些偏差,是因为我们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动物,除了理性,我们还有我们自身的价值观、伦理偏好方面的考虑。比如:一个很喜欢吃苹果的人,如果给他选择吃一个苹果还是一个梨,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苹果;可是,如果这个苹果是只有一个,而梨有很多个,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就很可能选择梨,这个行为虽然可能不够理性但是符合价值观(不要做出头鸟)。而作者指出,当身处的环境充满约束的环境(例如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公司里)那么人就会相对更加理性。
让我们能够叛变的有效工具就是理性和反思。理性,也就是通过逻辑推理、科学假设验证的方法,校验我们做事是否正确。作者的建议是用分析式思维覆盖自发式思维,也就是我们的所有下意识行为都要让理性过滤一遍,从中区分是否符合我们自我的利益,还是只是符合基因的利益。并且,还要配备反思,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而这也没有那么难,无非就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我只能选择这样做吗,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吗?我目前的处理方法是最好的吗,如果不是怎么做才是,我能改成最好的做法吗?”当然,这是简单但不容易的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做的时候却经常会想不起要这样做,因为我就是这样。但我觉得这很有必要进行尝试,后续我在每天的flomo 三习中加入这一点。
最后,很推荐大家阅读此书,相信对大家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都能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