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读《道德经集释》有感

2024-09-05 08:00:09  本文已影响人 

谓“六根”无欲。
——读《道德经集释》有感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强调“致虚守静”,只有如此,方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认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归根、复命,”又是人们认清“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的最佳方式。
成年男男女女,非神仙而是凡胎,按照道家所说,都会有“六根不净”,“六根”受染,“五欲”奔竞,本性缺失。杜广庭先生对本章注释较为详尽,现引用,以飨众多友友。
一、何谓“六根?”
一曰眼根,眼睛能睹外物。
二曰耳根,耳能闻听诸声。
三曰意根,能生诸多攀缘之意。
四曰鼻根,能便辨别诸香臭。
五曰舌根,能辨别五味。
六曰身根,能产生诸多烦恼。
六根生出罪因,辗转相生,障弊真性情。比如花卉草木,开花结果,辗转相生不穷,如根所生,故源于六根。
既有“六根”,势必产生“五欲”者。
二、所谓五欲:
眼欲五色,耳欲诸声,鼻欲诸香,口欲诸味,心生众多欲望。
“六根”产生“五欲,”五欲,势必会障弊“五情,”各类烦恼萦绕于心。
三、所谓“五情”就是指:
内心产生悦慕,谓之爱;
外境反射于心,谓之染;
由境导诸生心,谓之欲;
欲望不能制止,谓之奔;
意想交互侵扰,谓之竞。
“致虚极,守静笃”乃是“六根”不动,“五欲”不生,“五情”不欲,秒本不失之要妙。
《易经》乾卦爻曰:“水流湿,火就燥。”(就是说:水的本性就是向低洼潮湿的地方流动,而火的特性就是朝着干燥之处燃烧。)水火犹能感应如此,况且“虚极守静”,不能致于道乎?
四、“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百家讲坛著名学者马未都,其博物馆命名为“观复。”出于好奇心,鄙人翻阅《道德经》十六章,对“观复”有了初步认识。今天重读“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其理解另有新的感悟。
《易经》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复。”(震雷藏于地中,象征复归。)复者,反其本也,反其本则静,静而能复归。万物竞相并作,动也;观其复者谓息也。本该“息”的时候仍在动而不止,则失其本。
“物芸芸”,即花草树木枝叶茂盛之时,若到了秋冬时节枯萎凋零,“归根”复息状态。
人类亦然。青壮时期,立功懋绩心切,名利场,欲出人头地,若不混个一官半职,或者赚个金满钵满誓不休矣。一旦气血衰弱,卧床身残,转辗反思,生命最贵,金钱如粪土。或者,混到退休,回头反思自己,方能“复归于根,”繁华落尽,归根守雌于静。
此时“六根清净”,“五欲”平静,坦荡荡“风平浪静,”只剩得囊有“三宝(社保、医保、交通卡宝)”,各回各屋,各燻各天,含饴弄孙度暮年。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读《曾国藩最喜欢读的书》有感
  • 下一篇:看《官场一个小人物的野望》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