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仪式、政治与权力》读书笔记

2023-03-15 07:59:52  本文已影响人 

《仪式、政治与权力》读书笔记

如果你稍作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仪式,如婚礼、葬礼、升旗仪式、选举投票仪式、成人仪式、生日庆祝等等,那么,这些仪式有什么作用呢?本书就试图揭示仪式在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大卫.科泽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人口学家、历史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学会主席,布朗大学教务长。

仪式就是一种体现社会规范的、重复性的象征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与其说生活在物质世界,不如说生活在由人类的文化和经验构成的象征世界里。比如一些奢侈品象征着高贵,奖杯象征着荣誉,玫瑰象征着爱情,国旗象征着国家等等。这些象征可以简化世界繁复多样的文化,让我们更好地去认知、理解及把握这个世界。

而具有社会规范性的、重复性的象征特点的仪式,则为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一条认知的捷径和一副很好的安慰剂。

在政治领域里,仪式具有什么作用呢?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提升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人们的归属感。

在一些专家看来,人们对某组织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应该建立在共同的信仰之上。其实,个体的信仰依赖于理性论辩的世界不可能存在,因为如果存在这样的世界,那么个体一旦遇到更好教育或者更加能言善辩的对手时,就会改变他们的信仰。比如每种宗教都有其不同的一套严格的仪式,教徒可能对于宗教的一些思想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仪式却是个严格的界限。佛教有八大门派,无论认知再不同,只要遵守着佛教的仪式,都是佛教门徒。还比如入党入团的仪式,婚礼仪式等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提升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传达某种信息。

仪式可以简洁而鲜明地传达某种信息。在生活中,小到宴会座次的安排,大到国家领导人的选举,都简单鲜明地传达某种信息。最近的俄罗斯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外国领导人的桌子摆放就是个例子。普京此前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等西方领导人时,两人坐在桌子最长处的两端,远远对话。而此次会见王毅时,同样还是那张桌子,双方在彼此距离最近的位置“面对面坐着”,这与之前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向世界人民传达了准确而鲜明的信息。

还比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2年2月的最后一周,当俄罗斯军队在俄乌边境集结近20万兵力时,泽连斯基穿着一套深色西装,一件干净利落的白衬衫,系着一条颜色相配的领带,看上去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政治人物没什么不同。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泽连斯基的西装打扮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褐色的军装夹克以及军绿色的T恤,还有满脸的络腮胡,被解读为向外界展示了一个“战时总统”的形象。这件军绿色T恤代表了乌克兰军队、民兵组织和平民,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传达的信息不言而喻。

三、确定权力的合法化

仪式借助文化的惯性可以把一些权力合法化。在中国古代,玉玺就是一个象征物。世人普遍觉得,得玉玺者得天下,所以袁绍对玉玺那么迷恋。在现代,虽然有些国家在换届时,可能提前半年都商定好了人选,但还是要走一下“选举”这个仪式,因为“选举”在现代社会意味着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意味着权力的合法化。在以前农村,如果你只领结婚证而没有举办仪式,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反而举办了结婚仪式没有领证,大家觉得无所谓。还有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男尊女卑的仪式,比如家中有了客人,女人做饭,但不能上桌吃饭。哪怕这个女人再强势,也很少对这个仪式质疑过。由此可见仪式的力量确实超出人们的想象。

有些人可能好奇,人不是理性的吗?怎么会被动的接受这些仪式的影响呢?作者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图式化思维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观点认为,知识与个人大脑中的组织方式有关。其基本假设是,我们在进入世界时并非一无所知,无论见到什么都纳入脑中。我们通过认知来接受信息其实是一个“处理过程”:它通过“早已存在的被图式化和抽象化的知识系统”来达成。这种被组织化的知识结构便是图式。

比如,当一个小孩子从小接受的文化背景就是“天地君亲师”,当这种文化内化到他的心里时,他再遇到其他文化,一定不假思索的拒绝。比如在中国,“旧历的新年毕竟最像新年”,就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从小实在旧历新年的各种仪式中长大的,具有了内在的对新年的认知结构。

二、情境化的感染对理性认知的影响

虽然认知与情感有龃龉之处,但两者的关系却很密切。例如,人的情绪越是激动,他的注意力就越是狭隘,用于解释经验的类型也就越少。感情用事的人会草率地将人们分成两类:“志同道合”和“非我族类”。比如在百日誓师仪式上,当个人受到周围人慷慨激昂情绪的感染时,是很难保持自己正确的认知的。还有,仪式对人的意志和思想也有难以估计的转化作用。比如清朝入关时,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作为一项铁血政策。不管你内心是否归顺,留发就意味着你不归顺,不归顺就意味着要被杀头。在这样的野蛮政策下,一些人为了维护祖宗“恭维鞠养,岂敢毁伤”而誓死不从,但更多人还是选择了虽然内心不服,但还是剃了头发。但剃发之后的这些人,在屈辱中,随着时间,见反抗无望,内心慢慢也会发生变化。

三、首因效应对理性认知的影响

“先入为主”是我们认知的一个特性。我们对不同特征的认知顺序,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或人的理解。比如我们从小参加升旗仪式,这种持续地重复地仪式就会影响我们成年后的认知。很多女孩找男朋友,往往无形中将自己的父亲当成了一个范本,也是首因效应的一个体现。

以上只是大致梳理了一下内容,可以看出,仪式对人的影响远大于人们的估计和想象。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慢慢沉淀下来的文化无形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仪式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我们对它深入研究,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扬长避短,让仪式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理想国》读书笔记
  • 下一篇:《资本论》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