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联的最后一年》有感
王旭华
近期,我阅读了《苏联的最后一年》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和苏联的不同发展道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在对比的过程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产生了新的认识。
苏联作为曾经的世界超级大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左右着历史的走向。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国,却在1991年轰然解体,这背后的原因值得人深思。通过阅读《苏联的最后一年》这本书,我对这一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苏联在经济领域面临着严重的困境。自斯大林之后,苏联领导人长期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十分教条化,始终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并且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业,致使轻工业的发展非常落后,忽视了人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虽然曾试图进行改革但收效甚微。这些导致了苏联的社会现实逐渐恶化,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加之苏联政府深陷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中,使得国家经济接近崩溃。
其次,苏共的领导人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屡见不鲜。自斯大林之后,每一任苏联领导人上任之后都会全盘否定前一任领导人的方针政策,并且进行权力斗争,清除异己。这导致苏联后期优秀的干部日益稀缺,进而对于马克思理论的认识也越来越偏颇。并且,对于马克思列宁思想的错误理解也助长了党内的不良风气,例如贪污腐败、滥用职权。这些事情也使得苏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日益恶化,逐渐丧失了人民的拥戴。
最后就是来自国际上的压力使得苏联内外交困,孤立无援。一方面,由于社会制度的区别,自建立之日起,苏联就受到了以西方国家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打压,而后又在冷战期间与美国摩擦不断,这使得苏联的国力逐渐被拖垮。另一方面,苏联强硬的外交态度使得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关系逐渐僵化。例如,苏联在未经我国允许的情况下私下与美国达成协议,干涉我国的台湾问题,而后又单方面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多项支援条约,这导致了中苏关系破裂,甚至于在八十年代险些爆发冲突。又比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创造性地进行经济改革之后,苏联却联合华约其余国家武装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强硬地将这场运动扼杀在摇篮中,这也为后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倒向资本主义阵营埋下了隐患。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苏联解体的必然性和复杂性。同时,我也将同时期苏联和我国的方针政策做了对比,加深了对于我党的思想和路线的认识。
在经济方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正是由于我们将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避免了像苏联在经济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政治领域,我党吸取了苏联的惨痛教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党的思想和路线进行了完善,实事求是,敢于纠错,坚决抵制贪污受贿的行为,维护党和国家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因此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外交领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反对侵略和霸权主义,不干涉他国内政,坚持维护世界和平,这使得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也对于党更加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