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南唐世家》读书笔记

2024-03-17 07:44:02  本文已影响人 

《南唐世家》读书笔记

前文提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李璟出兵去干涉北方事务,比如说援救李守贞,尽管都是三心二意,虎头蛇尾,却还是会有人,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在李金全他们出兵虎头蛇尾而归以后,居然还有人跑来金陵投诚,请求得到李璟颁发的委任状。

诚然,可想而知的是,在李守贞他们相继兵败身死以后,恐怕并不会有什么高层次、重量级的人物,再来跟李璟暗通款曲了;他们暂时都处于噤若寒蝉的状态。但是,高层次的人物尽管不够,也可以由层次相对较低的人物来凑个数。对于包括李璟在内的,历代的割据政权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向来不是滥发委任状的问题,而是委任状发不出去,没人承认,当作草纸的问题,故而对于他们来说,宁缺毋滥的逻辑可能就要改一改,叫做宁滥勿缺。

的确,此时来找李璟投诚、索要委任状的人,就很难称之为什么高层次的人物了,据史书称,他们都只是淮河以北的“群盗”,也就是各路的山大王,但这总比没有强得多,故李璟在表面上,还是将这些山大王待以上宾,展现出一派宾主尽欢的景象。

不过,在宾主尽欢之余,这些人却又提出一个要求,可能会让李璟稍稍觉得有些奇怪。他们居然跟李璟说,想让李璟派出一位有力人士前往淮河以北,以便随时指导他们的工作。

之所以说是奇怪,实在是因为这种要求与他们的身份,好像就不是那么协调。殊不知,他们都落草为寇了,居然还热衷于找人来指导自己,仿佛是官瘾很大似的。这样的要求,恐怕也的确是李璟此前所没见过的罢,这么些年来,李璟所打过交道的,大抵只有那些各怀鬼胎,竭力想挣脱他羁縻控制的野心家。

这种要求李璟可能的确没见过,但既然他们都这么热情,李璟一点表示都没有,可能也不好罢,他也不得不将这件事提上日程,认真考虑一下,究竟该派哪一位有力人士,前去指导那帮人的工作了。而他这一考虑,有分教,就又引出一位大人物来。原来,他经过考虑以后,最终决定派往淮河以北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的一位老熟人:皇甫晖。

皇甫晖作为我们的老熟人,他在北方时都参与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大家就已心知肚明,在此就不再展开来聊。总之,他原本是魏博的一介小卒,暂时得势在这件事上面,后来被迫出逃,也在这件事上面。当石晋灭亡,契丹人打进汴梁,契丹人却要多管闲事,掺和起历史问题来。赵在礼,也就是皇甫晖他们当初拥立的魏博节度使,已在郑州吓得畏罪自杀了。

赵在礼这种从犯都要畏罪自杀,何况皇甫晖这种主犯呢。皇甫晖还不想死,因此他就只能出逃,寻找能庇护他的地方。后来的事情我们就知道了,他最后跑到了李璟这里来落脚。

他在李璟这里落脚至少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他在这里的确可以与从前的自己告别,一切的历史问题,都可以是俱往矣,一风吹,甚至不会再有人来刻意提起。李璟再启用他来干什么事情,完全是量才录用,即李璟认为这件事情他可以办好,而跟他的过去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说,李璟此时想到要让他回到淮河以北去,对那些前来投诚的山大王进行指导,就跟他的过去无关,而仅仅是因为,他皇甫晖也是从北方来投奔李璟的,因此肯定熟悉北方的情况,是合适的人选。凡是涉及北方事务,李璟都会优先考虑他们的。

当然,历代落草为寇的人里面,都不乏具备政府军背景的人士。皇甫晖是在密州刺史的任上出逃的,而密州在山东,距离所谓的淮北一带,并不算远。说不定,在那些跑来向李璟索要委任状的山大王之中,真有几个皇甫晖在密州的旧部,因此李璟才会想到皇甫晖,因此我们也就不能说,李璟想到皇甫晖,与皇甫晖的历史问题,完全没有关系了罢。

李璟不仅十分重视皇甫晖,认为他是合适人选,还相当关心皇甫晖这个合适人选的个人安全问题。为了壮大皇甫晖此去的声势,同时保护皇甫晖的个人安全,李璟还特意拨出一万人马,跟随皇甫晖,仍然再走海州方向,同去淮北。

看起来,这个措施也可谓是细致而周到,但我们后人却不得不指出,像是这样进入敌占区开展活动,人越多,则目标就越大。当李璟一口气给皇甫晖派了一万人的时候,我们就不禁要问,他派皇甫晖此去的目的,到底是打正规战呢,还是指导各路山大王行动呢?他们这一万人马,大摇大摆地在北军控制区穿梭,到底是秘密呢,还是公开呢?

即便是秘密,实际上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了。皇甫晖这一万人马越过淮河,马上就把北军的上上下下,统统都给惊动了。到此,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不过,北军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庞大的势力和组织,内部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心怀反侧的若干分子,在北军内部自然是存在的,也就可资其他方面去利用。何况,像是李金全、皇甫晖这种在北方混了多年的人,他们在北军内部的人脉网络,很可能还是依然存在,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皇甫晖他们的行动惊动北军以后,最先出现的,并不是前来阻击的大队人马,而是倒戈卸甲,望风迎降的分子。北军方面的蒙城镇将咸师朗,率先投向皇甫晖。

蒙城这个地名我们后人就知道,因为这个地名今天还在沿用,此地在今天,是一个县级单位。不过,蒙城在今天是县,但在当年就不过是一个镇,率部镇守此地的人,大抵就不可能有多高的级别,如果不是作为客体出现在相应的历史事件之中,这种人在史书中留名的概率,应该说是微乎其微的,遑论留下独立的传记。

由此则可想而知,我们对于这类人的生平,也就不可能了解得详细。此人一见皇甫晖来了,就迅速倒戈卸甲,投向皇甫晖,是不是因为他跟皇甫晖有些渊源,他是皇甫晖的旧部呢?不得而知,我们只能说,有这种可能。要投降,难道还缺理由么,如果要找倒戈卸甲的理由,恐怕可以找出一千个,难道非得是皇甫晖的旧部,才能去找皇甫晖投降么?

图片​
咸师朗要投降,当然也不一定需要特别的理由,只不过,正如我们所总结的那样,蒙城这个地方在当时的级别并不高,甚至还没有今天高,由是也就决定了,咸师朗个人的级别也就不高,他手上掌握的资源,当然也就不可能太多。那么,以这个人的级别,以及他所掌握的资源,即便他倒向了南唐方面,恐怕也无碍大局,对于形势的影响,可想而知是不会太大。蒙城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他手下充其量亦不过指挥几百人,他即使叛逃了,这点兵力的损失对于北军来说,也是不痛不痒;而以他的级别,也很难一呼百应,引起他的广大同僚们群起效尤,纷纷模仿他去投奔皇甫晖罢。

这也就决定了,南唐这边得到了咸师朗的加入,也只能是不咸不淡,不足以带来决定性的影响。即便有这一个人,和他手下的几百号人投降了,淮北的局面也谈不上打开,皇甫晖的前后左右,仍然都是北军,他和他带来的一万人马,仍然要在前后左右北军的包围之中穿梭。咸师朗的投降没有决定性意义,正是因为他没有带动起投诚的风潮,其余的这些北军又怎么可能只是作壁上观,围观皇甫晖在他们的地盘上穿梭呢。

上得山多终遇虎,皇甫晖他们在另一个叫做峒峿镇的地方,终于遇到了北军大队人马的阻击。据称,阻击他们的这支北军来自徐州,领头的大将,是一个叫做成德钦的人。

当然,成德钦这个人也可谓是名不见经传,因此可想而知,他的级别也就不会太高,可能也指挥不了太多的兵力罢;不过,正是因为他的级别同样不太高,手下的兵力同样不太多,他所取得的战果,庶几才可谓是斐然罢。据称,他此次率部前来阻击南唐兵,竟一举取得了斩首、俘获共六百人的战果。

试想,假如说他的部下只有两千兵力,就能一举取得歼敌六百人的战果,这难道能说不是很大的战果么?

当然了,成德钦带徐州兵所取得的这些战果,未始就一定没有别的什么隐情。他这个俘获、斩首六百人的战果,当然并不一定是在与南唐兵的正面交战之中取得,甚至还可能根本不是在战斗中取得。在峒峿镇出现的,不一定是皇甫晖的主力战斗部队,也可能是后勤人员,辎重民夫之类;甚至,他还有可能干脆去杀良冒功,抓杀一些普通老百姓,来充当“俘虏”和“斩首”的“战绩”。上述可能性,都是不能排除的。

上述可能性诚然都存在,不过,据笔者看来,避开敌人的战斗部队,打击敌人的辎重、炊事等后勤辅助人员,这就属于游击战的战法。好像没有这种规定说,打起仗来就只能攻击敌人的战斗部队,不能打击敌人的辅助人员罢。他能够以游击战的方式打击敌人,削弱敌人的战斗力,这当然就是好样的罢,不应该因此而受到责备。

至于杀良冒功的可能性,这当然是容或有之,不能排除。可是,杀良冒功只能骗骗自己人,骗骗自己的上司,却肯定骗不了敌人,要让敌人配合你表演,那更是万万不可能。如果说成德钦在峒峿镇是杀良冒功,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而南唐兵也并未受到任何挫折和损失,那皇甫晖又为什么要配合他的表演,此事之后,就主动撤退了呢?

至少,史书的说法,的确是这样的。此次在峒峿镇损失了六百人以后(我们姑且以确有此事,作为讨论的前提罢),皇甫晖他们马上就打了退堂鼓,他要带领大家撤退了。而他的这次淮北之行,无论他是来指导工作也好,打正规战也罢,到此也都只能告一段落了。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说是虎头蛇尾罢。那么,皇甫晖又自行收兵回淮南以后,又有何要事,我们还是暂待下文,继续来看罢。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雨果作品读书笔记
  • 下一篇:《人生护城河》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