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孔子传》(鲍鹏山版〉读后感

2023-09-29 07:58:15  本文已影响人 

《孔子传》(鲍鹏山版〉读后感

        一百年前,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引进了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希望把这两个先进的理念推广给普通民众,祛除愚昧,专制,实现民众的民主科学价值观。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们还提出另一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批判孔子,后面的一些诸如破四旧的运动也将矛头对准了孔子。

然而,他们的靶子并不精准。孔子思想影响巨大,可是,经历两千多年的多次变迁,后面诸多思想并非孔子本人的思想,如“存天理、灭人欲”这种理念是程朱理学的宋儒的思想,这些对女性的束缚非常大,是不符合现代文明的,我们当然要加以批判,但是这并不是孔子的主张。

而真实的孔子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人,可爱的人,优秀的老师。

鲍鹏山教授这本《孔子传》企图还原孔子的一部书。本篇将从教育理念、个人品质、论语新解、时代局限四个维度说一下本人读书的感受。

(1) 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先进的,对当下现代化的教育可以提供许多的资源,诸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是目的”等。
有教无类,这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受教育权在当今社会,属于基本人权:每个人都要接受规定时间的义务教育,如有条件,还可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现代人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在春秋时代孔子之前,官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只能是贵族子弟,而孔子创办私学后,非贵族人士的受教育的权利得到认可,不同阶层、不同出身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史书记录孔子门生三千贤者七十二的说法,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优秀的学生,首先得利于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使更多的群体有机会崭露头角。
鲍鹏山认为,孔子的有教无类还打破了贵族对文化的垄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大批新兴地主、商人、平民子弟进入私学,为社会发展推动。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理念重要的特色,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子路与冉求,子路很勇敢,做事情比较鲁莽,不计后果,冉求小心谨慎,比较拘谨,做事情翻来覆去的考虑。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我听到一件正确的事情,我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孔子说:那怎么可以?你有父亲、兄长在,你至少要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而后来冉求也来问孔子相同的问题,孔子却说:是啊,既然你觉得正确,就应该马上去做,不必犹豫。

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鲁莽,需要教他三思而后行,冉求过于谨慎,需要鼓励大胆去做。

人是目的,是教育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大学》的作者是孔门传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孔子办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伟大人格的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个论述来自于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我想用它来形容孔子的主张,也是可以的。德育在现代教育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培养的人只有科学与技术,而没有健康的人格,可能对人类是一种危害。

(二)个人品质
孔子无疑是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周游列国的时候,最艰难的一次是陈蔡绝粮,陈蔡两地的大夫担心孔子到楚国去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力,便派人把孔子与弟子困在荒野之中。孔子师徒食物吃完,陷入绝境之中。子路想不明白,过来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问:德行高尚的人为什么会遭到如此不好遭遇?我们普通人也会在很艰难的时候提问:不是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吗?为何我们这些好人都没有好的结果?
人在艰难的时候最难体现人格魅力,孔子说,君子固穷,穷,并不等于没有钱,古代贫与穷是两个概念,贫是没钱,而穷,是没有路可走。
道德只能保证我们成人,不能保证我们成功。成人是在道德伦理层面的,成功是世俗层面的。子路认为,我们有高尚的品德,就会取得世俗上的成功,这是将品德功利化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冲突的多,也就是坚守道德的(君子)在世俗层面比较难成功,而不坚守道德(小人)更容易上位,所以我们都会有子路那种感觉。概括而言:我们是要高尚的失败,还是要下流的成功?孔子的答案是选择高尚,即使它的成功概率更低,因为高尚在孔子的价值体系中更靠前。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定要用现世的报,那应该是:行善本身就是一种善报,而作恶本身就是一种恶报。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的话得到孔子的共鸣:老师的道非常高,现在天下不容您,但是,您已经尽力去推行大道了,即使不被诸侯接纳,又怎么样呢?如果是我们修为不够,那是我们的错,但是,现在问题不在我们,是有家有国的诸侯和大夫们不能用我们的道,我们不被容纳,恰恰更能体现君子本色。
不容,然后见君子。

(三)论语新解
鲍鹏山在这本书中对《论语》做一些比较有趣的解释,比较有趣。现摘取一条分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我们一般理解为,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并把它传授给其他人,就可以当老师了,老师也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而鲍鹏山老师有一种全新的解读:真正的好老师,不仅有知识,还要对人间是非、善恶美丑有价值判断力,他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判断是非的能力。温故,只是知识层面的教育,而知新,则是拥有批判力,价值判断力。
这是一个非常具现代教育思想的解读模式,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还要让学生有批判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知新”的人,能够根据正确的价值观对纷纭世界做判断的人,才能真正的“立”起来(三十而立的立),否则,光有知识,只能算是立起来的“书橱”或者“机器”,与“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理念是一致的。
(四)时代局限
孔子作为圣贤,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子贡是一个大商人,善于经商,他评价子贡说,你是一个器。《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实际就是批评子贡过多时间经商,没能更好的修身,表现出孔子的轻商精神。
现在工商业发达,经济学告诉我们,使得人类生产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正是商业。商业促进分工,分工使得生产力提升,而市场的竞争使得生产者不得不进一步提升,可见商业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指出:天主教认为商业赚钱是不道德的,而新教告诫大家,努力赚钱更利于以后到达彼岸。解放了思想,大大促进了民众经营工商业,使得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我们今天丰富的物质世界,也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工商业的大力发展。

孔子向往“三代”,希望民众过上美好生活,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目标,但是轻商的思想,使得他的目标与实际越来越远。站在今天眼光来评价孔子轻商,未必很公平,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孔圣人什么都是对的,又走进孔子不希望看到的那种状态——缺乏批判精神了。指出他的局限,这不影响孔子的伟大。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顾命 康王之诰》读后感
  • 下一篇:《传习录》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