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一前两年,驻守柏林墙的东德卫兵亨里奇射杀了一名企图翻越柏林墙出逃的青年。柏林审判时,被告律师辩称,受审人当时只是执行命令,没有选择的权利。法官的反驳十分精彩,指出即使执行命令,仍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可以选择打不准。”
反思:如果把这个“一厘米之变”用到教育细节中,在无法改变教育体制和环境的情况下,意义还是积极的。
每次印发资料,我会预留10份,留给那些丢三落四的学生,与其惩罚他,不如重新给他一张新的试卷,当他感受到宽容的能量,又可以让他多做一遍,下次反倒不会丢失了。(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屡教不改,这个应另当别论。)
传递方式
“熊最爱吃蜜,而野蜂的蜜,多是藏在树窟窿里。大熊白天先到森林里寻找大树窟窿,一尝,是甜的,便断定是蜜,然后回“家”把小熊一个个运来,让小熊吃。待小熊吃饱,再一个个运回去。小熊吃蜜时,大熊四处张望,保卫小熊。若有人靠近,大熊会打死、咬死或压死来人。
东北的农夫想出一个主意,把藏在大树窟窿里的蜜挖走,换上大粪。大熊再带小熊来吃,小熊一尝,即不吃。大熊就打小熊,强迫他吃;小熊还是不吃,大熊气急败坏,大打出手,直到把小熊拍死、扯烂。等到把小熊一个个扯烂后,大熊自己一尝,不是蜜。大熊坐下来,把小熊们的尸骨往一处堆砌,好像重新堆砌在一起,小熊还会活过来。这时候,大熊的哭声响彻整个森林。”
反思: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时常反思自己的传递的方式是否出现问题。每次考试,总觉得学生没有想象中聪明,明明简单的问题,怎么就出错了呢?这次月考,我和学生同步写作文,结果在写作文指导时,发现我自己写的作文结构(详略不得当)就出了问题。在限定的时间里,有很多影响因素,连老师都会出错。那么在作文课时,我把这份心得分享给学生,同时提出建议:准备好2—3个素材上考场;认真审题,紧扣中心写;详略得当……
试卷难不难,老师先做一遍,把自己做题的感受分享给学生,真正与学生“同频共振”。同时,梳理知识点,总结答题经验,这样说,学生会更愿意听;这样做,学生学得更有效率。
什么是好学校
“什么是好学校呢,就是一个你未到之时,就无比渴慕到达,到了之后,就再也不想离开的地方。这个吸引力来自学校的传统,而这个传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学校的风格。所谓风格,是隐藏在师生行为背后的一整套大家认同并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念,它弥漫在学校的空气之中,无声无形,却又无时不在。它的快乐、自信是内生的,拒绝任何虚伪的包装。”
反思:作为家长,对一所学校的渴慕,大多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的肯定。那么学生呢?我们可能甚少问学生这个问题。毕竟,九年义务教育给我们一个潜在的“义务”意识。如果学生对学校有一种期待,会是什么样呢?如果,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灵,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学校吗?
“相对于课业这一显性负担,孩子心灵上、精神上的隐性负担更值得关注,因为呵护美好人性的成长、培养人格健全的文明公民,才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反思:怎么呵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早恋趋向,如何与学生谈?学生偷带手机来学校,被没收时,如何与学生谈?学生的成绩有浮动时,如何鼓励学生呢?很多问题看起来很迫切,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工作。但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精神上的隐形负担更值得我们关注。
如何说,学生更愿意听?班主任每天都会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今天是学生玩手机问题,明天是学生退步问题,接着又是学生与家长闹僵,家长求助的问题……事实上,我也有茫然的时候,但至少我又学会了不应该这么做。至少我试图寻找应该怎么做。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听不懂“别”,听不懂“不”,也不爱听这两个“字”。其实,我们跟学生谈的时候,可以试试这样说“我看到、我注意到、我观察到”。这一招特别有效,比起沉下脸来训斥有效多了。当然,最后,我们应该用这个方法聚焦学生的具体行为去鼓励他,肯定优点,建议用什么方法改变陋习,平时再加强监督。
小结:
最近只要有碎片时间,我就拿起《教育细节》和《爱弥儿》这本书,特别受启发。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引导孩子,教育细节非常关键,多学习,多实践,总比固步自封强。作者在书中最后说,“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赠予大家,与汝共勉!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