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读书笔记

2023-03-12 06:48:52  本文已影响人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读书笔记

截止到2002年,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期间,已经出现了3次股价大跌,分别是1973~1974年、1987~1988年,以及最近的1999年,股价都曾跌去了40~50%。但随后都很快恢复了过来,并不断创造着公开上市股票价格的记录。而巴菲特本人也经历了数次被质疑、嘲笑,还被批评错过了电子、无线电、网络以及生物技术的革命。然后又不断被冠上“股神”、“奥马哈先知”的名头。面对这些评价,巴菲特说这些从来不会成为自己的困扰。事实不会因为人们赞成或否定而发生改变。如果不能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在投资上做的出色。正确的投资,只取决于客观事实,以及正确的分析。

这几句话太重要了,光明必须重复一遍:

如果不能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在投资上做的出色。

正确的投资,只取决于客观事实,以及正确的分析。

在2002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给金融衍生品起了各绰号,叫做“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倒不是说他认为金融衍生品就不能碰,事实上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后,伯克希尔就买了不少衍生工具合约。在他眼里,金融衍生品跟其他有价证券一样,如果能正确评估风险和价格,是可以购买的。他的投资对象,是“价值被低估”的资产,不仅是股票、企业,还包括债券、商品、外汇期货等等,当然也包括衍生品。

他把金融衍生品看所是金融武器,主要是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很难驾驭的东西,而且很容易诱发人们的赌性,从而造成市场的动荡。我们在《大空头》读书笔记中有聊过,金融衍生品就是一个基于交易双方的信誉,而成立的一个赌局。比如我说明年茅台会跌到1500元,你说能涨到2500元,我们签份协议,实际价格离谁的数字最近,谁就赢得对方的钱。这份协议就是一个基于茅台价格的衍生品合约。张三说我能赢,李四说你能赢,他俩又签一份赌约,又是一份衍生品合约。就这样一层层扩展出去,所有衍生品的价值,可能会远超茅台的市值。

这就带来几个问题:

首先,交易的双方有很大的动机,去做些事来影响结果,比如你指使李四跑到茅台仓库放把火,来推升价格。

其次,金融市场上的衍生品交易中,旱涝保收的是交易员和机构,而投资者才是承担风险的那个人。这让赌局变得越来越大。

第三,绝大部分衍生品交易都动用杠杆,一旦出问题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形成更大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第四,美联储将投行和商业银行分开了,但金融衍生品让很多机构得以绕过这个监管,比如投行、保险公司等。而大量的风险,已经集中到几家衍生品交易商那里了。

最后,巴菲特和芒格阅读了几家大型银行的报告后,发现他们根本就看不出,这些金融机构承担了多少风险。事实上我们知道,这些机构的高管们,自己也不知道。

基于这些原因,巴菲特他们退出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并称之为“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

不得不说,老巴同志的眼光的确老辣,他看到的这些问题,在几年之后的次贷危机中,全都出现了。迈克尔·巴里跟投行对赌CDO市场崩溃,结果投行们在楼市下跌之中,一直用调整账面报价的手法,维持CDO的价格,不断要巴里增加抵押品。还好巴里坚持了下来,不然爆仓的话,就真被投行给玩死了。而基于次级抵押贷款形成的衍生品市场,在监管之外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最后导致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倒下,引发华尔街,乃至全球的一场金融风暴。在“大而不能倒”的理由面前,各国政府和央行出手救助。付出巨大代价后,作为始作俑者的华尔街高管们,却没有谁为此承担责任。即便是辞职的,也带着之前的大把收入华丽丽地离开的。

当然,2002年老巴的观点,肯定是有不少人看到的,但没多少人会因为未来的风险,而放弃当下的利益。但巴菲特能做到,所以他能在投资市场上活得很久很久。

2003年11月,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透露,在2002年春季开始,他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首次进行了外汇交易,这可是之前他从没有触碰过的领域。他并没有透露细节,只说“斥巨资购买了若干种外汇”。后来我们知道,到2006年,他基本上结束了外汇交易,宣称伯克希尔获利22亿美元。

为什么巴菲特会去做从没有做过的外汇交易呢?这是因为他认为美国的贸易赤字已经极度恶化,国家“净资产”正在加速流失海外,美元肯定会贬值。因此买入多种外国货币,等美元贬值后再兑换回来,从而获利。

为了说明贸易赤字给美国带来的影响,巴菲特用“勤俭村”和“浪费村”的故事进行了解释。勤俭村和浪费村比邻而居,唯一的固定资产是土地,都通过生产食物实现了自给自足。后来勤俭村决定要多生产食物,多出来的出口给浪费村,换取浪费村的货币。浪费村大喜过望,不用劳作也能吃饱,只需要付出货币就行了。慢慢的,勤俭村积累了大量货币,然后去购买浪费村的土地,最终完全拥有了整个浪费村的土地。从此,浪费村的人们必须加班加点生产食物,维持生计之外,拿来还债,并支付土地租金。勤俭村通过收购的方式,让浪费村成为了自己的殖民地。

巴菲特说,二战后到70年代,美国就是勤俭村的状态,出口远多于进口,还将结余投资到海外,迅速积累起巨大的国家净资产。但从70年代末期开始,情况出现了逆转。美国贸易赤字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3年已经达到了4%。外国拥有的美国资产,已经美国拥有的外国资产,多了2.5万亿美元。这些资产中,一部分是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另一部分就是不动产和股票了。更严重的是,贸易赤字的趋势还在继续,美国资产还将不断流失。尽管美国有很多优势,但只要贸易赤字的局面没有转变,就终有清算的那一天。而美国为了延缓这个时刻的到来,就要大量超发货币,赖掉之前的债务。所以巴菲特认为美元一定会贬值,这也就是他要买入外币的原因。

为此,他还提出了建议,用“进口许可证”的方式,来确保进出口保持平衡,来避免美国被债务压垮的情况。简单说,就是你要想进口100万的商品,就必须同时出口100万的商品。有点像当年重庆搞的地票制度吧,本质上就是通过行政干预,强制让供给和需求匹配上。

从投资上来说,巴菲特的观点是对的。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他的建议不可能被采纳,因为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名声。但其实美国早就开始了应对措施,一方面继续发债,一方面继续超发货币,同时动用法律武器,限制外国资本购买美国资产。这就是要享受浪费村的待遇,又避免被勤俭村收购的办法了。在国家利益面前,“自由市场”永远只是“呵呵”的对象。

对我们来说,要认识到不仅是美元,事实上所有货币都是在持续贬值的。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也就意味着资产是一定会涨价的,而保护财富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持有资产,而不是现金或现金类资产。这就又回到了那个老话题上:所有资产中,只有自身能持续增长的股票,才能长期跑赢通胀,消除货币贬值的影响。而其他资产,好一点的像黄金房产,能跟上通胀,差一点的债券或是存款,就会不断地被通胀吃掉。

前面我们聊过,1998年的时候,巴菲特和盖茨在华盛顿大学,与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对话。2005年,二人再次与学生们对话,不过地点是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这次对话吸引了约2千名学生,毕竟现在,他们是全球最富有的两个人。内容就不灌水了,之说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被问到为什么巴菲特不投资微软时,巴菲特说由于跟盖茨之间的关系,人们会认为如果赚钱了,肯定是有内幕消息。如果亏钱了,那就是自己的投资失误了。当然,这是玩笑话,以此时他的江湖地位来说,不论赚钱与否,稍有格局的人都不会那样去想。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看不到这个行业的未来,不是他的菜。不懂的坚决不做,这就是老巴的一贯风格。

下次我们再来接着聊,并结束本书笔记的分享。

如果您觉得光明的读书笔记还不错,可以下载知识星球,加入光明小课桌,查看所有资料与内容。我们在每个交易日,都分享投资相关内容,第一时间通告自己的投资行动,并且每周都在做投资总结。在这里,与朋友们一起交流,让投资学习不再孤单。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倦怠社会》读后感2200字
  • 下一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2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