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再会,老北京》读书笔记

2022-11-02 08:12:45  本文已影响人 

《再会,老北京》读书笔记

这本书看了有小半年,自从6月份看完Michael的《东北游记》,就一直把它带在身边,书没翻几页,纸却让我“蹂躏”坏了,放包里沾了漏水的壶,放家里惹了乱画的娃,扉页有乱七八糟的线条,内页皱皱巴巴,翻起来又脆又轴的,有点“故纸堆”的意思,和大栅栏的气质有点吻合,倒也算是书如其文了。

《再会,老北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系列的一本。2020年,这个系列有三十九本,今年大概已经出版到七十八本了,为非虚构爱好者搭建了一个秘密花园。

我读过Michael著、何雨珈译的《东北游记》,又读到这本《再会,老北京》,像遇到了老朋友,读起来很亲切。

我在北方小城长大,离北京只有450公里,自然与她有许多交集。小时候常去,高中时代参加过北京几个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大学的时候常去找朋友玩儿,我曾在一个被改造成青年旅舍的四合院住过几天,在301医院陪身患癌症的爷爷待过,曾独自搭地铁去国图磨叽,也曾跟着朋友一起坐地铁穿越过大半个城市疯狂赶飞机……

对我来说,北京的文化就是由自来熟的操着京片子的出租车司机、带袖章的居委会大妈、各种方言的务工人员和神色匆忙的就医队伍组成的,地铁四通八达、大马路上找不着北,胡同则活色生香——北京包罗万象。

就像Michael所说:衡量一座杰出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其中是否有很多让人偶遇、给人惊喜的地方。这些地方必然不收门票,也没有任何闹哄哄的导游,偶然发现这个地方后,你就想在这座城市居住得久一些,希望能再有类似的奇遇。

皇城根下的百姓生活和别的地方一样,热气腾腾的。Michael1997年搬到北京,一住就是十年,2005年到2007年,奥运会前夕,他在大栅栏的一个胡同里住了三年,还在附近的炭儿胡同小学教了几年英语。

这本24万字的纪实报告里,并没有学究式的批判和旁观者的审视。Michael说,要了解一个地方,必须“一脚在里,一脚在外”。作为一个体验派新闻人,他深入街头巷尾,交往卖废品的、开面馆儿的、下岗待业的街坊领居,把自己完全融入大栅栏的胡同;要写越南、欧洲和老挝的改造,他就亲自去河内、巴黎和琅勃拉邦调查研究,得到真实的资料;胡同里的山西人跟他说村里的环境比大杂院还糟糕,他就连夜奔向平遥;读了冯骥才的书,他就要去天津见见作家本人,了解了梁思成和老舍的生平,他就要拜访他们的后人梁从诫和舒乙……所有这些亲历,都充实了他的文字,让这本书丰富生动,没有一句虚言,真正体现了求真求实的新闻精神。

Michael笔下的北京,有一种迷人的矛盾感,一方面,她有着独特的魅力,她宽厚博大、历史悠久,作为政治中心,建筑分布十分规整,马可波罗曾经赞叹“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留存在街坊四邻烟火气十足的胡同文化独一无二,北京包容了大量的小人物。另一方面,她又有些急功近利,她经历了太多,每一次变革和动荡,都会让她失去很多,“无形巨手”迅速抹平了肮脏杂乱的大杂院,同时也抹去了她独一无二的特色。

Michael说,北京是自己一见钟情的地方,他在书中的视角似乎也像一个爱恨交加的情人,一面发现她无穷无尽的魅力,一面焦急她在世界大潮冲击下的变化。

“各个地方被游客挤得乌烟瘴气,而进行城市规划的人竟然不懂得什么是美。”胡同里到处都是“拆”,与文化人的烦恼不同,街坊们考虑的事儿显然现实很多,拆迁费少、公寓贵、用水用电难、生意不容易,胡同里的老北京嫌弃着外地人,全然不知自己也曾是外地人的后代,开发商的挖掘机轰隆隆响起,老寡妇、废品王、面馆张、朱老师反而没有文化人那么多挣扎,他们都迎来了新的生活。

如何保护文化和建筑,定居天津的冯骥才有实战经验,他还组织修建了两个老物件博物馆,但天津的普通人很少知道,老物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熙熙攘攘的街巷,也变得死气沉沉。

人文人文,说到底,人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想要持续,还是得有鲜活的人气儿。

几年前看过一部电影,《我们俩》,讲的是一个北漂女孩和她大杂院房东老太太的故事。女孩和老人在萧瑟的院子里悄然生长出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电影就像纪录片,没有侧重,也不搞批判,气质跟Michael的叙事风格很像。

也像老舍在《骆驼祥子》里的描述:“在这里,春并不是先到枝头上,这里没有一颗花木,在这里,春风先把院中那块冰吹得起了些小麻坑儿,从秽土中吹出了一些腥臊的气味,把鸡蒜皮与碎纸吹到墙角,打着小小的旋风。”

翻这部电影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电影的配乐是窦唯。《还得过》,非常应景。

北京,她的历史,和亲历历史的人物,组成了一章浑厚的交响乐。梁思成为了保护古建筑,曾经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在五台山发现了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他翻译了《营造法式》,著有《图像中国建筑史》,他曾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曾在那段特殊时期被打成“臭老九”——他曾批评领导人不懂建筑。1972年,他病死在清华大学。

大人物成就历史,小人物也在亲历历史。本书成文于2009年,现在也已过去了13年,北京早已不是那个准备7年只为迎接奥运的东方古城,城市治理得到改善,大栅栏没有拆,百姓也早已适应了“无形巨手”,只是文人和学者依然在为保护历史文化而奔走呐喊。

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终将逝去,我们这些异乡人,看到遗迹的消退不免唏嘘。这是文化的乡愁。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 下一篇:《告别人类去独居》读后感25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