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简读日本史》读书笔记

2022-09-30 07:27:23  本文已影响人 

《简读日本史》读书笔记

  张宏杰的这本《简读日本史》让我们看到了中日文化非常不一样的一面。大致有如下差异:

1)中国早早就有“同性不婚”的传统,日本却长期盛行近亲结婚。天皇皇族为保血统纯净,更是如此。

2)日本在性方面相当开放,长期男女混浴,没有中国那样的贞操意识。也没有出现过太监,也未有过裹小脚等。

3)没有中国那么强的血缘意识,常有收养的习俗,甚至将家产传于养子。

4)日本像英国那样采用长子继承制,其他儿子类如奴仆。有些地方甚至只有长子才能娶妻结婚。

5)汉语里有花样百出的国骂,日语却几乎没有脏话。只有“八嘎”“呀路”,来自汉语的“指鹿为马”和“村夫”。

6)中国人认为人死后会变鬼,而日本人认为人死后会变神。它们的墓地往往与居住区混在一起。

7)中国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日本人却有“死是最高艺术”。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8)日本有很长且广泛的自治传统,有些自治城市有自己的司法权,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

9)中国的儒家文化更重视“私徳”,而日本有更强的集体意识,更加重视社会公德。“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普遍共识。

10)日本是“强者崇拜”。也曾仇外,但被打败后,立刻转向向强者学习。至今“黑船事件”还是他们的节日。

  形成这些文化的原因与日本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与西面大陆隔着大海,从未被大陆民族通过武力所征服。就是忽必烈的十万海军已取得绝对优势时,也被台风一举摧毁。

当然,封闭也必然影响发展。然而日本一直是一个善于向外部世界学习的民族,派往大唐学习的遣唐使近半都丧生于大海。历史上的“大化改新”日本全方位学习中国,可除了器物等表层,日本原生的习俗并未被破坏。

作者张宏杰从对日本的神话传说的分析中,找到了一些更深层的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原著。本文这里只对日本“脱亚入欧”这一段历史做些点评,也从理科生的视角谈谈自己的看法。

  最先打开日本国门的是著名的“黑船事件”。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炮舰威逼日本,打开日本国门的历史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一只舰队驶入江户湾。

舰队的实力让日本幕府十分震惊,深切感受到日本与洋人的巨大差距。四艘军舰合共有六十三门大炮,而当时日本在江户湾的海防炮射程及火力可与这四艘军舰相比的大约只有二十门。前有中英鸦片战争的教训,幕府不敢拒绝开国的要求,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订《日美和亲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

  日本人同样觉得《条约》丧权辱国,攘夷之势与中国无异。萨摩番的生麦事件与长洲番的炮击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他们杀了英国人,炮击了法国和荷兰的军舰。

洋人联军打来时,他们这才发现敌人的炮打4千米,自己的炮却只能打1千米。这还怎么打?这些攘夷先锋立马投降求和。一边赔款,一边派人去西洋学习。这几个番转而成了西化的先锋。

日本明治维新后,先是增强集权,后又学习西方,把集中的资产廉价给了私人企业。他们打开国门的时间比中国晚,攘夷不成便师夷。日本人与我们不同,我们是西学为用,中学为本。而日本人的“脱亚入欧”可以从一个事情窥见实质。

  一万日元上的头像是谁?这个最大面值上难道不该是日本天皇吗?还真不是。此人叫福泽谕吉,他父亲是个有名的儒家信徒。福泽谕吉出生的那天,他父亲因得到了清王朝的《上谕条例》,才给他起了这个名字。福泽谕吉当然是饱读儒家经典,可就是这样一个日本的著名思想家,当他了解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后,成了儒文化的反对者。

他承认儒文化曾经的进步意义,但也指出,它已成为接受更先进文化的阻力。孔子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福泽谕吉认为儒学的这种愚民之术简直就是毒药。

  明治维新一开始,派往西方的使节团回国后,就提出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他们似乎没有被仇恨思维所填满,真心接受了文明的进阶。很快完成了工业化,并赢得了两次对俄战争,一跃成为列强。野心膨胀,认为自己是东方最强之国,美国是西方最强之国,打败美国的意义…,这个充满神谕的国家有多么狂妄,也是有历史根源的。

总之,史书无论是谁写的,都应有所存疑。了解过去是为了未来,了解他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我喜欢不同视角的史书,如果是第三国写的就更好,逻辑是否自洽,它恰…,以及是否有值得借鉴的思想等,这些都需细查。特别是有敌意的国家,就更需要客观的分析。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 下一篇:《苏东坡传》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