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二手时间》读书笔记

2022-06-22 08:10:53  本文已影响人 

《二手时间》读书笔记

终于读完了这本厚厚的《二手时间》。思虑再三,决定写几点粗浅的感受。
《二手时间》是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2015年诺贝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写的一本非虚构作品,它通过大量采访,讲述了1991-2012这20年社会转型期间,俄罗斯及一些原苏联国家普通人的真实遭遇和感受。全书接近40万字,分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启示录的慰藉”部分主要讲述了十个“苏维埃人”在苏联解体的遭遇;下部“空虚的迷惑”则讲述了后新生代俄罗斯人(苏联解体后出生)的生活。
说实话,这部书并不好读,以至于买回来两年多了,书已经有些散架了,我才断断续续读完。读它的感觉,就像坐在一个阴冷的冬日下午,听不同的人絮絮叨叨地聊着过往、现在以及未来,即便有火炉,但屋内屋外都是灰色的。这其中,有语言风格的问题,作者大量采用了讲述者的原话,而不是作者来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完整、流畅的故事。作者正是通过一个个看似独立的人物故事,以复调式笔法,为我们勾勒出社会巨变之下,俄罗斯社会的阵痛与迷惘。
作为中国读者,因为有着相同社会体制和类似遭遇的原因,我们对这本书的关注,注定要比其他国家的读者更多一些,感受也更强烈一些,由此生发的感触和情愫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苏维埃人”遭遇的三重崩塌
苏联解体后的20年间,在原有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代“苏维埃人”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变迁和思想变化?我想用三重崩塌来概括。
第一重是生活的崩塌。话剧《茶馆》里面松二爷有一句台词:大清国不一定好啊,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了。“苏维埃人”的经历与此何其相似。在苏联时期,社会尽管有各种不堪、人们有各种不满,但大部分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厨房有面包、香肠和啤酒。苏联解体后,军队裁员了,工程停产了,工程师和医生出去摆摊卖货了。无数人发现他们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挨饿立刻变成一种现实。由于工作机会短缺,大学生在送牛奶,打电话叫来修理水管的可能是一位博士。印象深刻的是:柳德米拉.马利克娃的母亲是莫斯科一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技术员,失去工作的她,为了安葬去世的母亲,在黑帮的威逼利诱下卖掉了自己的房子,而后与女儿失散,自己去乡下一个牛奶场挤牛奶,场主只能提供食物而不发工资,尝尽了生活的苦,她最后买瓶伏特加壮胆,卧轨自杀。读到此处,笔者不由得在想,如果彼时把这位女技术员引进到中国,哪怕住筒子楼、一个月给几百块工资,她也愿意来吧?
第二重是国家的崩塌。大一统的苏联分解为多个国家之后,原本被掩盖被压制的民族、宗教、仇恨等问题立刻被释放、被加剧。让普通人感到恐怖的是,昨天还是同事、邻居、朋友的“一家人”,忽然就变成了相互仇杀、相互驱赶的人,连小孩、妇女、老人都不放过。一位亚美尼亚姑娘与丈夫因为分属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她便在丈夫居住地遭到驱赶和殴打,之前还相互赞美的邻居抢走了她家的家电,就连收留她的人也一样遭到杀戮。一位车臣姑娘与一位俄罗斯小伙私奔到俄罗斯并结婚生子,一直在寻找这位姑娘的两位哥哥根据小两口的来信找到了他们,第一位赶到的哥哥杀死了她的丈夫,因为她的嫁给俄罗斯人的行为令全家蒙羞,何况她的丈夫还是一位轰炸过车臣的俄罗斯飞行员,第二位赶到的哥哥却想带她回家。可怕的是,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不同的地区上演,比如库罗布人在库洛布杀帕米尔人,塔吉克人在当地杀俄罗斯人……房子的墙壁上挂着标语“俄罗斯人滚出塔吉克斯坦”“共产党滚回莫斯科”,当然,莫斯科也在驱赶着外来的异族人……这种混乱持续了好长时间。人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三重是信念的崩塌。苏联就这么一夜之间没有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人身份也被人们嫌弃。曾经无比光荣的党员干部,一下子生活在战战兢兢的恐怖之中。坊间不断有人在谣传:你们这些贪污犯、政治犯要被清算了(但书中似乎并没有出现党员被大面积清算的描述);那些曾经层层审批才能入党的党员纷纷来到社区交回他们的党员证,党员证在社区门口堆积如山;一些自称共产党员的人,突然宣称他们从小就仇恨共产主义;曾经昔日伟大的斯大林等领导人一下子变成了被批判的暴君和独裁者;那些曾经为伟大理想、伟大国家流血、奋斗的人们,一下子觉得自己昨天的奋斗,都失去了意义,好像自己一生奋斗,是做了一件错事。一位“苏维埃女人”这样说:“我们一辈子都为自己是苏联人感到骄傲,可是现在这些反倒成了羞耻,好像你已经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其中一位受访者尤利耶夫娜的父亲在二战时走上保家卫国的战场,在芬兰的一次战斗中受伤被俘且受到优待,没想到双方交换战俘时,德国俘虏受到了回家般的欢迎,他的父亲却被捕入狱十多年,而且终身认为自己有罪,因为他就是那样被教育的。曾为国家奋斗一生的苏联前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因年迈而对苏联的解体无能为力,他选择了自杀。他在遗书中透露心迹:“当我的祖国即将灭亡,当我视为生命意义的一切都在毁灭,我已经无法继续活下去。年龄和过去的生活赋予了我的放弃生命的权利。我已经斗争到底。”这里还有个似曾相似的小插曲:某一天有传言说共产党又要重新回来执政了,那些主动交回党员证的人又来社区讨要党员证——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民国初年张勋复辟时,那些主动剪了辫子的前清遗老遗少们又到处买假辫子。信仰、对与错,成为这二十年间人们最大的困惑。甚至,自己的子女,他们的观点也跟自己不同,莫非自己的真的错了一辈子?苏维埃人就这么陷入难以言说的痛苦,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

“新俄罗斯人”的迷茫与困惑
在后苏联时代或苏联临近解体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似乎并没有像父辈们一样带着苏联模式的印记,也更少心理负担。他们在苏联解体后就像脱笼的飞鸟一般,开始疯狂地追求“自由”:从追求随心所欲的“爱情”,到追求性和金钱,但最终却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一位叫做阿丽莎女孩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位成长于传统革命家庭、大学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广告经理的女孩,疯狂地爱上了一位富有的有妇之夫,两人上演了疯狂的爱情戏码,却在怀孕后发现男人抛弃了她。但她不后悔,也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只是后续便不断地变换男人,像狩猎者一样去捕捉“野兽”。她说,资本主义制度是有趣的冒险,充满风险……她享受了资本主义的快感。幸福是什么?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自己是孤独的,这是自己的选择。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的各个角落里讨生活的帕米尔高原人,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却面临着无辜被殴打、被消失的悲惨境遇。在莫斯科的黑市,可以买到各种器官,包括肾、肺、眼球、心脏;在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捍卫选举自由的大学生们走上街头,然后被逮捕、被关押、被殴打、被审讯,那些抓捕他们的士兵,就是来自同村、在防爆部队当兵的小伙伴;一对在地铁爆炸事件中受伤的母女,分别留下后遗症,母亲看任何一个异族面孔的人都觉得是恐怖分子,而女儿则不再喜欢去剧院这样人多的地方;而那个引爆自杀炸弹的车臣男孩子,则是在轰炸和炮火中长大,曾亲眼看到自己的表兄弟被打死,然后他投奔车臣武装,被训练成为一名神枪手……他做的一切,只为了复仇。
作者说,“我们觉得自由是非常简单的,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亲自感受到了它的沉重,因为没有人教给我们什么是自由,我们只是被教育过怎样为自由而牺牲。”
资本主义到底有多好?在这本书中,所有受访对象都没人谈及。这也许是作者选取采访对象的原因,她选择的是普通人、失意者,很多是底层人民,而不包括从社会巨变中获巨大利益的新权贵和寡头富豪们。对于普通人来说,当所有价值观都崩溃后,人们只剩下生活价值观,产生立新的梦想:建一栋房子,买一辆好车,种一些醋栗……人们发现,自由就是恢复小市民生活。但他们发现,这简单的愿望实现起来也不那么容易。
90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经历了希望与憧憬,饱尝资本主义的甜与苦之后,他们又开始情绪激进,穿上了绘有列宁和切格瓦拉画像的红色T恤,梦想进行革命。社会上也开始出现对苏联的向往、对斯大林的崇拜。但没有人能够看到希望,同样也没有人能回到过去。

留给我们的启示
红色帝国苏联为何解体,这是个很复杂,也很值得研究的大课题,作者写本书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探寻这个宏大课题的答案。但作为读者,我们难免各人有各人的感触。
首先,本书为何取名《二手时间》。作者在书中说:“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都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所有人都在使用别人以前所知所经历过的东西,所以说是二手时间。”她在诺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中说:“充满希望的年代,被充满恐惧的年代所取代,这个时代在转身、倒退。我们生活在一个二手时代。”也许作者另一段话说得更为明确:苏联解体后的十几年,对许多知识分子来说,“首先是一个大时代被偷走了,然后是他们个人的时间被偷走了。”我理解,时代滚滚向前,但却并总是直线进步,有时它是螺旋式回转。苏联解体后的二十年,在作者看来就是这个回旋。身处其中的人们,正在感受着痛苦与迷惘。
其次,抛弃幼稚的“政治病”,坚定“耕好自家的田”。对比苏联及俄罗斯人的这二三十年的遭遇,我们不由自主地庆幸自己生在中国,为伟大的改革开放点赞。苏联红色帝国的崩溃,原因自然很多,但僵化的体制,恐怕是很多人的共识。后来的“休克疗法”,又因过于激进和盲目,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让人们持续而难熬的痛苦,也葬送了自己的事业。所谓“治大国若蒸小鲜”,力度和火候都要把握好,而且不能一通猛火乱翻。对应国家治理,就是不改革不行,把握不准节奏更不行。

再说“耕好自家的田”。不可否认,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存在一些或新或旧的问题。但每每遇到问题,总有不少人,包括一些文化程度不低的知识分子在内,仍然幼稚地幻想只要照搬西方、实行所谓“民主”,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他们相信这是唯一的解决途径。这有点像90年度初的国企改革浪潮中,很多人迷信“一股就灵”一样。书中一位受访者说:我们以为引进资本主义之后,我们会过上美国德国那样的生活,没想到却变成了哥伦比亚,沦为三流国家。俄罗斯这二三十年的遭遇已经可以足够警醒这些人,但他们往往选择视而不见。
最近,在上下班路上,笔者听完了欧美和亚洲大部分国家的历史。一个基本的认识是:世界主要国家之所以采取各自不同的社会体制,都是结合各自实际做出的历史选择,甚至是反复试错的结果。美国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个标杆,但英国没有学它,法国没有学它,日本也没有学它,也学不了。美国之所以选择今天的道路,跟它建国之初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一无二的地缘环境是分不开的。但这几个国家,也都有各自的精彩。没有一种体制是万能的、普适的,只有不断自我改革、自我精进,才能不断焕发新的活力。笔者还相信,丢掉幻想、坚定改革,好好地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耕好自家的田”,才是我们的正道。
再次,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正确的思想方向。说到意识形态,有人总是想到“洗脑”“思想控制”这类负面的词汇。但它本身是却是一个中性词,概括地说就是人群总体的思潮、总体的想法和情绪。苏联没有发生战争、没有遭到导弹袭击,却解体了,为何?其中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其中很大的因素。有人把这种巨变形象地比喻为“厨房里的革命”,因为八十年代末的苏联人总喜欢聚集在厨房谈论政治,聚集和发泄不满,渐渐地,不满情绪成为社会的主流思维,渴望改变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才不管这种改变的结果怎样,就是强烈地希望改变。最终,改变是无序的,当然大概率不会朝着自己憧憬的美好方向演变。做好不满情绪的合理疏导,引导集聚正能量,确保“改变”的主动权和正确方向,这才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应有之意。相应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者,必须高度重视负面情绪的萌发和积蓄,必须预见性地去引导和干预,必须坚决地把握主导权,放任自流的后果是十分危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相信不同的读者读完这本书,会有不同的体悟。但至少,我们都不想要那种“二手时间”,不想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和遭遇过的不幸。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北方厨房:一个家庭的烹饪史》读后感
  • 下一篇:《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