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后感

2022-03-14 09:18:27  本文已影响人 

《美的历程》读后感  

参加了某高校线上"中国历史通解"的短期学习。按照要求写一篇推荐书目的读书报告。

书到用时方恨少,输出才知自己输入之少,应该说是1/4的读后感,和3/4摘抄。

虽然不是正规军学生,但老师也迅速给出了评语和建议,感恩!                       

初中历史教材十分简洁。薄薄的几本书涵盖了上古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生活。书上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朝代的更迭轮回儿戏般。对应的上课笔记千篇一律:建国者XXX,时间XXX,国都XXX,然后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其影响。人物也似乎脸谱画,千人一面,圣君,昏君,儒生,忠臣,逆臣等。历史失去了鲜活和灵性,成了可有可无的知识面,成了需要时,才去参阅的故纸堆。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历史。政治制度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英雄事迹,英雄人物,阴谋诡计等等,在此历史具备了“察古鉴今”和“教化人心”的实用功能。从美的角度看待历史,是新奇事儿,却也打开了一扇了解华夏历史的新窗户。《美的历程》打开了历史文艺的视角。

美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一种认识和感受。美由社会基础所决定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基础。人们对美的认识和感受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美的认识和感受也必然会越来越深化和丰富,必将不断改换形式,扩展内容,开创出一个个新的境界。1

《美的历程》以时间为轴,娓娓道来,展示凝冻积淀在历史里的物质的美、思想文化的美、情感的美、时代精神的美。美与历史同步发展前行。历史从哪里开始,美也应当从哪里开始。2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从文艺和美的视角,重新打开上下五千年的时空吧!

第一部分 “龙飞凤舞”

可不要小看流传至今的上古神话,传说和传奇,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造人等等,可不要小看出土的图像轮廓,粗糙的钻孔石器,简单的穿孔骨器,人首蛇身的团,鱼头飞鸟的装饰。他们是先人对颜色,形状的初步感知,是先人磅礴的想象力,强烈的情感,是先人精神信仰的一角。种种原始的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与此紧密相连。

第二部分 “青铜饕餮”

大概是从炎黄时代直到殷商,大规模的氏族部落之间的合并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的,经常的屠杀,俘获,掠夺,奴役,压迫和剥削,便是社会的基本动向和历史的常规课题。这个时期的饕餮、青铜器,很多都是面目狰狞的凶恶形象,这种狰狞可畏的形象中积淀着深沉的历史力量,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近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3

同时期的是造字的美。文字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成纯粹化了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一般形式美经常是静止的、程式化和失去现实生命感、力量感的东西(如美术字),“有意味的形式”则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中国书法——线的艺术非前者而正式后者,所以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4  

   

第三部分 “先秦理性精神”

以老庄和儒家美学思想为主体的先秦美学显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早熟性和其他一系列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的特点。随着政治经济基础的变化,人的精神逐渐摆脱了旧的礼乐制度的束 缚,艺术视角逐渐从天上转向人间,从鬼神转向现实人生。5

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神的权威、图腾的幽灵不再是艺匠们膜拜的主要对象。诸子百家中关于用与美、文与质、美的客观性、社会性等都有涉及和论述,体现在工艺美术制作 方面,形成创新、巧思、清新、活泼的特色,品种繁多,在工艺美术园地中形成了空前繁荣。6

先秦各家为社会大变动的前景出路而授徒立说,巫神之术逐渐让位于世俗人伦和理性。中国哲学的美逐渐成形。

第四部分 “楚汉浪漫主义”

当理性主义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南中国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便一九强有力的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是代表。7

第五部分 “魏晋风度”

旧的规范制度和社会秩序奔溃,战乱频繁,人命如草,“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于是要求彻底摆脱外在的标准、规范和舒服,以获取把握所谓真正的自我,便成了魏晋以来的一种自觉意识。人的自觉成为魏晋思想的独特精神。8

第六部分 “佛陀世容”

石窟艺术是佛教的代表。它以静态人体的大致轮廓,表达出高度概括性的令人景仰的对象和理想。宗教是现实的麻药,天上到底是人间的折射。北魏、隋、唐、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显然不同的神的世界。9

第七部分 “盛唐之音”

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新兴的文艺巨匠为后世立下了美的规范。10

第八部分 “韵外之致”

中晚唐不同于盛唐。这里没有李白、张旭那种天马行空式的飞逸飘动,甚至也缺乏杜甫、颜真卿那种忠挚刚健的骨力气势,他们不乏潇洒风流,却总开始染上了一层薄薄的孤冷、伤感和忧郁,这是初盛唐所没有的。苏轼正好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他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11

第九部分 “宋元山水意境”

雕塑艺术在六朝和唐代达到了它的高峰;那么,绘画艺术的高峰则在宋元。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越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它与像个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同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美的珍宝。不同于少数门阀贵族,经由考试出生的大批士大夫常常由朝而野,由农(富农,地主)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这样,丘山溪壑、野店村居倒成了他们的荣华富贵、楼台亭阁的一种心理需要的补充和替换,一种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从而对这个阶级具有某种普遍的意义。但世俗地主阶级作为占有者与自然毕竟处在一种闲散、休息、消极静观的关系之中,他们最多只能是农村生活的享受者和欣赏者。人与自然那种愉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即使点缀着负薪的樵夫、泛舟的渔父,也绝不是什么劳动的颂歌,而仍然是一幅掩盖了人间各种痛苦和不行的、懒洋洋、慢悠悠的封建农村的理想画。12

第十部分 “明清文艺思潮”

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不再沉湎于程朱陆王之空谈,而是把关注的目光从“ 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把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倡导回归人性、回归自然,使人在摆脱理学的束缚中看到了自我的价值和人性的力量。13

小说戏剧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这种世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的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尽管充满了小市民种种庸俗、低级,浅薄无聊,尽管这远不及上层文人士大夫艺术趣味那么高级、纯粹和优雅,但它们倒是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儒学正统的侵袭破坏。14

上层士大夫经世实学思潮则是从总结和批判理学与王学末流空谈误国的潮流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陈子龙、陆世仪、李时珍、杨慎、徐光启、李贽、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他们大多胸怀救世之心, 关心国计民生;读书不尚空谈,重视实用之学。由此可见,明清之际提倡的新学风,主要是针对宋明理学的“空疏之风”而产生的。15

经世实学思潮与人文启蒙思潮共同构成了明清之际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二者通常交织在一起。可惜明清之际这种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清王朝一系 列高压政策的实施,正常的社会发展速度受到外部阻力而迅速中断,思想文化界遭受了致命的 打击,学风迅速转向,而转人了远离政治的考据一途。16 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变异。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作为明代新闻一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不但再没发展,而且还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感伤文学。17 如《桃花扇》、《长生殿》、《儒林外史》,以及异常出彩的《红楼梦》等,充满了“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苦痛、悲伤和求索。它们的美学价值不仅在感伤,而在对社会生活的具体描述、揭发和批判。红楼梦也终于成了百读不厌的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 下一篇:《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