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出版社 2015-7
《地下人》
【美】 罗斯·麦克唐纳
其次,我说一下这本书让我前期阅读感到很吃力的地方。我并不否认这是一个很棒的作品,但是他有很多很独特的处理会让人一时间无所措。比如角色们过早的爆炸性涌入(指的是故事前期一下子给很多姓名让人不得不拿出笔记本记录)可能会让看惯了三选一推理桥段的不愿意思考的读者心累。中间很多文字看似冷冰冰但是又富有人情味的对话,会让人觉得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这可能和翻译有关)。最后是卢·阿彻侦探是个试图敲击别人心灵的普通人,他的协助破案的动机仅仅是因为想挽救仅有过一面之交的小男孩的性命,他没有别的你我不具备的超神的本领,比如有一个小白板贴满散落的线索拼到一起就能看出真相。他必要的时候也要到不同的警察局去顺人情,也受到官僚主义的欺压,生活也不见得很好,这是看惯了爽文的人们不想看到的。拿2020年的热点来说就是身边人都觉得《姜子牙》远不如《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是我们思考的大环境决定的,大家希望主角身上带挂逆转真相,而不是看见一个和普通人没什么差别的主角东奔西走,虽然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精彩。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言语取证和翻证是唯一推理出路,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因为多少显得有点不真实,不过考虑到文中那几个破碎的家庭关系,或许你不难理解侦探是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因为大家都需要一个倾诉者,都不知所措(包括真正的犯人)。我可以简单的叙述这种模式为一个不稳定的关系内部的,问甲,甲答,问乙对甲,乙答(与甲不同),问丙对甲,丙答(与甲乙不同),此时发生事件,再问甲,甲内心波动,答一事实或过往经历。虽然很简单,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很缜密的逻辑线来完成这个填补,是很难抽丝剥茧靠近真相的,可见作者在写作时运用了大量的脑细胞,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推理小说家,足以让人佩服不已。
还有一个是豆瓣上讨论得最多的“冷硬推理小说”的界限的问题,既然没有考证专业书籍,我也不敢多评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地下人》的行文是非常简约的,一个板块与一个板块串接到底,这也是为什么我感觉可以分很多次读的原因(当然我最后重新串起来看了一次)。或许这个“冷硬”是指的不给角色加戏洗白,推理线很明朗的行文风格?因为我对百度给出的“冷硬派”定义不是很满意,它解释说是一种特殊军人,至少我没有从文中看出阿彻和军人有什么关联,只论精神的话倒也不必,因为他的委托到解救两个孩子其实就结束了。我本人倾向于不把《地下人》归在这一类,因为我查了半天好像符合的标签也就只有侦探主格小说,感兴趣的可以比我更进一步了解一下。
这里引一个“为什么冷硬推理在国内不火”的回复,大家可以参考:
"为什么冷硬推理在国内不火?“
冷硬目前只有在美国是主流小说,而且很受欢迎,基本上是美国目前最流行的两大mystery类型小说。而且美国冷硬衍生出很多带冷硬风格的警察小说和犯罪小说(最初冷硬是以私家侦探为主角,现在的很多冷硬风格作品主角都是孤独的警探,比如康纳利的哈利博斯系列、奈斯博的哈利霍勒等)。
为什么在国内不火?一是中国没有私家侦探这个职业,美国所有律师、保险公司为客户辩护、理赔前都会委托私家侦探去调查(这块业务占了侦探们的主要收入),还有如失踪案之类的案子警察根本没时间去调查,所以民间的侦探是不愁业务来源的,因此大量警察被辞退或者退休后选择继续当侦探。这个职业在美国很火。但是国内并没有,所以读者无法融入作品中。
其次冷硬作品里侦探基本都是经验极其丰富的前警察,在美国这个高密度的犯罪国度中,侦探对案件很多凭感觉就知道结果或者锁定疑犯、寻找突破口等,根本不需要靠所谓逻辑分析。因此冷硬作品中基本没有逻辑推理,全部都是凭经验、感觉、本能在破案,这导致了国内本格推理死忠很排斥这类作品。
第三,冷硬作品往往黑暗风很强,而且夹杂大量血腥暴力的描写,多以悲剧告终,即使破案了也往往会有很多遗憾。这也不是大部分读者能接受的。
第四,冷硬作品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去了解熟悉主角的人设和魅力,国内大部分引进的经典冷硬作品缺少完整系列,所以很难体会到作品魅力。
最后说一下对《地下人》这个标题的看法。文中对于其直接的解释是“我跟着他们来到市中心,一路上思考着如今社会底层的节外生枝经常演变为悲剧。”我对其保有两面性的态度。首先我对这个结尾表示肯定,这个结尾有《七宗罪》结尾给人的那种冷淡的光辉的感觉,因为故事的确设定在这样的基础上,大家都是底层人,或者干脆就说是“地下人”。整个一连串的悲剧也就是为了表现小人物的各种爱恨,尽管着笔不多但也历历在目。但另外一个保留点在于真凶的现身让我的笔记做的有点徒劳,我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家族的关系,但是真凶却是本应该没有出现在那里的人,对于情节来说出其不意,但是对于认真的读者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其实结局如果如大家所料的话一样能够反馈“地下人”的名称,但作者好像是故意跟大家开玩笑:“和ta辩论没有任何意义。Ta是个偏执狂,只有把一切罪过都算在别人头上,ta的意识才能清醒。Ta的暴力和恶意,对ta而言,似乎是从外部世界散发出来的。”这进一步强化了大家对书名的思考,因为我们看到的“地下人”是前面那样的,而真正的地下人是用这种心态杀人的,不知是否刻意造成这种诙谐的结果。柯南里面说过,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我想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不是为罪犯找推脱的借口,而是帮助好好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不要去做和他们一样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还是留一个自己的疑问吧,如果弗里茨不是真凶,那么阿尔尼警探提供的线索究竟有什么指向?那么弗里茨为什么要使用假发引导真相混淆局面?这是我一直搞不明白的地方,因为这个突破口在我看来,实在是非常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