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红楼梦》,掸了掸书上堆积起的灰尘,抚摸着那干燥的画面。封面上的画面,正是遁入空门的贾宝玉坐在一株菩提树下。他盘膝着,沉寂着,无声,而又死寂。
翻开书,是华丽的词藻与优美的语句,是迸发的情感与沧桑的深情。字句语段无不锤击着我的心灵,沉浸入我的心中世界。
情感撑起的艺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在红楼梦的开篇中,有这样一句扑朔迷离的话。一纸“胡话”,却又满腔情感。真实却又渺茫,淋漓的沧桑哟……
荒唐与辛酸,是梦,是情,爆发出纯真的情感。初看这句话时,只觉得悲凉的情绪似潮水般涌出,心境都被这悲潮如月凉所渲染,思绪全然进入了这红楼世界。这迷人的艺术世界,这深邃的思想文化,对我的精神生活发生强烈的影响。细致深微然又气魄阔大地,这就是一个丰富完整的人间世界,一个绝妙的艺术天地!沉迷在这微醺境地的云言云语中,感叹这内心深沉的含义 。在这心之世界中,演绎了一曲封建和叛逆的双重悲剧。在这悲剧中,赋予了家庭矛盾以予深刻的社会矛盾,小说的视野投向了全社会,反映了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世风的浇漓,人心的衰莠。作者着力描写的荣国府,就像一面聚焦镜,凝聚着当时社会的缩影。这个封建大家族,也正像它所寄生的那个由盛转衰的清王朝一样,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烜赫的豪华场面,但那“忽喇喇如大厦倾”的趋势,却掩饰不住地暴露了出来,便是以盛写衰。
这时一只绚丽的燃烧着理想的青春浪漫曲,是一首充满悲凉慷慨之音的挽诗。它婉约含蓄,弥漫着一种多指向的诗意朦胧。这里面有那么多的困惑,却又有那么多的梦。那种既爱又恨的心理情感辐射确实常使人陷入两难的茫然迷雾,但又有那么一股激流,似一只尘封在思想里的潜龙,对于美好的人性与生活如泣如诉的憧憬,激情的追求,激荡着要突破覆盖着它的人生水平面。其中执着于对美的人性和人情的追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含杂质的少女的人性美感,所焕发着和升华了的诗意,正是对作者审美追求的诗化的美文学的体现。
美与悲剧
“金陵十二钗”中,这些进了这“薄命司册籍的妇女,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美的形象。作者正是以如椽之笔,将这样一大批真性佳人,一个一个地推到了读者的眼前,让她们在大观园那座人生大舞台上尽兴地表演了一番,然后要一个要一各地给她们美丽的悲剧的结局。
悲剧美,是《红楼梦》的结束曲,对美的向往是整本书的主旋律。美与悲剧,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东西,却被作者痛恨一生的封建社会制度,强行结合在了一起。
在书中,林黛玉就是个非常典型的悲剧美的人物。
“早知道你来了,我就不来了。”
“你们就知道听她的话,却不听我的。”
“我就知道,要是别的姑娘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这三句话,是林黛玉一生的精髓。
第一句是林黛玉去找贾宝玉,却看到了薛宝钗也在屋里,便说出此话。林黛玉喜欢贾宝玉,这是为大众所知的。但在那个封建的社会,少女怀春,是不被允许的。
然而,林黛玉又有什么错呢?这是她对美的向往,是生而为人活便由心,有什么不当吗?封建社会制度本就不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制度,对美的向往更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林黛玉的苦衷。这是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挑战与不屑,一句话点出了林黛玉在《红楼梦》一书中的角色,反对封建社会制度。
第二句,则是更见锋芒了。
如果说,第一句是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挑战,那这一句就是直接的挑衅了。
这句话,直接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展露了出来,连一个丫头都不听从。虽然这对林黛玉这么一个荣国府林氏大小姐来说是有些夸张,但这何尝不是作者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无比愤懑呢?一语未了,便揭露了世态的丑恶。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无理取闹,却又有着悲凉的气息。
第三句话,也颇有深意。这就是一个妇女的处境了。虽也用了夸张的手法,但这是作者的一种传神的写作手法,将平民妇女的情感放大到了荣国府林大小姐身上。而这样不仅没有违和,还放大了情感,增添了多少真挚与志趣。
世界这么大,但封建制度的社会却这么小。社会是梦开始的地方,封建的社会扼杀美和梦想,也扼杀希望,只留下一片悲剧。而美与悲剧,或许,算是一片净土,一道极光吧。
痴情与梦同行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是圆满幸福的,但不幸福的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福。人生向往的就是美的圆满,实现梦想,幸福的度过余生。而《红楼梦》的主旨,便于这又大有相同了。
《红楼梦》的原名叫《石头记》。“石头”二字,在如《红楼梦》般的诗意美文学中,便为痴意。大禹治水,其妻遥隔三里向望。相约三年,化作望夫石;女娲补天,彼时,天塌地陷,心神摧残。而那老鳖不履圣命,与女娲圣人痴守,自甘断足,化作补天石;中国寓言有闻:有伴侣情投意合,却遭老林枫妖棒打鸳鸯谱,一人被化作枝上枯藤,其侣哭至撕心裂肺,誓死痴守,心痴神死,身化藤下磐石,痴守终生。
互痴,便互喜爱,互欣赏,互生死。石头,坚定,痴,望而爱意如铁,志如钢。《红楼梦》认为,一切都是一场美梦,或噩梦,或平平无奇的梦,一切都如风石草木一般,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痴才有了永恒的生命瞬间,才有了过去毁灭的意义,才有了在噩梦中的挣扎和在美梦中的享受,在一场平平无奇的梦中的追求与向往。《红楼梦》一书,有了痴,便有了悲凉慷慨。痴于美,痴于梦,痴于幸福圆满,痴于生命永恒。
山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可,天塌地陷,痴不摇,心不变!
一个痴字,是对全文的感叹与终章情绪的爆发,是情感的一昧渲泄,升华了梦境破碎的的悲凉,也是对全书梦由作者痴的诠释。情性交融,缔造出红楼之上的一场痴梦,又是一曲天籁梦幻的红楼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