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雉羽》有感
	
	文|绍娟
近日,读毕淑敏小说《雉羽》,感受到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濒临倒闭的矿山,为了能赢得大城市总经理资金扶持,在总经理视察工作前夕,所发生的一些生动有趣的人和事情。
为了迎接总经理的到来,因矿上没钱请城里大厨来做饭,于是,就从矿上家属里选拔出最会做饭的家属来代替,结果就选中了正在哺乳期的山妹子小杜。这个年轻的山妹子,淳朴善良,她就像山野间盛开的一株野花,平凡而又美丽,她虽然年轻却有一颗金子般高贵的心灵。她热爱矿山,早已把自己与矿山命运融为一体。面对接待艰苦的任务,她虽惶恐不愿意,却还是把吃奶的孩子放在一边,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来。
“问你个事,你可要说真话。”“你可知道总经理最爱吃什么菜?”她虚心地向提前到来的行业记者李缅,打探总经理饮食喜好,这时的她,紧张的“像个拙劣的特务在刺探情报,”纯朴中透露出狡黠可爱。“从她浑身散发的淡淡乳腥气里,记者注意到正在哺乳期的她,胸前像挂着两颗地雷一般隆起的乳房,”作者形象的比喻,越发显得山妹子小杜本真质朴,体魄健硕,有种无拘无束自然野性的可爱。
为了集体利益,这个聪明能干、勇于奉献的平凡女性,她一边认真地听记者介绍总经理喜好,“一边拼命眨着眼睛,好像眼睛是录音带,” 作者形象的语言把一个朴实可爱,有责任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去菜场采购蔬菜时,“快,跟我走!”小杜一把钳住记者李缅,干脆得像在捋一根大葱,作者把山妹子小杜性格另一面风风火火、干事情泼辣个性,刻画的淋漓尽致。“拜佛还不如拜总经理呢”,她朴素地认为只要把总经理接待好,能争取到投资,就等于帮了矿山的大忙。
当从大城市里来的记者,看到山里集市上有卖雉的,那美丽的雉羽如一堆绿油油的苔藓,发出铜镜似的冷光,立刻爱上了这些美丽的羽毛,这个爱美的女孩子有了小私心,她想让小杜买了雉回去给总经理吃肉,羽毛归自己。可原本顺从听话甚至有点巴结她的小杜却坚决反对,“雉的肉像棺材板一样老,有药味,病人才吃,你不能为了要雉的羽毛,就让我买雉。这是公家的钱。”她很有原则,为了集体利益精打细算,宁愿自己辛苦,亲自上山挖新鲜竹笋,好省下一分钱,也愿意亲手做一个记者喜欢的集市上卖的香囊送给她,但这些都抵不了雉羽对记者深深的吸引力。可小杜心里装着矿山,装着集体利益,不愿意错花一分钱。
当看到记者得不到雉羽失望的样子,最后,她贴心地用自己的两元钱和原本自己舍不得吃,专门留给儿子的一根大香蕉,换下了这根美丽的雉羽送给记者。而“矿上的钱,能省就省,”一个平凡的矿区家属,却有着一心为公的思想境界,实在令人敬佩。山妹子小杜,如同山林间一缕暖阳,明媚脱俗,温暖人心。她用朴实的言行温暖了记者的心灵,同时,也忠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作品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歌颂了真善美和平凡人拥有的不平凡的可贵品质。
毕淑敏用娴熟细腻笔触刻画出一个公而忘私,可爱能干又重情重义的山妹子小杜,她如同矿山里珍藏的一颗宝石,浑身散发出迷人光彩。读之,人物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情节耐人回味,语言真诚简洁,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