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
读后感,这三个词恍如回到校园,职场打拼,人到中年,去年疫情让自己获得更多时间阅读,这一看就上瘾停不下来了,2021年开始要求自己对好的作品留下自己的感受,整理自己喜欢的精辟良句,加深自己的记忆,给未来暮年的自己留下可追溯的美好回忆。
看《百年孤独》这本书,起源于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那结尾的一句“一生一世”着实让我久久无法忘却,对马而克斯的好奇心驱使着我走进《百年孤独》。
对比着爱情这本书,百年孤独简直是另一个世界,颠覆着传统,整体构思、写作手法和爱情观完全水火不融,除了年代背景和城市背景相似,其余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倘若隐藏作者的名字,看完这两本书的人绝不会第一时间苟同于这是出自同一作者所著。虽然孤独这本书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人物用了马尔克斯的名字,但也不足以让人就认为这是马尔克斯的作品,正如莫言评价的“书还可以这样写”一样不可思议。
孤独开篇没有任何神秘或繁庸的铺垫,男女主人公,乌尔苏拉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出场,把读者带入到一对勤劳的夫妇带个两个儿子到马孔多开启他们的新生活的场景。。。随着无序事物的递进,夸大神话般的故事出现,同名人物的不断增加,描述根本没有逻辑可以参照时,我开始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开始出现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甚至刹那间会出现质疑-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吗?我是不是看错书了?!家族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人物的出现是让读者最混乱的时候,借助查阅参考材料上的补充,更多读者的留言信息,有他们的力量陪伴让我继续前行,熬过书本中最“混乱”的人物关系和情节。
一直到第六代时开始全然接受作者用倒序和插叙的写法,去描述百年家族中每一个人的孤独,除了男女主人公,家谱中出现的吃土的丽倍卡、一一死去的十七个儿子、疯狂爱上姑妈的第六代玄孙,钦佩马尔克斯的创意和在他那个时代结合着古罗马时代的神话穿插在乌尔苏拉家族百年生活仪态中,每一个人物的出现即不多余却充满离奇、悲哀和孤鸣。当羊皮卷把最后一个人的命运诠释给读者时,场景的变化,大风的呼啸、瓦砾的掀起,想到书中的一名话:
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
“那阳光如砖末般粗砾,又如水般清凉。”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孤独的意境。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坚贞最狂热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瞬息即逝的现实罢了,唯有孤独永恒。”
让我用书中的这最后一段话结束我的2021年第一本书的读后感,加西亚让我对外国文学的深邃和给人带来的无尽的思考产生兴趣,这种充实和丰满让我不再回避外国文学,拓宽阅读边界,感谢加西亚马尔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