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了凡四训读后感600字

2025-10-17 08:37:21  本文已影响人 

了凡四训读后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最近我读完了中国非常知名的一本书《了凡四训》。

最初接触这本书,是听朋友推荐,说它能改变人的命运,于是我带着好奇心去读。恰好这段时间我也在研究自己的命理八字,所以读起来格外有共鸣。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观点:命可以改。
(诶最近看八字真的觉得太准了)

作者说,命由天造,也可由人改。人并非被命运牵着走的木偶,而是可以主动塑造自己命运的存在。这一点让我很受触动——因为它让我从“宿命论”的被动思维,走向了“立命”的主动觉醒。

书中提到改命的四种方法:立命、改过、行善、谦逊。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改过”这一部分。我甚至为此写了一个 prompt,把作者讲的“改过三法”——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提炼成一个可以自我觉察和反省的提示词。

过去我经常想改掉一些坏习惯,比如“刷手机太多”。以前的做法是直接给自己下命令:“明天不能刷手机了。”这其实只是事上改,属于行为层面的控制。而当我进一步去理解背后的道理,比如刷手机会打乱专注力、消耗意志力、削弱内在能量,这就是理上改。

而如今,我开始学会从心上改——当我想拿起手机的那一刻,能觉察到那股冲动背后的起心动念。这种觉察力的提升,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改过”的深度。

书中谈到的“行善”部分,对我也有很大触动。作者提到,人有业力,也有功德。行善可以积德,而恶行会带来堕落的果报。佛教讲六道轮回——善多者升天,人心恶重则堕落为鬼道、畜生道。

这一点对我原本的“科学理性思维”是很大的挑战。书中列举了许多个案,比如有人因为行善而考取功名,但也有人行善未得功名。那功德是否真的存在?是否有一个“积分系统”?

这部分我其实读得有些困难,有时甚至跳着看。

但即使如此,我依然认同——行善本身一定是正确的。

我也和 AI 聊过这个问题: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行善确实能让人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让人感到幸福和充实。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行善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可能带来意外的好运或回报。

所以我希望自己接下来能更有意识地去行善。不是为了求回报,而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别人能变得更好,分享就是一个很好的法布施。

至于“谦逊”这一部分,我读得比较快。书中同样举了许多例子,说某人因谦虚而得功名。但由于案例重复较多不想读..

蛮有意思的一本书,推荐!

返回读后感600字列表
  • 上一篇:思维的快与慢读后感600字
  • 下一篇:《王尔德三部曲》读后感7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