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快与慢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世界真的是一个“草台班子”。我们对于一个人的神话过于在意,好像我们天生都是希望成为英雄或者跟随英雄但是人就是人,他有七情六欲有高光时刻也有落寂的孤独。一个公司成为世界前五百强是因为领导者得强大?还是因为制度得先进?相反更多的是运气,一个公司能一直伟大吗?或者说一个草根公司会一直落寞吗?都有会!这是一个周期。
作者用严谨的数据和多次对照组实验成果来展示了他的结论,这是我喜欢看这本书的原因,因为严谨有依据。读完这本书知道了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思考是用两个系统来对待的,一个是系统 A 一个是系统 B.
系统 A 更多的是自动的且不需要我们思考太多就能得出结论,这是一套古老的系统。比如拿筷子吃饭、开车、阅读甚至我们做决定,比如别人问我们今天吃什么、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今天穿什么衣服.这些事情都可以用系统 A 的自动化做反应,但是就是因为太简单遇到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容易卡住,比如 66x88=多少这类的需要深度计算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系统 B 的参与。
系统 B 可以理解为人工模式,它是我们自控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控制系统 A 的方向且可以后天学习系统模式来加入系统 B,比如我们做开车这种复杂的模式就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但是系统 B 很懒且非常耗能量所以我们基本都是默认用系统 A 来对待一切事物。
所以大众的普通才是常态,因为我们一直默认用这系统 A 来对待事物系统 B 一直在身后默默划水。所以作者一整本书都在讨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用系统 B 搭配系统 A 来让我们生活更好”这个论点,作为思维提升者我认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维逻辑的基础。
同时这本书也包含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让我唏嘘,有时候我们阅读一本书把专注点都集中在本书的重点,都忽略了一本书中掩藏这作者的人生哲学且都有一个相同的点,“人生如果更幸福”本书作者的观点认为“幸福就是把注意力聚焦到你感到幸福的事物上”.
这真是很好的书,它能让我们对于思维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我建议这本书可以搭配“刻意练习”这本书一起看,那本书重点讲的是如何用系统 B 给系统 A 植入新的自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