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崇拜诸葛亮舌战群儒?醒醒吧!那场经典辩论,放到现代会议室里,就是一场生死攸关的“项目立项会”!
《三国演义》里那些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智谋较量,剥开历史的外衣,核心不过是一场场极其现实的“资源争夺”和“说服领导”的硬仗。诸葛亮初到江东,面对张昭等江东谋士的刁难质疑,看似是学术辩论,实则是孙刘联盟这个“重大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环节。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本质是什么?是精准定位听众痛点(孙权怕曹操,又怕被刘备当枪使),是巧妙包装自身优势(我们有实力,合作才能共赢),是强力回击竞争对手(曹操不可信,投降没出路),更是展现自身专业素养(对天下大势的透彻分析)以赢得决策者(孙权)的信任。每一步都直指核心:说服孙权,拿到资源(江东的兵和地盘),推进项目(抗曹联盟)。
这不正是我们职场每天都在经历的残酷现实吗?你想推进一个方案,需要说服领导(孙权),要面对其他部门或同事的质疑甚至拆台(群儒),需要精准的数据支撑(分析曹、刘、孙实力对比),需要清晰的利益阐述(联盟的好处),更需要强大的临场应变和心理抗压能力(应对各种刁钻问题)。隆中对是项目规划书,赤壁之战是项目执行,六出祁山则是项目延期和反复攻坚。诸葛亮的“智绝”,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无与伦比的“向上管理”和“项目路演”能力上。
《三国演义》撕掉了谋略的神秘面纱,露出冰冷的职场法则:再伟大的战略,也需要精准的沟通、强大的说服力和争取关键资源的能力来落地。你以为你在读历史权谋?不,你是在看一部古代版的《职场生存与晋升指南》。下次做汇报前,想想诸葛亮:你的“PPT”(说辞),能打动你的“孙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