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撒旦探戈》读后感1000字

2025-10-31 08:57:34  本文已影响人 

《撒旦探戈》读后感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位来自匈牙利名为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作家,代表作品则是《撒旦探戈》(中译版),我接触文学较晚,并不清楚这些作品初问世时的评价,近期特意拜读了这部代表作。

       最初看到这个名字,便心生好奇,撒旦是西方魔鬼的名字,探戈则是一种起源于受非洲文化影响的阿根廷(或乌拉圭)双人舞蹈,以节奏感强烈的断奏式表演为特点。译者将其译为《撒旦探戈》我觉得是非常符合内容的。

内容的不连续、场景的切换、人物语言的变化、环境的转换,都暗合探戈式的节奏,但细细地读下去,我便发现,探戈的迂回里藏着撒旦的真容最初读得很是晦涩,西方式的人名让我难以快速的记住人物,不连续的内容让我无法上下章节相结合,总是觉得读着读着便走神了。但细细的读下去我便发现探戈的迂回带着撒旦的真容。

       作品上半部分对我来说无疑是最为晦涩难懂的,觉得写的并不是那么出众,骤变的情节让我无法理解内容,当读到后半段的时候,读到伊利米阿什在酒馆的演讲的时候,便突然领悟到上半部分所写的内容,这个时候我再回过头去看前面的内容时,也彻底地理解了探戈的味道。作者在开头便埋下了伊利米阿什和裴特利纳二人整个骗局的伏笔,再到结尾从医生视角的描述中,展现了村民被欺骗后回归最初场景的死寂。而且整个上半部分在慢慢的展示出撒旦的面貌,先是从弗塔基引出整个村子的景象,是一副充满着破败、绝望的场景,作者一步步的描绘着村落的绝望,从村民之间的淫乱,到他们在等待伊利米阿什来到前的无知、猜忌和各自的打算,他们每个人都被欲望充斥着,直到小女孩艾什蒂被她哥哥用“种钱得钱”的谎言骗走所有的积蓄,最后在病态的虐猫下服药自杀,代表着村民里面最后的童真也失去了,也暗示着村民也即将被伊利米阿什的谎言所欺骗。

       在酒馆里面,他们庆祝着、欢呼着伊利米阿什的即将到来,对于他们来说,伊利米阿什的到来无疑是带来了希望。同时,上半部分的章节也在此结束,蜘蛛的再次出现也暗示着这张充满欺骗的巨网已经形成,正等待着被欲望控制的猎物上门,与此同时,探戈的节奏到达高潮。

       在伊利米阿什的绘声绘色的描述下,村民被他描述下的共产主义、“理想国”的承诺迷得如痴如醉,他将小女孩艾什蒂的死亡归咎于当下制度的缺陷,为自己所描绘的“理想国”提供了所谓“有力”的论证,并借此提出“投资”,还假模假样的提出用一部分钱给小女孩艾什蒂好好安葬。撒旦正一步步的用可望不可即的“美好”诱惑着一群被欲望控制的村民。

       探戈的节奏到达高潮,从村民出发前在家中的打砸,到前往庄园的道路上,村民们内心的希望大于对未知的恐惧;到达庄园后,看到衰败的庄园,和即将黎明却仍未到达的伊利米阿什,内心的恐惧逐渐放大,他们开始互相指责埋怨,开始质疑自己看到的是否是真实;当黎明之后的伊利米阿什的到达,他们又回归那幅希望大于恐惧的面貌。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伊利米阿什口中的“理想国”本就是骗局,他真正的目的是骗取村民凑出的“投资”。结尾在医生的视角下,村子回归了往日的那个破败的村庄,在这里面没有改变的只有那个执着于守住自己财产的酒馆老板,和在阁楼里默默观察、记录一切的医生。

       当村庄回归死寂,探戈的节奏也彻底停歇,只留下撒旦谎言的余味,以及预示后续轮回的探戈。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素食者》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读《到灯塔去》有感1200字
  • 相关推荐